吳海華
支氣管哮喘患者近年來越來越多, 和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目前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支氣管哮喘常用有效抗炎藥,對于氣道炎癥、肺功能、氣道高反應均有改善作用, 但單一用藥效果有限[1,2]。本研究探討了支氣管哮喘應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的效果, 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9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 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5例。觀察組男22例, 女23例;年齡23~77歲, 平均年齡(53.24±10.51)歲;發(fā)病時間1~13年, 平均發(fā)病時間(4.23±3.68)年。對照組男23例, 女22例;年齡24~77歲, 平均年齡(53.26±10.41)歲;發(fā)病時間1~13年, 平均發(fā)病時間(4.21±3.6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于急性發(fā)作的患者給予多索茶堿靜滴, 并給予β2受體激動劑和抗膽堿能藥吸入。對照組給予單一布地奈德治療, 劑量為160 μg/次, 每天早晚1次吸入, 治療8周。觀察組則給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160 μg/45 μg/1吸, 每天早晚1次吸入, 治療8周。孟魯司特鈉片(杭州默沙東制藥公司10 mg/次, 1次/d, 口服,治療8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支氣管哮喘控制率和咳嗽、氣喘、胸悶、呼吸困難消失時間以及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顯效:免疫細胞、痰嗜酸性粒細胞達到正常水平, 癥狀顯著改善;有效:免疫細胞、痰嗜酸性粒細胞改善, 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癥狀、免疫細胞、痰嗜酸性粒細胞等情況均無改善。支氣管哮喘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3]。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支氣管哮喘控制率比較 觀察組支氣管哮喘控制率(97.78%)高于對照組(68.89%),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比較 治療前兩組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2.41±0.50)mg/L、IL-6(6.75±0.31)ng/L、痰嗜酸性粒細胞(0.46±0.11)%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3.99±0.13)mg/L、(9.21±0.13)ng/L、(1.01±0.6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咳嗽、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咳嗽、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消失時間為(6.13±1.24)、(6.02±2.11)、(7.46±1.13)、(8.51±1.13)d, 均短于對照組的(9.28±2.15)、(10.67±3.02)、(11.68±2.31)、(12.49±2.13)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支氣管哮喘控制率比較[n, 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期 IL-6(ng/L) C反應蛋白(mg/L) 痰嗜酸性粒細胞(%)觀察組 45 治療前 14.24±0.13 10.53±0.24 2.67±0.61治療后 6.75±0.31a 2.41±0.50a 0.46±0.11a對照組 45 治療前 14.22±0.14 10.51±0.24 2.68±0.62治療后 9.21±0.13 3.99±0.13 1.01±0.61
表3 兩組患者咳嗽、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消失時間比較( ±s, d)
表3 兩組患者咳嗽、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消失時間比較( ±s, d)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咳嗽 氣喘 胸悶 呼吸困難對照組 45 9.28±2.15 10.67±3.02 11.68±2.31 12.49±2.13觀察組 45 6.13±1.24a 6.02±2.11a 7.46±1.13a 8.51±1.13a t 8.514 8.467 11.008 11.073 P<0.05 <0.05 <0.05 <0.05
2. 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
目前治療哮喘主要方法是糖皮質激素吸入和支氣管擴張治療, 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是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復合藥物, 可一定程度緩解哮喘, 降低氣道反應性, 有效擴張支氣管, 改善肺功能, 但部分患者效果不佳[4-6]。孟魯司特鈉是一種高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其可將白三烯結合受體的過程阻斷而抑制哮喘發(fā)作, 抑制多種炎癥介質合成、釋放, 促進多種抑炎因子表達, 調節(jié)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水平, 對免疫失衡進行調節(jié), 促進肺功能改善[7-10]。
本研究顯示, 觀察組支氣管哮喘控制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細胞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咳嗽、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應用效果確切, 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 降低痰嗜酸性粒細胞水平, 加速癥狀消退, 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