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蓮麗
摘 要:討論了“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需要學什么,需要怎么學。只要是站在這個角度組織的語文教學就是高效的語文教學,孩子才能感興趣地學習語文。
關鍵詞:“互聯網+”;游戲;興趣;觀察
一、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在游戲中夯實語文基礎
學生學習語文,對于生字中的平舌翹舌、鼻音邊音、前鼻韻母的in和后鼻韻母的ing總是不容易分清楚,而且傳統的關于生字讀音的復習也是簡單而枯燥的,總離不開反復的記憶背誦,更有甚者是機械地抄寫、聽寫。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簡單而有趣地解決這一難題。
例如,首先在希沃白板5中可以設計一種雙人游戲。游戲的名稱就叫作找出平舌音。教師在游戲中輸入20個平舌音的生字,再輸入7個翹舌音的生字;教師可以設置游戲難易程度,生字出現的時間間隔長難度系數低,時間間隔短難度系數高。玩的時候,教師可以抽取坐姿最端正的小組上臺玩游戲,這樣可以促使其他學生集中注意力坐姿筆直。教師會讓被選小組推薦自己小組內字音記得最準、動作最為迅速的孩子上臺代表自己小組參加游戲比賽,其余小組同學可以加油,更可以說出答案。這樣做是為了人人參與記準生字字音。參賽的兩個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點擊自己區(qū)域內出現的平舌音,點擊正確一次游戲系統會自動加5分,點擊錯誤會扣5分。游戲結束,積分多者為勝。在一節(jié)課的中間玩此游戲,既放松又在無形中調整了孩子的紀律。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把讀音掌握得更為準確,教師可以把此游戲發(fā)到班級群里,孩子們回家可以和父母一起玩,游戲熟練到一定程度可以向老師發(fā)起挑戰(zhàn),看誰更準,花的時間更少,以此類推,關于生字、讀音的問題也可以輕松愉快地解決。這一方法巧妙地融合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自主觀察中進行漢字書寫的教育
在希沃白板5中的語文學科工具可以輕松解決這一難題。從語文學科工具中拉出田字格或者米字格,插入要教學的生字。點擊這個生字進行放大,放大到教師認為每一位孩子都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每一個細節(jié)。首先,教師教給孩子觀察關鍵筆畫的方法:一個字占位在橫中線上和豎中線上的筆畫就是關鍵筆畫,這個字最長的筆畫也可以是關鍵筆畫。孩子會非常積極地上臺指出自己觀察到的關鍵筆畫。孩子的小手點到哪一筆,哪一筆就會變成藍色,孩子既驕傲又自信,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到這一筆畫的占位和筆觸的輕重。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孩子上臺,會把每一個生字講解得十分詳細。由于是孩子們自己的發(fā)現,他們掌握起來也很輕松。馬上練字后進行展示,就用剛才孩子們找到的注意事項進行評價,孩子們的書寫能力得到提高,讓每一位孩子們都寫一手好字不是夢想。
三、傳統古詩詞教學融入“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更具古味
低年級的古詩教學,不需要教師講解過多,反復教讀和學生朗讀,這就難免活潑不夠,童趣性不強。有的教師會把古詩詞改編成歌曲,但畢竟不是專業(yè)出身,難免牽強?!盎ヂ摼W+”現代信息技術能輕松解決古詩詞教學趣味性不足的難題。下載一個喜馬拉雅FM的APP,上面的古詩新唱、雨滴國學……配樂精美,童聲優(yōu)雅,一首首古詩詞聽來讓人耳目一新,回味悠長,孩子們更是學得激情澎湃。故事中學詩,音樂中唱詩,低年級中的古詩教學就變得非常有趣味性,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課堂就變得立體而豐富,不光有骨頭,更有肉。
到了高年級,希沃白板5古詩庫中收錄了小學到高中所有的古詩詞,教師不用花大量的時間做課件,直接輸入古詩題目,插進備課中馬上就可以進行授課,當中有古詩詞的解釋和錄音。其中錄音由古風配樂、名家誦讀,彌補了教師古詩誦讀的不足。
四、“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讓作業(yè)評講更具個性化
互聯網+時代,教師下載一個希沃授課助手,可以深入每一位孩子中間,針對同一種題型的不同錯誤,拍一張照片馬上傳到大屏幕,教師在手機上可以進行放大、縮小、勾畫……一系列的操作,站在學生中間進行評講,可以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聽進去。當然也可以請小老師上臺講自己的解題思路、思考方法,自己當一次學生。這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主動發(fā)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運用已學的語文知識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
五、“互聯網+”讓孩子的習作真正來源于生活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帶手機。教師要讓孩子知道手機不僅是傳統的通訊工具,更是我們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知識、進行習作練習的有效手段。對于學校班級的每一次活動,學生可以拍照片,把照片發(fā)朋友圈時配上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照片數量較多時可以做成美篇。下載一個美篇的APP,把照片按事情的順序排列起來,給每一幅圖配上自己寫的文字,發(fā)表出來就是一篇圖文并茂的好文章。教師鼓勵美篇布局優(yōu)美、文筆好的孩子向學校的公眾號投稿,更可以向區(qū)里市里的公眾號投稿。這就是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作教學,這就是珍視個人獨特感受的習作教學,這就是“互聯網+”形勢下的習作教學,這更是面向未來的習作教學。
“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把課堂還給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需要學什么,需要怎么學。只要是站在這個角度組織的語文教學就是高效的語文教學,孩子才能感興趣地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祝小偉.小學語文“互聯網+”教學趨勢發(fā)展研究[J].新課程(上),2015(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