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
摘 要:很多人對思想品德課的認識存在偏見,認為思想品德這門課程不是主科,學不學好都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其實不然,小學思想品德課根植于社會生活,對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成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構建高效的小學思想品德課堂就成為教師們廣泛關注的課題了。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這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在怎樣構建小學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我個人也有一些心得和經(jīng)驗,接下來我就自己的一些看法談一下構建小學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方法,以期和廣大教師學習和交流。
一、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
教法上要有所改變,可以讓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更多地參與教學。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比如說,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活動情景,像游戲扮演、情景激趣等讓學生參與進來。這種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動用眼耳口鼻等感官去感受、去理解知識,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的內化。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學生參與度高的情境式教學,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一堂好課的效果正是要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教學方式改變,自然而然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學生由原先的被動聽課變?yōu)橹鲃訁⑴c,使學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課堂上,從而學習效率也會大幅度提升。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討論、分角色扮演、查閱資料、問卷調查、學生講課等學生喜歡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除了板書、教具等傳統(tǒng)的方式,還可以運用投影、視頻、音頻等;教師在教學的語言運用上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最好要有感染力。在課堂上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效地參與進來,這樣學生對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課堂效率也會提高。
二、以多元化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首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也歸納進思想品德課的評價里來。因為道德行為也是思想品德的一部分,行為能體現(xiàn)一個學生道德水平的變化和意識的轉變。比如說學生不按時到達教室、不帶課本上課、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交頭接耳、吃零食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xiàn)象都可以用減分制的方式來評價,用這樣的方式來約束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良行為。而對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勤于動腦、有想法的學生可采取加分制的方法,調動學生對學習本門課程的的興趣和熱情。把思想品德課的這種評價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作為教師,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觀察課堂上個別不太遵守紀律的學生的情緒、行為等,把對這些學生的觀察做一個記錄,并做出合理的分析,然后在課堂上公布觀察后的結果,并對學生講述觀察到的這種情緒、行為背后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態(tài)度,并把對學生的評價和對學生的引導結合起來,讓學生反省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xiàn),知道以后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哪些方面自己做得很好,可以繼續(xù)發(fā)揚,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得到改善了,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會變得容易很多。
三、巧用智慧提升課堂魅力
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是高效課堂的必備素質。課堂紀律是保證課堂有序進行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保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有必要共同約定一些課堂紀律,且一起遵守。在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規(guī)劃好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提出對學生的要求和期望;其次讓學生自己提建議,怎樣上課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往積極健康向上的、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方向上引導,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最后,把討論的內容記錄下來。比如課堂教學中會發(fā)生學生上課睡覺的現(xiàn)象,這個問題在新課開始之前,就要對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討論,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這樣做的影響,并學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讓學生養(yǎng)成前一天晚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第二天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如果有極特殊的原因,教師可以和學生約定好可以休息幾分鐘。像夏季學生特別容易犯困,可以讓同桌互相監(jiān)督,負責叫醒對方。如果同桌在一起聊或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則取消其他同學提供幫助的機會并接受相應的懲罰。教師下課后還可以單獨教導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于嚴重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不能放任不管,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jīng)引起了老師的重視,讓他們寫檢查反省,長此以往,學生就不會認為自己的違規(guī)行為無關緊要,教師正好可以督促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教學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才能夠很好地帶動學好本門課程,與學生一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志芬.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8).
[2]王勝來.新課標下小學思想品德課的高效課堂構建芻議[J].中文信息,2015(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