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均衡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現(xiàn)了每位學生的均衡發(fā)展,具有因材施教的特點,重點在于根據(jù)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通過對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秀生的不同教育方式,促進不同階段學生的均衡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均衡教育
均衡教育是指學生接受教育的資源、條件具有均衡的特點,均衡教育重注不同發(fā)展情況的學生應接受平等的教育,同時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閱讀水平,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與進步。通過均衡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識字、寫字、想象力、記憶力、語感等多方面的能力。筆者以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均衡教育模式進行以下分析。
一、識字、寫字,提高學困生的閱讀水平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以識字、寫字為基礎,實際上,小學生在中高年級的時候,對基礎文字已經(jīng)儲備了一些,并且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但是對于學困生而言,對文字的記憶與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學困生進行均衡教育,應從識字、寫字訓練開始。首先學困生一般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會表現(xiàn)出消極的心理,教師結(jié)合學困生的學習特點與興趣愛好,建立符合學困生閱讀教學的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為學困生學習提供動力。其次,應關注學困生對文字的掌握與運用,結(jié)合形聲字中的形旁、聲旁加以辨析,通過換偏旁記字等理解記憶來學習生字。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建立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將生字表達出來,讓小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快樂,在快樂中進行學習。對于學困生的語文教學應適當?shù)亟档碗y度,不要讓小學生覺得目標太過遙遠,難以達成,喪失了前進的信心。首先在寫字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盡量把文字寫得工整、美觀,其次,提醒學生文字的組成結(jié)構(gòu)、注意事項,最后給學生適當?shù)墓膭钆c支持。如在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生字“崇”字,若單獨進行生字教學,學生對生字的理解有限,不知道怎么應用好這個生字,教師可以將生字進行組詞,如:“崇拜”“崇尚”“崇敬”等,并針對此生字進行分析,“崇”字,具有尊重、增加、充滿等含義,通過學生組詞的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同時還增加了識字量。
二、重點內(nèi)容理解,提升中等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領悟
學困生一般基礎知識較差,需要從基礎抓起,而中等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一般較好,需要進一步提高其閱讀的領悟能力,促進中等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其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能力。首先需要引導中等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匯,掌握文章要點,在文章閱讀中融入情感,感受作者內(nèi)心的心理活動。
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材中的《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文中,引導中等生在閱讀中掌握重點,感悟文章的意境,在《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中,寫到“祖國的山水要和你們相聚,請聽一聽它們心中的聲音”。學生在閱讀中應思考,大自然是什么課本?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自然環(huán)境情景,或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美,這篇文章運用了反復強調(diào),點明中心的方式,意在提高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的感悟與了解。其次,應引導中等生在閱讀學習中進行標注,對閱讀的重點內(nèi)容、不理解的詞匯等處標記,便于復習與總結(jié)。例如,在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成語故事》中,分別有《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狐假虎威》等著名的成語故事。人們長期以來認為成語應該就是四個字的,其實成語有少于四個字,也有多于四個字的,像“莫須有”“真金不怕火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等,均不是四字成語,因此,在成語故事教學中,教師不可用定式思維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對中等生進行成語故事教學中,應遵循以上幾點,加深學生對文章的領悟。
三、抓住課文的精華
在教學中,我們可根據(jù)優(yōu)秀生善于思考的特點,指導優(yōu)秀生采用比較、揣摩賞析的方法;也可以指導優(yōu)秀生用增刪字詞、調(diào)換順序的方法,讓優(yōu)秀生領悟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精妙;有意識地指導優(yōu)秀生疏理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手法,從而達到優(yōu)秀生在課堂中能“吃得飽”。課堂小練筆是結(jié)合閱讀教學開展的最切合課堂教學實踐和最能體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得到最扎實的文字訓練的有效途徑,可讓學生在練筆的實踐中積累書面表達的材料,習得書面表達的方法。小練筆不僅要體現(xiàn)學生對所學課文中事件、人物的認識和情感、態(tài)度,更要幫助學生通過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提高他們運用語言文字表現(xiàn)事物、表達情感的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寫作方法。例如,在蘇教版《師恩難忘》中,教師應引導優(yōu)等生在文章閱讀中掌握精髓,通過重點詞匯的增減、梳理,對文章有修飾詞運用的效果與作用等的理解,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發(fā)表自身對閱讀中心的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應對優(yōu)等生進行課外拓展,針對文章的思想,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寫一篇關于自己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故事,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效果。
結(jié)合上文可知,均衡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均衡教學注重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學的方式具有側(cè)重點,均衡教育的教學效果具有一致性,避免了統(tǒng)一教學學生間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體現(xiàn)了機會平等、資源均衡的特點,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白文立.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8).
[2]張旭芳.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才智,2015(3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