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乾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育技術的革新,新課程的改革日新月異,漸漸改進中學體育的健康教學方面,使其改變只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努力.在這一背景下,在中學的體育健康教育中首先選擇的教育教學模式應該是分組互助的學習方法,這受到了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經(jīng)過觀察實踐得出了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結論,同時也可以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體育;教學;應用
分組教學是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它是以教學目標為重點、以教材為依托、以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前提,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為目的而進行的組織教學形式。恰當運用分組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解決因材施教的問題,而且還為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生交往和社會性提高提供了空間。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根據(jù)班級學生情況和教學需要,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教學中的某個階段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促進師生之間、同組同學之間、異組同學之間相互切磋與交流,從而提高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一、注意分組的方式
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所以在學習興趣上也存在著不同,教師應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教學,將有共同愛好的學生分為一組,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例如有的學生喜歡田徑類運動,有的學生喜歡球類運動,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類后,對每組進行分別指導,使學生在各自的喜好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的。
變動分組。 變動分組模式較為靈活、方便,是一種對已經(jīng)分組的小組成員中的單體或者是部分進行重新分組的方法。這種分組方法不但可以促進小組之間的交流,將小組成員中單體或者是部分分配到其他組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再分回來。還可以對經(jīng)過分組學習后,在學習能力上產生差異的學生進行重新分組,使小組內的成員差距縮小。使用這種分組方法可以加強小組內部的交流和團結,促進小組之間的交流程度。
例如在進行廣播體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先進行分組教學,之后按照學生學習的差異再進行分組教學,選出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作為代教,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最終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
按照學生的性別、年齡進行分組。由于高中生處于青春期階段,不同年齡的學生之間在見識方面和對事物的認識方法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意見能夠相同,在進行分組時要對成員間的年齡進行考慮。同時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性別觀念較為敏感,不同性別的學生在一起有發(fā)生不必要傷害和誤會的可能性,所以在進行分組教學時還應對學生的性別進行考慮。
例如在進行跳高、跳遠教學時,教師應按照性別、年齡對學生進行分類,分組男生組和女生組,再按照年齡的差異進行細分。由于高中階段的男生在身高、體力等方面較女生有顯著的差異,所以進行分組教學可以避免學生因為性別不同產生的誤會,也防止了因為年齡差距影響教學的效果。
二、深入了解學生,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將學生分組或分層次的依據(jù)首先是了解學生。教師可先根據(jù)上學年學生的體育成績初步認定學生的層次,也可以根據(jù)平時對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考察摸底,進行綜合能力評判,然后以動態(tài)的視角來觀察學生所處的層次。并根據(jù)學習的目標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
在課堂教學的開始,盡量使教學系統(tǒng)進入相對平衡狀態(tài),因為此時的教學目標是常規(guī)教育與準備活動,沒有較大的難度和較強的技術性。而后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對各層次學生設立教學目標,打破平衡,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應很好地利用上課的時間與空間,對能力強的學生要盡量使他們有充分發(fā)展和提高的機會;對身體和運動能力稍差的學生要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發(fā)展和提高;要特別關心和照顧好有心理障礙、體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學生??赏ㄟ^觀察教師示范、動作的錄像重放及聽教師分析講解動作等重溫技能、練習體會,進而使他們對所學技術動作產生類比、聯(lián)想,逐步通過試探練習過渡并遷移到新的教學內容。
對于學習技術性較強、難度較大的項目,教師可多安排輔助練習內容并注意合適的梯度,逐漸增加難度因素,或把某一動作進行適當分解和降低難度。例如在支撐跳躍的教學中,動作為縱廂的分腿騰越,開始我們并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可以事先設置三個練習場地,按梯度分為山羊的分腿騰越、低一格的縱廂分腿騰越、正常高度的縱廂分腿騰越。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練習由低一級向高一級逐漸遷移,教師要隨時搜集與評定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將會按練習的結果自動分層,這就是有針對性地組織練習。課堂中學生通過完成教師設置的梯度練習自動分層,這種分層是自由的和動態(tài)的也是臨時的、可變的,教師應該及時給予一定的指導。
三、采取差異化的分組評價方式
分組教學方法的出發(fā)點就是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而評價方式目的就是判斷學生是否已經(jīng)掌握到體育技能,也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還應該根據(jù)各組的訓練目標以及訓練內容來選擇合適有效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掌握好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譬如:對體能素質較好的小組,教師應該采用表揚的方式進行拓展訓練,如:你們真棒!相信你們,下次會更好!對體能較差的小組,教師應該采用激勵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訓練,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分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學體育教學中對提升教學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作為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與引導者,教師應該發(fā)揮出主導作用,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性別進行有效的分組,同時還應該優(yōu)化分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更應該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評價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使分組教學模式發(fā)揮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