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夫拉爾
[摘 要]語言能力是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綜合。小學階段要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孩子以后的溝通交流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我們要將語言能力培養(yǎng)作為一個重要方面進行教學。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區(qū)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語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的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特征和接受能力,特別是民族地區(qū)的小學生,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提高他們的溝通交流能力,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運用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1.學習環(huán)境不協(xié)調
現(xiàn)實中許多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差,讓他們回答問題,或者詞不達意,語病多多;或者反應遲鈍,囁懦難言;還有的顛三倒四,語序混亂;詞匯缺乏等等。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大,口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訓練,只是一味地悶頭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導致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很差。家庭方面的一些因素也會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產生影響,家長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教育欠缺,或是家長自身不良語言習慣對學生產生了影響,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佳。同時,民族語言和漢語之間的表達差異也是影響孩子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
2.學生自身的心理障礙
一些孩子自身存在膽怯、自卑等心理,不敢開口說話,說話時緊張,不能流暢的表達。這是由于一些孩子自身性格就內向、膽小,還有一些學生自尊心強,害怕開口說錯話引起別人嘲笑,因此就選擇閉口不言。學校對孩子施加的學習壓力也導致學生的自我封閉現(xiàn)象變得嚴重起來,只顧著學習,不善于與同學、老師、家長交流和溝通,導致了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對于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教師還需要多加關注,積極引導學生改善心理狀況,勇于表達自己,鼓勵學生開口說話,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
3.教材設計問題
教材的設計方面存在欠缺,很少涉及到口語交際的內容,教材缺乏對口語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些教材上只是語文基礎知識的展示,導致教師一味的給學生布置各種測驗和考試,學生無法擁有機會進行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及時有語言表達的訓練,有時候只是找代表發(fā)言,也是一小部分人有機會表達自己。因此,教材設計的問題也影響著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4.教學方法問題
一些教師自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只注重學生的書面成績,忽視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一直滔滔不絕的講,不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灌輸式的知識傳授,讓學生習慣了這樣的教育,也就變得不愛開口。
二、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措施
1.通過課堂提問來訓練。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有利時機,也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精彩的、得當的課堂提問,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在回答問題時,學生必須組織語言“說”給老師聽,因而能夠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比如,在課堂上進行《春》的賞析閱讀時,筆者就選擇文中“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這句巧妙設疑,為什么小草是“偷偷地”鉆出來?而不是慢慢地、悄悄地?為什么是“鉆”出來,而不是長出來?然后鼓勵學生大膽討論,讓他們積極表達,而在他們表達時教師多聽、多引導,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較好的口頭表達的環(huán)境,讓他們的說話能力得到了鍛煉。
2.通過朗讀課文來訓練。學生流利地進行自我表達的前提是能夠流暢地朗讀。在朗讀過程中,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耳口心都需要用到,不僅比默讀效率更高,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對語法的掌握程度和對語音的感受力,讓他們培養(yǎng)起對語言規(guī)范的敏感度、鑒賞力。朗讀訓練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比較好的分段朗讀開始,讓學生一點一點地嘗試,一點一點地適應,因為在最初的口頭表達訓練中學生會讀錯、丟字落字,教師也不要過于苛責,要鼓勵他們,只有多練習、敢于表達,才能變得越來越好。
3.通過復述課文來訓練。復述課文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提煉出的課文中主要語句合理地組織語言,有條理、有重點地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述出來的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形式是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一種有效途徑。課文復述要做得好,需要學生深入了解、理解課文內容,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口頭表達的能力,需要在頭腦中快速地整理出課文的脈絡,再用清楚的、有邏輯的口頭語言表達出來。這其中對學生表達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一是要學會分析和整理,二是要表達清晰、有條理。因而對學生來說也是很好的鍛煉。這種訓練也要循序漸進地進行,開始時可以讓學生看著書來進行復述,慢慢過渡為不看書結合課文語句復述,最后達到不看書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并能夠在較合適的時間內完成。這樣,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不僅組織語言的能力能夠提高,綜合概括能力也被加強了。
4.以“口語交際”活動指導學生如何說話。語文教材設計了“口語交際”活動。如:其中“學會祝賀”訓練,在引導學生說完祝賀的話語后,我還創(chuàng)設了學生送賀卡給老師的情境,通過師生、生生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進行說話,同時引導他們使用禮貌語言,很多學生說得聲情并茂,課后還有很多學生真的將自制的賀卡送給了我,并親口表達了對我的祝賀,通過這種形式的說話訓練,讓我真正看到了學生學會了在生活中交際。當然,系統(tǒng)的說話訓練項目,可事先布置學生做準備,課堂上的原則是做到教師少講學生多練,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去說、去表述,達到真正地把話表述完整、清晰。
另外也可以在班級課堂過程中舉行一些演講比賽、辯論賽、口語交際辯論會等活動,讓學生輕松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好的口語交際的學習機會。
三、結語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小學語文教學更是要尤其注意學生這個階段的特征。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人際溝通交往能力打好基礎。在教學中為學生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交流溝通的條件,從小抓起,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玲.改進小學語言文字訓練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06).
[2]徐燕.淺談如何落實扎實有效的小學語文語言訓練[J].吉林教育,2009(32).
[3]王天榮.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