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孟竹泉
在教育領域,信息化教學手段迅速成長日益增多,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使用,給教育現代化帶來了廣闊的前景,使各科教學充滿了生機。信息技術與英語的整合,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優(yōu)勢,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一、信息技術中多媒體和網絡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多角度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英語的熱情,促進了能力的發(fā)展。多媒體組合的使用為英語教學構建了生動活潑、直觀形象的英語環(huán)境,動靜結合,聲情并茂,給人以和諧的美感。詩情畫意的屏幕形象,形式多樣的屏幕設置,簡明有效的藝術風格給人以美的陶冶。摒棄了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枯燥感,學習背景變得豐富生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得有趣,才會對所學知識產生強烈的欲望,才會主動去學,才能學好。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效果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把注意力放到所學知識上。多媒體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變現形式。完美的色彩搭配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多方面刺激學生感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用多媒體豐富生動的感性材料,刺激學生記憶,促進了聽說能力和交際能力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人們?yōu)榱吮磉_自己的思想,達到交際的目的,最簡易的辦法就是交談。學習談話是建立在聽的基礎上,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提高聽說能力是學習英語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信息技術教學拓展了視頻功能,使聽說有機地結合,圖、文、聲、情并茂,使學生獲得更生動、更直觀的感性材料,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生,極易被學生大腦所吸收,形成完整正確的概念,從而使學生聽說能力獲得全面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學使原來繁瑣、枯燥的問題簡單化、明了化。如一篇課文背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通過我們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出來,并配有生動的畫面,形成豐富的表象來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器官,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印象,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信息技術的利用,改變了沉重的學習方式,促進了能力發(fā)展
根據心理學原理,人的興趣和能力密切相關,有了興趣就會投入,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題,在興趣中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使學生在情感和行為上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不知不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使自己融于這種氛圍,產生共鳴。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和因特網,作為新的教學資源和媒體,產生出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這些高科技資源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創(chuàng)設了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討論、交流質疑的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開拓了多種形式的有趣的學習園地,如:交互式學習、協(xié)作學習、個性化學習、探索式學習、創(chuàng)新式學習等多種方式,摒棄了以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四、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優(yōu)化了英語教學過程
(1)信息化手段在英語教學上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顯示出無比優(yōu)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課本知識為主,內容抽象,形式呆板,學法機械,知識容量小,課堂密度小,教學效率低,所學知識靜態(tài)化,而信息技術教學為英語教學開辟了多種形式的、生動活潑、個性鮮明的練習模板。學后使學生獲得較為豐厚的英語信息資料,接受多種形式的靈活機動的訓練。開闊了視野,使學生的知識密度大增。提高了閱讀能力、聽說能力。激活了所學知識,使知識動態(tài)化。
(2)信息技術不同形式地為英語知識的獲取提供了多種渠道。網絡課程的內容極為豐富,為個人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庫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大量自學資料,這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為多種形式的英語學習提供了方便。
英語知識的學習是無限的,不拘一格的。單純學一篇課文,幾個句子,幾個詞組,是無法實現英語學習的目的地。課本知識只是獲取英語知識的一方面,一些其他格式的文學形式更容易使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發(fā)展智力。英語學習首先應該了解和掌握英語國家的人文背景、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而這些知識都可通過網絡來查閱、瀏覽和學習,做到方便、快捷、高效地獲取各種所需知識,滿足我們的學習要求,英語詩歌、幽默小劇等各種文學形式也是英語學習的一種新的途徑、這些非課內知識更能陶冶學生的性情,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總之,信息化網絡教學已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性英語教學,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