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英 李幫魁
【摘 要】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是小組合作性知識形成的主要途徑。教學實踐研究表明,任務要求引領——讓小組必匯總,方法能力培養(yǎng)——讓小組會匯總,匯總載體提供——讓小組能匯總,是有效引導小組形成合作共識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匯總意見;達成共識;提升效度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一般要經歷三個過程:一是個體觀點呈現,二是觀點深度互動,三是達成小組共識。這三個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界限往往不是十分清楚,總是相互交織在一起。也就是說,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不僅僅是分享信息和觀點,還應該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認知互動,產生一些合作性的學習成果?;蛘哒f,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和貢獻,最終要形成一個大家認同的、總結性的小組合作共識,這類知識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小組合作性知識”。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是小組合作性知識形成的主要途徑。小組合作學習中,缺乏總結小組意見,會形成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表現:只有分享沒有吸納,只有零散沒有融合,只有發(fā)散沒有聚合。這勢必會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
現實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現狀如何呢?在一次區(qū)域小組合作學習效度觀測中,從個體觀點呈現、觀點深度互動、達成小組共識三個維度,對30節(jié)小學數學常態(tài)課中的30個不同小組進行觀測統(tǒng)計,得到的數據是:30個小組均有個體觀點呈現,達100%;11個小組有觀點深度互動,達36.7%;4個小組有達成小組共識,僅占13.3%。這說明當下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現狀普遍比較薄弱?;谏鲜稣J識和分析,提出匯總小組意見達成小組共識的研究主題,在近兩年的實踐研究過程中,總結梳理了以下策略。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怎樣才能讓小組在合作過程中產生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學習行為呢?任何一個有效學習行為的發(fā)生,不能僅僅靠自發(fā),必須要有內在需求,或是由外在的信息刺激引起。引發(fā)小組成員產生匯總小組意見的行為,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明確提出匯總小組意見的任務要求,讓小組成員把“匯總意見形成共識”作為小組學習的共同目標,只有實現了這個目標,才能獲得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由此,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為努力達成小組目標而必然產生匯總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學習行為。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單元的“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估算”教學中,先讓學生獨立估算下圖中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在全班學生估算過程中,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結果,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全班交流中暴露這些不同的結果,引導學生產生“都是估同一個圖形的面積,為什么得到的結果不一樣,這些不同的結果都對嗎?”的疑問,激發(fā)學生產生想知道別人是怎么估算的心理需求,然后進行小組分享式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交流之前提出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①在小組內交流你估算的方法,并找出這些方法的優(yōu)勢和不足;②在小組內達成共識,形成一種你們認為較好的估算方法。合作學習要求②明確提出,在小組分享與互動的基礎上,形成一種估算方法,這種方法應該是小組成員共同認可的小組共識。在小組合作后的展示中,有的小組達成的共識是半格法,有的小組達成的共識是拼湊法,有的小組達成的共識是直接計算法等。因為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達成的共識,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小組的觀點,都想在展學過程中說服別的小組認同自己小組的意見,很容易形成精彩的、不同方法辯論的學習場面。
在很多時候,小組不是不能匯總意見,而是不知道要匯總小組意見。這就需要將“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作為任務要求明確提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時必然會產生“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學習行為,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
當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普遍存在缺乏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現象,除了小組合作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不會總結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這就需要有切實的方法指導與能力培養(yǎng),讓小組成員掌握基本匯總小組意見的方法,具有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能力,使其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匯總小組意見。例如,在一年級下冊“認識整時”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具有若干整時鐘面圖形的情境,讓學生認知具體的整時,然后學生小組內交流認識整時,提出這樣的學習要求:①運用“分針指著( ),時針指著( ),就是( )時”的語言,小組內分工交流情境畫面中的整時;②用一句話總結認識整時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小組成員總結小組意見的方法和能力,一個小組的交流過程如下:
1號(按發(fā)言順序編號):先請2號給我們交流。
2號(指著一個鐘面,下同):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3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就是9時。
4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5,就是5時。
1號:最后由我向大家交流,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就是8時。下面我們總結一下認識整時的方法吧,先請2號說。
2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哪個數,就是哪時。
3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數字幾,就是幾時。
4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什么數字,就是什么時。
1號:大家說得都對,我也認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在上述小組的合作交流過程中,教師先為每個小組成員提供了一個語言表達的基本范式,即分針指著( ),時針指著( ),就是( )時,學生按照這個語言范式能很快交流對整時的認識,同時也能很容易發(fā)現不同整時的共同點,為總結認識整時的一般方法積累豐富的經驗,后續(xù)小組交流中,每個小組成員都經歷了總結認識整時的一般方法的過程,雖說各個小組成員的方法總結有所不同,但都正確地表達了認識整時的一般方法,既形成了小組共識,又訓練了每個小組成員匯總小組意見的能力。
在低年級或是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不好的班級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先讓語言表達能力好、匯總小組意見能力強的學生總結小組意見,或是先培養(yǎng)小組長總結小組意見的方法和能力,讓小組長為小組成員做出總結的示范,帶動小組其余成員慢慢學會匯總小組意見。到了中高年級或是在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發(fā)展得較好的班級,還可以結合具體的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更多具體的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方法和策略。如:殊途同歸達成統(tǒng)一共識;多中選優(yōu)達成優(yōu)化共識;整合零散達成完整共識;比較差異達成相通共識;多維融合達成融通共識;等等。讓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會匯總小組意見的方法,形成匯總小組意見達成小組共識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對于某些難度較大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由于其涉及的內容多、思維過程復雜等原因,小組總結時往往會出現無從下手、顧此失彼等問題。這時就需要給小組提供適當的工具或載體,讓小組匯總意見形成小組共識時有可以依托的憑借,順利地匯總小組意見,達成小組共識。例如,五年級下冊“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在小組合作匯總意見形成小組共識時,往往存在“三多”的困難:一是特征要素多,無論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都要涉及棱、頂點、面的數量、形狀、大小、長短等多個特征要素的認識;二是描述角度多,既要定量描述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還要定性分析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三是內在關系多,在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中,要學習探究面與面、棱與棱之間的關系,還要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系。面對這樣的小組意見匯總的困難,就可以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如下表格,作為匯總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載體和工具,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匯總小組意見。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上述表格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一是提出明確的匯總意見,并記錄小組成員通過觀察或操作活動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發(fā)現;二是要引導學生運用認識幾何圖形的一般方法,如先定量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的特征,再定性觀察各要素的形狀、大小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等。讓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的匯總有方法、有條理、有質量、有效率。
上述引導學生匯總小組意見形成小組共識的實踐途徑和策略,任務要求引領是基本,方法能力培養(yǎng)是關鍵,匯總載體提供是輔助。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不同任務、小組成員的不同狀態(tài),采取相應的策略,引導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形成小組共識,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度。
(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康居西城小學 400030 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教師進修學院 4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