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河
摘 要 隨著社交平臺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在網(wǎng)絡上擴散,多數(shù)初中生正處于自我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意志力還不夠堅定,容易受到一些消極思想的影響而誤入歧途。而學校教育要培養(yǎng)的不僅是具備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智慧型人才,更需要培養(yǎng)每位學生成為思想道德優(yōu)秀、人格健全的社會棟梁。為達到這樣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學校必須把德育和勵志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勵志教育;初中教育;德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G40-012.9,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24-01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勵志教育是重要的一部分,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為提高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班主任嘗試將勵志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并且經(jīng)過多年努力實踐得到了喜人的成果。
一、初中德育中滲透勵志教育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確立理想目標
很多初中生都處于一種比較迷茫的狀態(tài),對自己的未來尚未形成明確的規(guī)劃,由于缺乏理想信念的引導,他們往往隨波逐流、盲目從眾,進而逐漸荒廢自己的美好青春。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校要積極開展德育和勵志教育方面的教學活動。勵志教育就是運用心理學和哲學方面的相關理論,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困擾,時刻提醒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要什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缺乏堅定的意志,學生很容易半途而廢。此時,勵志教育就能發(fā)揮積極作用,引導學生不斷朝著自己的理想目標去努力奮斗。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外界的期望或硬性目標雖能達到一定的鞭策效果,但想要充分實現(xiàn)個人價值,達到人生的理想目標,還是需要學生不斷砥礪自我、超越自我,實現(xiàn)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完美蛻變。勵志教育中,教師應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達到理想目標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為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
二、勵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勵志教育的道德教育環(huán)境
要讓學生想聽、想?yún)⒓邮莿钪窘逃顒釉诔踔械掠虒W中有效整合應用首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必須提高勵志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是勵志教育發(fā)揮重要教育意義的關鍵。要改變過去的簡單說教教學方式,從多個角度,利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的勵志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勵志教育過程中。首先,勵志教育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階段的學生自主意識開始覺醒,并且潛意識里十分注重自身的個體地位體現(xiàn),因此在勵志教育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勵志教育方案,提升勵志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這也是初中道德教育的重要要求。其次,要創(chuàng)新勵志教育的組織方式,借助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整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影視勵志作品,或者是與學生十分貼近的勵志故事,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比如《勤奮的故事》《人生的十字架》等勵志心理故事短片比起枯燥的說教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這些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做好勵志教育的滲透。另外,學校要以“勵志”為主題開展相關的德育活動,比如組織開展“勵志成長”“超越自我”“明德勵志”等主題德育活動,通過主題活動組織內容對學生的文明禮儀、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等進行訓練和培養(yǎng)。另外,組織開展勵志主題的班會、討論會、演講比賽等也是初中德育教學整合勵志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點靈活選擇,提高勵志教育的有效性。
(二)豐富勵志教育活動的組織開展方式
要想提高勵志教育在學生個體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融合到初中德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多種方式來豐富勵志教育活動的組織方式。一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學校勵志教育環(huán)境,開發(fā)勵志教育校本課程,充分挖掘校園內的模范示范案例,讓學生感受到身邊的勵志故事、榜樣人物,拉近學生與勵志故事主人公之間的情感距離,在心理上增強學生對勵志教育的認同。二是要組織學生開展校外體驗活動,在校外體驗活動中滲透關于堅持、意志等具體勵志方式和途徑的教育,以此來豐富學生對“勵志”的認知,更好地尋找自我勵志切入點,并以此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勵志教育,提升勵志教育的層次。
(三)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
有效的教學評價機制有利于教師總結教學經(jīng)驗,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教學工作。但在制定評價機制時要注意評價機制應當具有現(xiàn)實性與針對性,流于形式的評價機制有害而無利。并且,學校不僅要評價教師的教學活動,也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要認識到不同教學內容的差異性和學生個體的差異,設置多元的評價標準,綜合分析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評價機制中應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從而促進教師自覺提高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三、結束語
勵志教育對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注重勵志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并且做好導師培養(yǎng)制度建設,豐富勵志教育組織方式,將勵志教育更好地融合到德育中,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文斌.簡析初中德育中勵志教育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8(12).
[2]陳以聰.勵志教育在初中德育班級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8(09).
[3]崔馳,朱更強.勵志教育對學校德育工作之實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