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心言
摘 要:近幾年,教學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小學美術教師有了一定的影響。不管是教學實踐還是在基層的教學活動中,都存在著美術課程回歸本體的聲音。對于正處在學習初期的兒童而言,教師需要結合圖式的建構和創(chuàng)造分析,對學生加以干預,平衡各個人員之間的關系,讓美術課程回歸課程本體,繼而推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針對小學美術教學實際分析,簡要談一談美術作品圖式的構建與創(chuàng)造。
關鍵詞:小學美術作品;圖式;構建;創(chuàng)造
如果結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把兒童繪畫時期分成三個不同部分:涂鴉期、圖式期以及寫實期。在小學教學中,結合圖式的方式開展美術教學,可以將原本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概括化,這也使得兒童在學習階段比較容易上手,更容易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圖式期在兒童發(fā)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開展教學中,美術教師有必要圖式引導教學,繼而推進教學的全面發(fā)展。
一、圖式教育的初期,在干預中強化圖式
正處于一年級的兒童,他們存在著固有的生活經驗和先入為主的訓練模式。在學生的這個時期,他們在實踐中已經具有圖式意識,因此,他們會習慣性地用固有的思維去結合圖式的內容思考。但是,在初期,小學美術教學并不必然會導致圖式教學的展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在教學中進行干預,幫助學生強化圖式意識,進而突破學生原有的固定思維,強化學生關于圖式的構建。
在剛剛走進小學的學生,他們對于圖式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因此,他們對于人物或者是事物的看法也是有固定模式的。在開展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加以干預,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科學地創(chuàng)設不同的任務,進而加深對圖式的理解。在實踐中,筆者認為可以結合以下教學步驟開展:
以人物頭發(fā)的繪制為例,在教學的初期,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突破頭發(fā)的固定模式。正如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已經學會菊花的構造之后,他們就可以結合教師的描述繪制出不同形狀的菊花。在頭發(fā)部分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的內容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認識。教師在菊花下繪制一張臉,菊花也在這一過程中變成了一種發(fā)型。通過這樣的方式,打破學生固有思維的束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然后,教師需要突破學生對頭發(fā)固有模式的認識,在黑板上畫出一些不規(guī)則的圖形,然后再添上幾筆,之后,就可以變成幾個不同的頭型。通過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形狀,可以為學生留下不同的印象。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中,可以突破固有的模式,給學生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二、圖式教育的中期,在平衡中豐富圖式
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學生對于繪畫的熱情會出現一定的轉變,他們對于圖式教學會出現疲勞。這時候,就需要構建一些全新的圖式,幫助學生在藝術的引導之下,追求更加完美的畫面感。通過這樣的模式引導教學,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學生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反應,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出一些豐富和諧的畫面,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隨性不拘小節(jié)中擺脫心靈的束縛,為了平衡學生的想法,教師需要平衡這種矛盾,從而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圖式的重要意義。
第一,要提升小學生的技能和探究能力。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通過不同教學模式實現動態(tài)平衡,加深學生對圖式方式的理解。
第二,建立規(guī)則并破壞規(guī)則。負責的建立是為了引導學生學會一些構圖的方式。在構建之后,再巧妙破壞,讓學生在構建一破壞中提升圖式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圖式教育的后期,在寫生中轉化圖式
在圖式教育的后期,學生的熱情逐漸褪去,剩下的只有興趣提升和結合不同情況引導。這就需要教師整合不同的內容,幫助學生調整不良的情緒,讓學生在學習中結合生活化的經驗,分析學習中出現的不同問題,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圖式教育的后期,小學美術教師有必要融合寫生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構建學生的思維。
但是,教學中需要注意,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固有思維的模式中,通過觀察客觀的事物,選擇具有特征的事物,以構建圖式的方式再現。通過原圖向圖式圖畫轉化中,加深學生對繪畫技巧的認識。此外,教師還需要結合視覺的形式和客觀事物等多個方面分析,引導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加上自己對事物的感知。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寫生中嘗試使用全新的圖式來表現作品。
通過實踐和轉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醒學生的繪畫熱情,為學生今后繪制圖畫打下基礎。通過教師引導和實踐探索,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從自然時期順利地過渡到兒童的寫實階段。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教學的不同階段,結合圖式教育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幾個階段,幫助學生強化圖式意識、豐富對圖式的認識并在之后寫生中轉化圖式的內容,繼而幫助學生加深對圖式的認識,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不斷提升自己,進而發(fā)揮圖式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茹娜.淺談美術作品圖式的建構與創(chuàng)造[J].北方文學旬刊,2015(3):109.
[2]宗艷.牽著孩子走一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圖式建構研究的作用[J].內蒙古教育,2015(12):7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