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壘
余書林的短篇小說《相牛者》(載《飛天》2018年第一期)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那超凡的描寫功夫令人擊節(jié)而贊。今不揣淺陋,從該作中擷取一些精彩語段,作點(diǎn)粗淺的品鑒。
一.細(xì)節(jié)描寫
寫八歲叔叔做放牛娃時的一個細(xì)節(jié):“他在牛面前噓出‘低角二字,那牛必然把頭低到最低限度,并會把它的左犄角偏向地面。幼小的叔叔趁機(jī)把左腳踏上牛的左犄角,連人帶身體一道巴在牛身上,再小聲噓出‘抬頭二字,那牛立即把它的犄角連同他抬得高于它的脊背,他不需費(fèi)事,就能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仳T上牛背?!?/p>
這個細(xì)節(jié)把小叔子上牛背時發(fā)出的指令、牛的聽命配合、小叔子爬上牛背的動作,寫得絲絲如扣,尤其一個“巴”字,把人貼牛背之緊和生怕掉下來的情狀表達(dá)得微妙微肖。一幅“小牧童上牛背”的畫面躍然如在眼前。
再看相牛者制伏牛的一個細(xì)節(jié):“我的叔叔說著說著,右手抓到那牛繩離牛鼻子的一尺處。正當(dāng)他的左手要搶到牛鼻子時,那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擺動它那長著尖似匕首、硬如鋼鐵的牛角,向他襲來。說時遲,那時快,叔叔閃在一旁的同時,沒等那?;剡^神來,與牛同樣迅急地伸出了左手,他一個大拇指強(qiáng)有力地摁在那牛的角根。只見那牛緊跟著一陣痙攣,然后循規(guī)蹈矩地站在那里,不再有反抗的舉動?!?/p>
相牛者真是高手,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他沒有慌張,在躲閃的一剎那飛快出手,直點(diǎn)牛角根部的那個穴位,僅這一下,那牛就被制伏了,乖乖地站在那里不再反抗。讀這個細(xì)節(jié),我們的情緒從“糾心”到“釋然”,在這個變化中,我們更加佩服相牛者的身手不凡。
再看相牛者“相?!钡囊粋€細(xì)節(jié):“我的叔叔看了牛頭看牛身。他圍著這頭牛轉(zhuǎn)著,這里摸摸,那里指指。比那些鑒寶專家辨別一件價值連城的珍寶還要仔細(xì)。他生怕把這牛身上一點(diǎn)值得稱道的地方說漏掉,村長會拿他來與牛行的經(jīng)紀(jì)、相牛人作比較,說他徒有虛名,以此否定他相牛的本事?!?/p>
“看、圍、轉(zhuǎn)、摸、指”這五個動詞把相牛者認(rèn)真仔細(xì)的勁兒,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尤其是緊跟著的一句比喻,真把他那份“專注”說了個透。后邊的幾句又道出了他此時的擔(dān)憂,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對自己“相牛權(quán)威”的名聲,真可謂百般珍視、護(hù)之如命。
再看寫相牛者“吸煙”的一個細(xì)節(jié):“叔叔歇了下來,點(diǎn)燃村長剛才遞給他的那三塊錢一支的煙。他極小心、仔細(xì)地品著,生怕吸氣過大,一兩口就把那煙‘叭完了。呼出煙霧的時候,他也是斯斯文文的,生怕用氣過猛,把那煙霧惹怒了,憤然離他的鼻腔而去?!?/p>
這幾句描寫把一個抽慣了劣質(zhì)煙的人對好煙的巴望,以及得到后愛惜、品賞的心理和情態(tài),表現(xiàn)得細(xì)致入微。尤其是“品、叭、呼、惹、離”幾個動詞把那吸煙動作及對好煙珍視的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情態(tài)描寫
“我的叔叔從村長手中討要那牛繩時,村長擺出一副一慣不與村民為伍的表情。雖然沒有拒絕,但是帶著有些不情愿的那種神情,猶豫了那么一小會,才把牛繩遞給我的叔叔?!?/p>
“一慣不與村民為伍”說明村長居官自傲、高高在上、不把群眾放在眼里。但此時有人要主動為他相牛,他又不好武斷拒絕,雖不是那么情愿,但猶豫一下后還是把牛繩遞了出去。這一番情態(tài)描寫,讓我們深深領(lǐng)悟到人物內(nèi)心的微妙變化。村長那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和虛與委蛇的性格特征印入我們心中。
“村長聽了我叔叔的這一席話,看著他這腦袋瘦小且露著骨頭的牛,想到牛馬行經(jīng)紀(jì)人跟我叔叔說的話像是一個磚盒子里扣出來的磚坯子,一模一樣的。村長像喝了一碗洋米湯那樣舒服,忘記了買牛的疲勞,把下午試牛的計劃也放棄了?!?/p>
這里用兩個比喻來描寫情態(tài)。前一個比喻是說“我叔叔說的話”跟牛馬行經(jīng)紀(jì)人之言分毫不差;后一個比喻是寫村長聽到對他的牛如此吻合的評價之后,那種舒暢的心情。讀到這里,我們仿佛看到村長那雙笑得瞇成了一條縫的眼睛,和那臉頰上“兩朵盛開的喇叭花”。
“村長或許還想聽聽我的叔叔對這頭牛的高談闊論,見他這時無語,便用一雙期盼的目光盯住他看,似乎想要他把這牛身上每根牛毛的粗細(xì)長短都品評一番。"
一個“盯”字,寫出村長渴求的眼神和姿態(tài),“每根牛毛的粗細(xì)長短”是他希望相牛者說得更全面、更細(xì)致。村長的這番情態(tài),讓我們看到了他身上那種極強(qiáng)的“虛榮心”——人家本不想夸他的牛了,可他還希望多聽一些贊美之辭。
三.語言描寫
“他相牛的眼力很好,論牛的嘴巴功夫極強(qiáng)。任何一頭牛,不管是從他的眼前晃過,還是從他嘴里遛一遭,那牛不會再是那牛,肯定‘牛得不得了!”
