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琴 何三元
【關鍵詞】 班主任;師生關系;家長;老師;
學校領導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8—0038—01
班主任的行為對學生的成長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班主任只有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心靈。班主任不僅是一種分工,更多的是一種奉獻,它不僅需要滿腔熱忱、兢兢業(yè)業(yè)地辛勤耕耘,還要做出一定的犧牲。所以,在處理方方面面的關系的工作時,班主任要本著“甘為他人作嫁衣”乃至“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宗旨精神,投入到工作當中。
一、班主任處理師生關系的技巧
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也就是說要愛護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幫助每一個學生樹立自信。在處理學生問題時,避免使用過激的語言,而要多用鼓勵性和表揚性的話語。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以成績取人。對有困難的學生要多關注,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誠,使他們覺得你是真心地關愛他們,是值得信賴的朋友,也是終生敬重的楷模。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按照教師職業(yè)規(guī)范去行事,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決不能利用師生關系為個人謀私利。
其次,班主任要在課堂內外,多和學生交流、溝通,凡事多聞多問。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必須深入學生,融入到班級中去。因此,教師應積極接觸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情況,增加與學生相處的機會。同時通過與學生的相處,可以讓學生了解老師的另一面,從而形成一種信任、平等、和諧、融洽的關系。在這種思維方式下,教師、學生、知識,教與學的活動不再是一個獨立、封閉的個體,老師與學生在開放而又寬松的情境中進行著對話、溝通和交往,老師從學生那里了解他們的思想、心理發(fā)展、知識結構等情況,及時解決一些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意見,使教師和學生在“平等”交換意見的過程中達成融洽、和諧,從而有利于師生良好關系的形成。
再次,班主任要在大問題上講究格局,堅持原則,嚴格要求學生。俗話說 “嚴師出高徒”。作為班主任,應該把嚴格要求學生作為一種責任。因為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端正思想,勤奮學習。只有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和行為都健康積極的發(fā)展,學生才會知道感謝師恩,才會“親其師,信其道?!?/p>
二、班主任處理與學生家長關系的技巧
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必須做到“一個尊重”、“兩個主動”?!耙粋€尊重”是指尊重家長。班主任尊重家長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學生面前,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對家長的正確態(tài)度,這一細節(jié)會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力。因為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家長的友好,會提升學生對老師的安全感,親近老師和信任老師的指數就會升高。二是在家長面前,家長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傳遞出的是老師的修養(yǎng)與品德,透露的是老師的文化底蘊,這一切都是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老師的籌碼。三是在社會及公共場合,老師尊重家長,是一種社會文明化的正能量,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兩個主動”,一是主動以各種形式與家長經常聯系交流,把學生在校情況向家長匯報,同時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狀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他孩子的負責與關心,使家長自覺積極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二是主動聽取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意見,爭取家長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新時代,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同屬教育學生的主體,二者的密切聯系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基礎,是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也是他們的天賦、才智得以發(fā)展的良好背景。
三、班主任處理與老師關系的技巧
首先要處理好與學校領導的關系。班主任保持與學校領導的步調一致,保證學校計劃、決策的貫徹執(zhí)行。要尊重領導的決策,要有效地上行下達,保持班主任和學校領導思想的一致性。為了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要正確處理好大集體與小集體的關系。當然,與學校領導相處,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是唯命是從,應該樹立主人翁意識,當好領導的得力助手。
其次要處理好與同年級班主任的關系。要堅持以下原則:一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即學習別人長處,學習別人的班級管理藝術,切忌口是心非,互相拆臺;二要互相協(xié)作,共同提高。即要真誠相待,相互進步,切忌嫉賢妒能,以鄰為壑。
再次要處理好與科任老師的關系。要把握好以下原則:一要培養(yǎng)學生尊敬師長的思想,積極配合任課老師課堂教學,消除學生與任課教師溝通不足,互相不理解,不支持的想法;二要與任課教師多溝通,多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多了解學生學習和思想情況;三要虛心聽取任課老師對班級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互相尊重。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