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艷
作為班主任老師最頭疼的事兒就是班級中的學困生。從接手一個新的班級開始,學困生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班主任。殘酷的競爭與現(xiàn)實的教師考核無不與班級的成績聯(lián)系在一起,而學困生的多少又直接影響著班級的成績,自然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榮譽。可以說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是殫精竭慮的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學困生如何轉(zhuǎn)變?”。而學校每個學期初也都會讓班主任列舉出班級之中的學困生名單,并附上轉(zhuǎn)差計劃。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做法只是流于一種形式,所謂的名單與轉(zhuǎn)差計劃也僅僅是學校檔案盒中的一份資料。
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余年,經(jīng)歷過六個班級的學生,每一屆學生中都有幾個學困生,用老百姓的話講,點子好的話,學困生少幾個,班級的成績就高一些;點子背的話,學困生多幾個,再努力全班的成績也很難上去。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好學生從95分提到100分很不容易,就算努力達到了,不過提高5分。而學困生從二三十分要是提到六十分,那么全班的平均成績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大家都在抓兩頭促中間,讓好的更好,差的多進步,中間的向前靠近??墒沁@種方法見效了嗎?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個畢業(yè)后教的第一個班級學生的婚禮,在席間遇到了幾個當時班里的學生。其中有兩個當時是典型的學困生,剛參加工作時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了這兩個學困生身上,可最后的結(jié)果依然還是不理想。如今這群孩子都長大成人,也開始成家立業(yè)了。沒想到的是,這兩個當時最讓我頭疼的孩子,現(xiàn)在生活的卻遠遠好于當時班里學習最好的學生(衡量的標準不是因為有錢了)。這兩個孩子不僅有了自己的車、房,還有了自己的事業(yè)。一個孩子開了家公司,用他的話說,雖然公司不大,但是一年的純收入也能上百萬;另一個孩子經(jīng)了商,雖然自己當年學習不好,現(xiàn)在反倒娶了一個名牌大學畢業(yè)的女孩,生活更不用說了,參加完婚禮坐在送我回家的學生的寶馬車里,我心中泛起了漣漪。不禁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班級中那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來……工作這么多年了,突然很想靜下來沉淀一下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生涯。
那一夜,我躺在床上失眠了,或許是那兩個當年的學困生給了我一些啟示。我們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我們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成績真的是衡量一個孩子未來成材的一個標志嗎?成績也真的是衡量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標準嗎?作為老師,我們都非常清楚,聰明的孩子不是我們教出來的,完全成績高的學生很可能是校外補習班補出來的。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班主任老師,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給孩子一個高的分數(shù),而是要給孩子一個未來。那么,對于班級中真實存在的學困生,該如何對待呢?
首先,教育的本身重在育而輕在教,而我們往往都是重在教而輕在育上。以至于素質(zhì)教育搞了這么多年,完全沒有走出應(yīng)試教育的怪圈。作為基層的班主任老師,我們要明確的是我們?yōu)榱耸裁炊蹋课覀円盐覀兊暮⒆幼罱K教成什么樣?是不是每個學生都達到95分以上,就是我們?yōu)槿藥煹某晒δ兀抗糯夏溉w,就詮釋了育重于教的道理。我們教給孩子的知識,孩子會遺忘,甚至很多知識在今后的生活中根本用不上。而給孩子創(chuàng)造的學習氛圍,學習知識觸類旁通的技藝,勤奮務(wù)實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遇到困難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卻是可以伴隨孩子的一生。一個國家搞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有用的人才。何謂有用的人才呢?往往我們都片面的理解成了學習好,成績高,都進北大清華或國外留學才算是人才。我的理解是不管做任何一種職業(yè),只要在這個領(lǐng)域中是佼佼者都是人才。而這些在各個領(lǐng)域中的佼佼者們,當年可能也是班級中的學困生。最近網(wǎng)絡(luò)瘋傳的北大副教授性侵女學生,作為知識與地位,他是人才;但作為人師與品行,他則是敗類。因此,我們作為教師應(yīng)該把育人放在首位,不管我們的孩子將來學習如何,但至少做人是成功的,不會成為社會的負面因子。
其次,真正了解學困生的實際情況,然后因材施教。我們老師就應(yīng)該像根雕的師傅一樣,是根據(jù)樹根的形狀來確定做什么,而不是想做什么,然后隨便取個根材就去雕琢。對待學困生也一樣,當所有同學都已經(jīng)進行到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了,學困生還在為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而掰著手指。我想,對于這樣的學困生,不如在成績上就放手吧!我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在教學中,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芴崆盀槌煽冎獾男袠I(yè),而有針對性的對這樣的學困生,去打好將來可能成為其它行業(yè)狀元的基礎(chǔ)呢?一個人,只要挖掘總有其閃光之處。與其累死累活的抓不可能提升成績的學困生,不如深挖這些孩子在其它方面的潛能:唱歌好的,可以讓他組織班級的小文藝團體;體育好的,可以讓他帶動其他的同學多運動;繪畫好的,可以把班級板報的布置任務(wù)交于他……有些人可能會說,有的孩子真的是一無是處,一點點閃光的地方也沒有。那我們可以讓他當班級的禮儀示范生,培養(yǎng)他做個有禮貌的人,將來上了社會,不至于出現(xiàn)“出口成臟”被人厭惡的人。
再次,針對班級中的學困生還有一類學生,頭腦聰明,就是不愛學習,總愛拖拉,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對于這樣的學生,一定有其內(nèi)在的原因,我們老師可以通過家訪及談話了解這類學生的家庭與社會的背景?;蚴歉改笇⒆硬还懿粏?、或是孩子有學習之外的興趣、或是孩子對老師有成見,潛意識中有一種逆反的心態(tài)。只要能找到正確的根源所在,總有其相應(yīng)的補救措施。
最后,我們作為老師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有句名言叫“淡泊以清心”。我們只要做無愧于心的人就好,教學常反思,育人先正己,不要為了追求高分而累人累己。教學方法講求多變,育人方式也應(yīng)該轉(zhuǎn)變。我們要把眼光放遠一些,不是你的班級中有幾個人上了重點中學或是重點高中,你就功成名就。而是要看你教過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中是不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一則笑話說:高中老師舉行同學聚會,其中A老師很得意的說,我教的XX同學現(xiàn)在是廳局級干部,XX同學現(xiàn)在是商業(yè)大亨。這時,不善言辭的B老師問了一句:你們班的XX同學貪污三百萬公款的案子判了嗎?A老師的頭低下了……所以,優(yōu)點再多,有一個缺點足以致命;缺點再多,有一個優(yōu)點,或許就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我們不妨在大家都認為一無是處的學困生身上找到一個優(yōu)點,也讓他們的人生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教育真的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shù)。作為老師,我們只有點撥、扶持、言傳、身教的義務(wù),而沒有像法官一樣宣判一個孩子一生如何的權(quán)利。今天的學困生,或許將來會成為你的驕傲呢?
(作者單位:撫順市望花區(qū)海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