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芹
摘 要:中考的號角早已吹響,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各位初中數學老師也都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用畢生所學,幫助學生打好中考這漂亮的一仗。以初中數學復習備考的實際出發(fā),探討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學生的高效復習備考計劃。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備考;備考計劃
一、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想要制造新規(guī)則的人,必須要了解舊規(guī)則;就考試而言,想要在考試中取得佳績,就必須要了解考試規(guī)則。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所以,在沖刺階段一開始,初中特別是九年級一線的任課老師應該先將中考數學考試的規(guī)則為學生解讀清楚,讓學生對中考數學考什么、怎么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而,實際上有很多老師都忽略了這一問題,沒有讓學生了解政策,而是直接讓學生展開緊張的復習,這樣的做法會讓一部分學生,特別是想要學而成績不理想、基礎較差的學生很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在哪,不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還會不會有所回報。所以,帶畢業(yè)班的數學老師應該一上來就要打消學生的這些顧慮,鼓勵學生多學。例如,告訴學生在考試中各種題目占比的事實:簡單的題目占到20%,中檔的題目占到60%多,而拔高題只占到20%,所以同學們只要好好復習,在考試中認真嚴謹,考試拿到70%的分數一定沒問題。給了學生充分的信心,讓學生有動力,有決心好好學,比一味催促學生努力學效果要好得多。
要弄清班級成績的分層,劃分好各個學習小組,并搭配好班級內的互助小組。在短時間內想要取得突出的進步,就必須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一個全面透徹的認識,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學習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在學習小組劃分后,布置的學習任務也要有所區(qū)分。如:基礎組的任務主要是鞏固學習基礎,并進行一定學習能力的提升;鞏固組則是基礎較好主要是保障在考試中所有中檔題要做對的這部分學生,就要在鞏固基礎的程度上多進行中檔題的訓練;而拔高組主要就是突破數學的大題、壓軸題,在平時的訓練中除了基礎題和中檔題的鞏固,要多加練習難題和新
題型。
二、題海戰(zhàn)術,考前突擊
常說學好數學會使人變聰明,因為數學學的是嚴密的邏輯運算、嚴謹的代數規(guī)律和靈活的空間想象能力,這些能力需要靠后天的不斷積累才能表現出高超的數學功底,簡而言之,想要學好數學,一定要多動腦、勤思考、多做題。因為,初中階段要考查六七門課程,學生的學習壓力太大,作業(yè)太多,所以大部分學生和一些家長反對教師使用題海戰(zhàn)術??陀^而言,雖然題海戰(zhàn)術壓縮了學生的休息時間,但大量的實踐證明,題海戰(zhàn)術確實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一般來說,在沖刺階段每個學校都會用自己的教研組出的題目進行復習,也會有學校聯(lián)合出復習題目,這種復習方法是比較好的,因為自己的教研組出的題目有很大的靈活性,能夠針對自己學校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和指導,當考試大綱,或者出題導向有什么變動也可以隨時更改復習內容。那么運用題海戰(zhàn)術就可以針對學校的分組情況,將課本中的知識編入各個題目中,根據中考出題的慣例,題目的設置一般都是緊扣教材,考查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掌握的情況,讓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對書本中數學公式、數學表述有多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認識。
對于數學考試,特別是數學大題來說計算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考試中選擇、填空的第二、第三題往往涉及復雜的計算,算錯一個步驟就會導致失分,而在大題中,即使你的運算過程都對,但結果錯了,老師也只會給一個步驟分,所以,對數學考試來說,運算能力非常重要。運算能力就必須通過嚴格的訓練和大量的做題鍛煉出來,還可以針對運算能力差的學生安排運算能力小考,對同學們平時容易出錯的運算一定不能輕易放過,要訓練到不出錯為止,只有這樣密集的訓練才能讓同學們快速提高數學計算能力。例如:有的同學對于八年級學習的勾股定理這一類的計算特別差,老師應該特意出涉及勾股定理的題目,讓同學們多加練習。
而對于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同學,在復習到平面幾何圖形這一章的時候,特別是涉及平面圖形中的動點問題,教師不光要多出題目給學生做,最重要的是將九年級書中的有關圓的問題都要給學生講清楚,如果學生說不懂,就要在黑板或者多媒體上畫出來。
不要以為,數學學習就只有不斷地做題,其實數學學習也需要大量的記憶。在沖刺階段,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整理一些有用的數學公式、經典例題、簡便算法和答題思路,編訂成冊,讓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多背,多熟悉,多鞏固,以便在考試的時候能夠信手
拈來。
通過一階段的學習,老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覺得“題目我都能做、我都會做”,而不要讓他們畏懼考試,更要讓他們明白,中考是為了讓他們上個好高中而不是為了難倒他們。對自己有了信心才能在考試中正常發(fā)揮甚至超常發(fā)揮。
文章的上述觀點僅代表本人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學生的考試永遠系于老師心中,我們必將不忘初心,全力指引學生將人生之路走得更遠更廣!
參考文獻:
[1]李學艷.一元二次方程中考考點歸類[J].新高考(升學考試),2017(9).
[2]程志南.中考中的百分率問題:一元二次方程與生活實踐[J].中小學數學(初中版),2015(Z1).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