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蓮仲
[摘 要]在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內容中,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經常會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審題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找不到題目的突破口等等。學法指導是小學教學所研究的一個領域新,教會學生解決問題是指導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解決問題;途徑
“解決問題”教學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實施,新教材用“解決問題”代替了原來的“應用題”,且“解決問題的知識”所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因此對教師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當前“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的現(xiàn)狀
1.老師的教學和生活嚴重脫節(jié)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注重解決書本上的知識和問題,只傳授給學生機械的解題技能。教學方式死板,思想陳舊,局限于書本知識的條條框框,忽視應用題的背景設計。這樣一種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只會使學生成為考試的工具。一旦進入生活的實際問題中,就會兩眼抓瞎,毫無頭緒。
2.由于教師只關注知識的教學,使得學生對方法的掌握上程度較差,不了解其他方面的問題,在思考問題時過于片面,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夠靈活。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生缺乏豐富的生活實踐,缺乏生活經驗,往往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抓不住重點。
二、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
1.創(chuàng)造生活化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從問題的開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要求“解決問題”使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發(fā)現(xiàn)并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校園的綠化面積”這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花圃測量,以各小組劃分的方式進行,在進行測量的同時,還可以將實現(xiàn)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以實現(xiàn)測量結果的詳細計算,以便于獲取校園花圃面積。此過程中,學生除了可以進行小數(shù)乘法、加法運算法則的學習之外,還可以從中體會數(shù)學樂趣。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途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產生合作與交流的意識。教師應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情況,當一些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清楚的時候或當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時,尤其是創(chuàng)新的方式,這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例如,在講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位置與方向時,可以創(chuàng)設合作自主探究式教學。教師將班上的同學分為幾個小組,每組4個人。針對教材中臺風位于東偏南30°,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km/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的已知條件,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臺風大約多久到達A市。小組成員積極討論,兩人分析問題,一人在紙上畫出已知條件,最后由一個人把結果畫在紙上。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并及時拋出問題,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這種合作自主探究式教學既豐富了課堂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化學習方法
數(shù)學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老師的授課,老師可以設計一些相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不僅能從中吸收知識,還能學會使用知識。通過參與活動,學生可以進行比較,觀察,分析和總結,討論事物的規(guī)律。例如,在學習六年級數(shù)學扇形統(tǒng)計圖時,讓學生對家庭開支做一個扇形比例圖。學生需要在扇形圖中顯示出自己家庭的飲食、交通、住房、旅游等的支出,這實際上是在現(xiàn)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的過程,是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過程。
4.通過信息化教學,增強學生的感官意識
現(xiàn)在,隨著網絡媒體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學資源也豐富起來。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在教學中進行諸如動畫演示這樣的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您還可以演示一些模擬軟件,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例如,在教《變化的量》這一堂課時,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收集相關資料,適當情況下可以采用圖像或表格等形式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以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清晰、直觀的了解所學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出量與量之間的關系。邏輯連接順利,課堂節(jié)奏有條不紊,所以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掌握更多的課本知識,展示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于教學輔助工作的重要性。 。
5.關注學生評價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正確地評價學生的思維外,還要注意激勵學生,組織學生與學生,師生之間的積極反饋。讓學生通過評價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自己對問題的明確見解。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回顧和反思。一方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對解決問題的活動進行了正確的分析。另一方面,在問題解決過程結束之后,我們也應該全面回顧分析和思考問題的過程,并反思自己的結果是不是合理,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從而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并逐漸內化為成熟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總之,教學生解決問題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過程客觀規(guī)律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有規(guī)律的,這個規(guī)律是學習過程中各要素與環(huán)節(jié)關系的必然表現(xiàn)。教師必須堅持科學的原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
[1] 孫來根.對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4):35.
[2] 柯育玲.《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學術期刊《新課程導學》,2017年8期
[3] 謝紅英. 關于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方略解析[J]. 教育:文摘版,2016(9):00143-00143.
[4] 王夢青.讓改變發(fā)生——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5(29):56-57.
[5] 劉春森.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5):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