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教育人士不斷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形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手段進入了語文課堂教學中,其中微課就是一種使用范圍廣、很有效的新型教育手段。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談一談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加深理解;提升感悟;寫作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底下聽,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很容易對學習內容反感,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而微課教學,則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情況。微課,即在課堂上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PPT、角色扮演等輔助性資源,為學生進行授課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微課一般都很短小,但是包含的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卻非常巨大,并且通過多重的感官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能夠有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和課堂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關于微課的使用經驗,對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 利用微課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微課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相比傳統(tǒng)教學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更容易在活躍的氛圍中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我們的課本中有許多難懂的文章、文言文等,或者是一些距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較遠的文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進行理解,但是利用微課,教師可以將課本上的內容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加深印象,能夠更快速地理解課本上的文章內容。
比如,在學習《蘇州園林》這課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能夠真正地領會到蘇州園林的美麗,在頭腦中形成蘇州園林的美好畫面,我使用了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因為一些學生沒有去過蘇州園林,而僅僅通過課本上單純的詞語描繪很難真正理解它的美好,而借由微課的幫助,我將蘇州園林的亭臺軒榭、假山池沼、花墻、廊子等標志性建筑,利用動畫和圖片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在了學生的眼前,期間,也適時地為學生進行解說,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受到雙重刺激,真正領悟到了蘇州園林設計師的智慧與園林本身的美好。這樣,通過微課的形式,將學生一些難以觸及的知識形象化地展現(xiàn)出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二、 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加深情感上的感悟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感悟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要求,也是歷來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難點。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上的講解,這種枯燥的講解并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只能依據(jù)課本來進行自我想象,很難做到讓學生擁有好的情感體驗,進而加深感悟。但是利用微課的課堂教學,則可以通過生動的視頻教學,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獲得情感體驗,產生共鳴,進而獲得感悟。教師可以利用網上找到的與教材相關的視頻為學生播放,活躍課堂氛圍,加深學生的感悟。
比如,在學習《鄧稼先》這節(jié)內容時,如果單純只靠語言上的講解,由教師來告訴學生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告誡學生要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精神,那么學生真的能夠理解,并且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嗎?很難!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正確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獲得感悟,我采用了微課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了關于鄧稼先的記錄視頻,這樣,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到了鄧稼先在艱苦的戈壁生活中,不畏艱難困阻,默默為祖國奉獻,為祖國導彈事業(yè)奉獻了自己一生的事跡,對鄧稼先產生了發(fā)自內心的尊敬,并從他身上學到了熱愛祖國的高貴品質。這樣,利用微課的形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可以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情感上的感悟。
三、 利用微課促進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重要內容。而要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卻是語文教師教學過程的一個困難問題,首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基礎是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學生積累足夠多的素材,才能夠寫出好的文章來,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學生對閱讀興趣低下,素材積累自然不到位。而利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把閱讀素材制作成微課,反復為學生進行播放,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意識,自然而然地,學生在反復地看、聽中,會進行素材的積累,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時,教學要求學生練習以“熱愛生活”為主題的寫作,于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揮發(fā)情感,寫出好的文章來,我利用了微課的形式。首先,我為學生播放了一些關于自然的片段,有靈動的小鳥,跑動的貓狗,在池塘邊呱呱叫的青蛙,接著,我又為學生播放了一個情感紀錄片,為學生展現(xiàn)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還有很多以生活為主題的短小片段。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后,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fā)心中的寫作欲望,從而提升寫作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微課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對教學課堂的需求,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促進初中學生在語文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靈活運用微課這一教學方法,結合傳統(tǒng)教學中好的部分,綜合利用,積極探索,探尋適用于學生的好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佳茗.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2]李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作者簡介:
邢偉,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冀州區(qū)教育體育局電教儀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