這是小說開篇的一個語段,“晃過”極言時間之短,照應(yīng)了前邊的“眼力很好”;“遛一遭”的“遛”字,更突出嘴巴功夫之強(qiáng),可知他介紹起牛來,從不打梗,而且是繪聲繪色、生動形象,極富感染力的?!安粫偈悄桥!敝傅氖牵核炖镎f出的情況,超出實情很遠(yuǎn)。“‘牛得不得了"的“?!?,詞意已有轉(zhuǎn)移,它是“棒”的意思了。
“村長抽的那種軟珍‘黃鶴樓煙,60多塊錢一包。我叔叔抽的是一包5塊錢的‘紅金龍。這兩種煙都是武漢卷煙廠造的,一個高檔,一個低劣。正如村長和叔叔都是水月村的人,一個是千人之上,一個是千人之一。”
這幾句運(yùn)用了“類比聯(lián)想”,由煙及人,讓讀者一下子覺出個高低貴賤來,同是水月村人,可“身價”大有懸殊。尤其是結(jié)尾的那兩個短語,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很顯用語之“竅”。
“村長的妻子有時間只顧打麻將,也不愿意管那啞巴畜牲。他家里原先那頭‘挨刀的牛,本來就不愿意養(yǎng),早有賣掉的打算?!?/p>
“啞巴畜牲”、“挨刀的”這些短語極富江漢方言特色,讀來親切,并讓讀者能深入感受人物那種“厭棄”的情緒。這類語句很“俗”,表現(xiàn)力卻極強(qiáng)。
“村長吐出來的那種淡藍(lán)色的煙氣,細(xì)膩如游絲,綿薄如羊毛,飄飄渺渺,似云似霧?!?/p>
“村長沒在意我叔叔心里暗藏的殺機(jī)。他的臉極像這時晴朗的天空,萬里無云,一派春風(fēng)?!?/p>
這兩組句子巧用比喻和四字短語,使語言清新、活潑,有氣勢,有韻味。
“叔叔平時沉默寡言,在相牛時,總是小心謹(jǐn)慎的。一句話都掰成兩瓣,說一半出來別人聽,留一半肚里自己玩味?!?/p>
叔叔話雖不多,卻蠻有心計,他話不言盡,留予人思考?!耙痪湓掙蓛砂?,說一半……留一半……”這樣的句子既新穎,又頗有意味。
“村長家里養(yǎng)有一頭糙仔豬,原先,他的老婆每次打牌回家,豬都是兩只前腿搭在快一米高的豬圈圍墻上,聲情并茂地唱著荊州花鼓戲里的‘高腔。自打這頭牛住進(jìn)豬圈隔壁的牛欄,與豬做了鄰居后,仿佛這牛把那豬調(diào)教得懂事了,它不再嗷嗷亂叫。村長老婆給它喂食,它就爬起來吃,不給它水喝,它也不喊口渴。躺在豬圈里兩耳不聞圈外事,一心只睡那懶覺?!?/p>
這個語段由四個句子組成,“比喻、擬人、粘連”等辭格的運(yùn)用使之格外生動有趣。最后的一句是個“仿句”,所仿之句大家熟知。仿得貼切,仿得有趣,讓人忍俊不禁。
以上對小說中的描寫擇取三種類型作了些例析,文中精彩的描寫還有很多,諸如“以人物行為襯托人物心理”的、“關(guān)于聯(lián)想”的……篇幅所限,不能盡舉。
《相牛者》這篇小說情節(jié)單一,主要人物兩個,可讀來讓人興味無窮、愛不釋手,我以為主要原因在于它“描寫”的精彩。寫到這里,不禁使我想起12年前讀過他的那篇《酒色財氣》中“堂嫂罵街”的那段描寫。時間過去12年,“堂嫂罵街”的那幅潑辣模樣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作者超凡的描寫功夫不言而喻了。
(作者單位:湖北省潛江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