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洲 康世文 楊鵬飛 畢建耀 劉榮 閆紅英 李尚明
急性胃潰瘍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該病是因長期生活飲食節(jié)奏不規(guī)律及過量食用刺激性食物, 從而造成胃腸營養(yǎng)不良及胃黏膜受損, 最終引發(fā)急性胃潰瘍疾病[1]。該病具有發(fā)病急、疼痛度強及危險性高等特征。臨床針對急性胃潰瘍穿孔主要采取單純修補術及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單純穿孔修補手術后患者需要繼續(xù)進行內科治療, 而且若患者潰瘍面未完全治愈, 則還需要實施徹底根除術[2,3]。為此,本次本院針對胃大部切除術治療急性胃潰瘍穿孔的治療進展進行了觀察分析, 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治療的300例急性胃潰瘍穿孔患者, 采用盲選方式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50例。觀察組男90例、女60例, 年齡36~76歲,平均年齡(56.0±13.3)歲;對照組男85例、女65例, 年齡35~76歲, 平均年齡(55.5±1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單純修補術進行治療, 患者行常規(guī)麻醉, 探查患者胃穿孔部位, 對腹腔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置腹腔引流管, 對穿孔部位進行縫合, 術后給予患者預防感染及胃腸減壓等治療[4,5]。觀察組患者實施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 患者行硬脊膜外腔麻醉后, 在患者腹部行切口, 探查胃部穿孔情況, 將患者腹腔內食物殘渣及滲液進行徹底清除。在手術過程中將胃殘留液徹底排空后, 使用紗布壓住穿孔口, 對腹腔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沖洗, 切除約占遠端胃組織2/3~3/4的胃竇部和幽門, 根據患者胃潰瘍穿孔情況對胃十二指腸吻合, 用甲硝唑聯合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反復沖洗, 放置引流管, 仔細檢查后關閉腹腔, 術后給予患者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6,7]。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切口感染、腸梗阻、出血)發(fā)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后排氣時間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后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 150 48.5±17.6b 26.7±3.5b 7.2±1.4a對照組 150 48.9±17.8 26.9±3.7 7.6±1.6 t 0.1957 0.4804 2.3043 P>0.05 >0.05 <0.05
2. 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術后出現切口感染2例, 腸梗阻2例, 出血1例,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對照組術后出現切口感染5例, 腸梗阻6例, 出血3例,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3%;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3%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胃潰瘍穿孔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脅較大, 大多數患者在發(fā)病前均存在胃潰瘍病史, 因長期胃潰瘍導致胃黏膜受損, 從而出現腹部疼痛和肌肉緊張等現象, 最終引發(fā)急性胃潰瘍穿孔[8,9]。因急性胃潰瘍穿孔發(fā)病急, 所以患者入院后需要立刻手術, 通過手術達到治愈潰瘍和穿孔的目的。單純穿孔修補手術后患者需要繼續(xù)進行內科治療, 而且若患者潰瘍面未完全治愈, 則還需要實施徹底根除術, 因此近年臨床不主張采用單純穿孔修復術對急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10-12]。通過臨床治療中發(fā)現, 胃大部切除術不僅能夠有效解決胃潰瘍穿孔問題, 而且術后患者復發(fā)率較低, 并發(fā)癥較少, 因此深受臨床醫(yī)者及廣大患者的認可[13]。采用胃大部切除術必須注意手術時機, 盡早的為患者進行手術, 可在術中幫助患者盡快將腹腔內食物殘渣徹底清除, 避免毒物吸收過量發(fā)生危險。同時在術后配合抗炎藥物及營養(yǎng)支持, 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水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度平衡, 提高患者胃腸道恢復速度[14,15]。本次研究中, 本院將胃大部切除術與單純穿孔修補術進行了效果對比。結果顯示, 采用胃大部切除術的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采用單純穿孔修補術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胃大部切除術治療急性胃潰瘍穿孔的治療效果顯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該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