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06-02
我國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有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但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如何“運用新理念,活教老教材”,讓學生喜歡上體育,喜歡上體育課呢?在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應該用新標準、新理念來理解體育這一門課程:它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guān)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為基本理念;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實施課程改革后,體育教師如何更好地教學?
一、貫徹“健康第一”思想
要把“健康第一”的課程理念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即我們的體育教學更應面向全體學生,對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要注意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體育教學中要營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在教學中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和教學內(nèi)容,合理組織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運動交流的快樂,培養(yǎng)健康意識,最終形成健康的行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體育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尊敬服從教師,過分強調(diào)統(tǒng)一日標、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行動,學生只能在“統(tǒng)一”的框框內(nèi)被動學習。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處理好教與學的關(guān)系。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與學生已不是主客對立的關(guān)系,而是“主體與主體”的關(guān)系,彼此平等,相溝通,共同發(fā)展的關(guān)系,這種民主、和諧、親密的師生關(guān)系,為學生潛能的充分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三、倡導新學法
過去上一節(jié)體育課,體育教師都是采用集合─講解─示范─練習─糾正─再練習的模式作為教學手段,教師教什么,學生只要跟老師學什么就行,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消極的地位。課程改革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如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自主式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幸福,培養(yǎng)了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1.在教學中,教師要當好“導演”,讓學生成為主要角色,促進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自覺性、主動性,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主動參與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2.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的情緒,而學生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主動參與熱情。如果師生之間心理相容,感情真誠融洽,學生對教師就會更加尊重,對教師的教學也更易接受。若教師面無表情,過分嚴肅,會使學生覺得緊張,甚至產(chǎn)生焦慮情緒,給學生造成精神上的壓抑感,你再要求他專心、用力也是無濟于事的。
體育教學實踐課大多在操場上,學生容易受干擾,教師更應精神飽滿、充滿活力和藹可親。這樣學生才能感到輕松、愉快、親切,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思想集中,反應敏捷,容易學會動作,即使有一定難度的動作,也會開動腦筋,攻克難點,掌握它,學會它。
3.教師不能偏執(zhí)于師道尊嚴。由于學習內(nèi)容的開放性、生成性,學生有時會先知于教師,教師有時會失去“先知先覺”角色。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fā)、相互激勵,課堂就成了師生之間平等交往,運動的場所。課堂教學的時間更多的還給學生后,學生的奇思妙想就會被解放出來,就會有新見解,新建議,甚至可能對教師的指導性建議提出疑問,這時教師就應該放下知識的權(quán)威,勇于承認知識的不足或技術(shù)的短缺,盡力保護“學生主動參與教改的熱情,并要大力鼓勵學生提問題,生疑、質(zhì)疑,從而使主體性體育教學順利實施。”
四、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伙伴。我認為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適時、高效、全面的指導上。“適時”就是不能老放馬后炮,要有洞察本領,如能洞察一切則更好,最起碼應做到適時指導:學生對動作要領或是動作要求不理解時,或是練習沒勁感到厭倦時,或是學生之間有糾紛時等,都要非常及時的給予指導。“高效”就是指導要得法、得當,只要一點撥,就能驅(qū)散迷霧,豁然開朗?!叭妗本褪侨轿?、多方面的指導。
課的任何一個部分都要關(guān)注,都要指導。指導不僅僅是知識、技能,還有行為習慣、情感心理。為使自己達到“適時、高效、全面”的指導,就應適應時代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要研究吃透教材,要了解和研究自己所教的學生,既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又要研究學生的心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信息,才能接得上嘴,插得上手,點撥學生思想的火花,提高指導效果。
總之,體育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課程改革新理念為指導,在教學中敢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合理運用,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參與課堂教學評價,創(chuàng)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學習,喜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