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先古麗?買買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9-0076-01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識字、閱讀、學好普通話的工具。從目前的拼音教學來看,要切實改變過去那種教師反復教,學生反復跟讀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要深入挖掘、全面整合教學資源,把拼音教學和識字、說話有機結合,使高度抽象的拼音符號形象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識記效果。教師除了要用好教材圖片,兒歌外,還可以采用講故事,猜謎語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拼音學習之中。
1.寓教于樂,提高漢語拼音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注意的穩(wěn)定性7-10歲兒童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注意力不能持久,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上課時采取各種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學內容上。例如“編一編兒歌、猜一猜謎語、做一做游戲、演一演比一比”等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來來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拼音的積極性。我在教學復韻母“ai、ei、ui”時,設計“快樂大轉盤”、“接力小火車”、“郵遞員送信”這三個游戲。在教學生讀拼音時我用“接力小火車”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對他們的掌握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及時矯正發(fā)音;接著在學生讀會的情況下,利用拼音卡片讓學生玩“郵遞員送信”的游戲;在復習鞏固階段則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玩“快樂大轉盤”的游戲。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的最后九個音節(jié)(yi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讀起來沒有什么規(guī)律,許多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今天好不容易記住了,默寫正確了,可過了一段時間又把“知識還給了老師”。后來我試著把音節(jié)順序改變并加上聲調,突然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它可以變成一句有趣的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即“因一夜雨,無圓月云影”。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我特意搜索到一幅與此句相配的圖片,問學生:“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學生回答:“地上濕漉漉的,好像下過雨,夜空漆黑,連月亮和云朵都沒有?!庇谑俏页脵C出示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讓學生拼讀記憶。就這樣,通過“看看——拼拼——讀讀——背背”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輕松記住所編的這句話,自然就牢牢記住那9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2.自編故事,提高孩子們對漢語拼音學習興趣
兒歌是兒童喜愛的一種體裁,它節(jié)奏明快、淺顯易記,能克服拼音學習中的枯燥和單調,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教學中要相信學生,指導學生大膽想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如:看圖編歌訣識記字母?!皥A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公雞一叫ooo,畫個圓圈就是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比較字母編歌訣。拼音中有許多形近、音近字母,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很難區(qū)分。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比較字母編歌訣來加深記憶。“bbb聽廣播,PPP把水潑,小馬快跑ddd,氣球上升qqq,拐棍加橫fff,傘把撐開ttt,小鴿子ggg,小草蝌蚪kkk,像把椅子hhh”這些兒歌突出了字母的特點,形象生動,學生便于記憶。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最容易接受一些生動具體又有趣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講一些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故事趣談,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而緊張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如我在教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時,先講一個故事:有一天,iutl三個小孩要到公園去玩,可是他們三個年紀太小了又不認識路,怎么辦呢?它們就請大y和大w帶路,大y帶著小i一塊走了,就成音節(jié)yi(領讀),大w帶著小u走了就成了音節(jié)WU(領讀),只有小ii沒人帶他,急得哭了,兩滴眼淚直往外流,怎么辦呢?大v聽到哭聲轉過身來,見u小哭得好傷心,于是來到他身邊,摸摸它的頭說:“好吧,我再帶一個,可是你得把眼淚擦干凈,記住不許哭?!毙高興極了,邊走邊唱著歌:“iuti單獨走,大y大w來帶路,小眼淚擦干凈,大家齊步向前進。”這樣把知識化為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對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接受快,理解深,記憶牢,還能使學生對u跟大y后面去掉兩點引起注意。
3.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拼讀能力
在進行漢語拼音的課堂教學多元靈活的創(chuàng)新改進之中,教師也需要秉承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語拼音、運用漢語拼音、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基本教學指導原則,著重培養(yǎng)鍛煉小學學生的漢語拼音口語表達、拼音溝通以及處理解決突發(fā)狀況之時的發(fā)散性思維。拼音教學以掌握音節(jié)為重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教學生掌握聲韻成音的規(guī)律,熟練掌握拼音的方法,從而達到掌握學法、舉一反三的目的。整體的音節(jié)是由聲韻母這些零件組成的,因此,既要從整體的音節(jié)入手,又要進行零件的分析與教授,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囫圇吞棗,死記硬背。我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生看懂拼音方法圖(小姑娘在推卡片),最后演示聲母“b”和單韻母“a”兩音相碰成一個音節(jié)“ba”,接著聽老師范讀,感悟兩拼音音節(jié)拼音方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然后讓學生練習拼讀,體會拼讀方法。教三拼音節(jié)時,采用“三拼音,要記牢,中間介音別丟掉”的歌訣引路方法,就能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同時教師要巧妙合理地應用課本,新課程教材圖文并茂,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yōu)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教師要充分利用圖畫教學生掌握拼音要領,采用連讀、對比類推掌握直呼技巧,加快拼讀速度,提高拼音效率。同時結合教材中出現(xiàn)的短語、句子和兒歌的拼讀練習,形成拼讀音節(jié)的能力。教師所運用的創(chuàng)新化的方法手段要具有真實性,能貼近實際的漢語語境的社會生活。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創(chuàng)新多元化模式途徑的推進是一項組件式、基礎性、長效化的綜合教育教學實踐工程,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系統(tǒng)中起著更新調節(jié)的關鍵效用。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我們都知道拼音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其具體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實際情況來設計。相信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善于鉆研,合理運用適當?shù)姆绞?,就一定能使學生輕松愉快、興趣盎然地學好拼音,讓拼音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