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麗,胡江飚,陳海挺,陳賽璇
日常生活中人的動作依賴于身體的平衡功能,它是當重心不在相對穩(wěn)定位置的時候,肢體通過有意識的或者反射性動作來重新達到平穩(wěn)的能力[1]。平衡功能障礙是中樞神經(jīng)損傷患者較為多見的活動功能障礙,容易引起跌倒損傷致骨折或肌肉骨骼損傷等,影響患者重新獨立生活的能力和重返社會與工作崗位的信心[2]。因此選擇一種更佳的方法提高和恢復平衡功能,減少跌倒風險,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康復功能訓練結(jié)合Tetrax平衡測試與訓練對早期中樞神經(jīng)損傷致平衡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5年 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中樞神經(jīng)損傷偏癱患者52例,均符合入選標準:(1)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3],經(jīng)頭顱CT或MRI確診為腦血管意外、腦外傷患者;(2)首次發(fā)病,病情穩(wěn)定,在本院行康復訓練的中樞神經(jīng)損傷伴有平衡功能障礙,且二級平衡能力以上(一級平衡為靜態(tài)平衡,二級平衡為自動動態(tài)平衡,三級平衡為他動動態(tài)平衡);(3)病程在6個月以內(nèi);(4)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56分;(5)同意參加康復治療、平衡測試與訓練。排除標準:嚴重感染者;肢體有嚴重痙攣、關(guān)節(jié)疼痛者;認知障礙,不能配合訓練者;嚴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者;嚴重呼吸衰竭、肝腎功能不全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6例。觀察組男21例,女5例;年齡38~ 82歲,平均(64.38±13.14)歲;平均病程(3.1±1.8)個月;腦梗死 11例,腦出血8例,腦外傷7例。對照組男20例,女6例;年齡40~82歲,平均(63.07±12.12)歲;平均病程(3.0±2.0)個月;腦梗死12例,腦出血7例,腦外傷7例。兩組上述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基礎(chǔ)疾病藥物治療和常規(guī)康復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平衡訓練方法,借助平衡杠、平衡板及姿勢矯正鏡等進行平衡訓練,每周5次,每次30min,4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應用 Tetrax平衡測試與訓練治療儀(以色列進口)進行訓練,具體方法:首先進行平衡測試,患者站立在Tetrax四點平臺上,測量在8個不同姿勢(睜眼站立、閉眼站立、軟墊睜眼站立、軟墊閉眼站立、閉眼頭部左轉(zhuǎn)、閉眼頭部右轉(zhuǎn)、閉眼抬頭及閉眼低頭)下得到的與其平衡能力的相應圖表及數(shù)據(jù),再根據(jù)此數(shù)據(jù)安排相應的平衡能力訓練,包括:前-后移動訓練、前-后躲避訓練、側(cè)向的躲避訓練、重心移動、保持訓練及捕捉目標等項目,每周5次,每次30min,4周為1個療程。
1.3 評定指標 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評估兩組 BBS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評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 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BBS及ADL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 0.05);治療1個療程后,兩組BBS及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均<0.05),觀察組BBS及ADL評分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均<0.05)。見表1。
平衡包括人體在各種運動中保持、獲得或恢復穩(wěn)定狀態(tài)的能力,分靜態(tài)平衡、自動態(tài)平衡和他動態(tài)平衡。平衡控制是一種復雜而精確的運動技巧,需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前庭功能、軀體感覺(主要是本體感覺)、視覺和肌肉的完整組合,是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共同協(xié)同運動的過程[4-5]。要保持身體平衡,首先通過以下三方面:(1)人體的感覺器官對自身所在位置信息的準確接收和輸入;(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重新整合這些信息;(3)運動系統(tǒng)對中樞信號所發(fā)出指令的正確反應等[6-7]。其次,完整身體的對稱結(jié)構(gòu)、感覺系統(tǒng)、大腦對平衡的調(diào)節(jié)、小腦所包含的共濟協(xié)調(diào)系統(tǒng)及四肢的肌力、肌張力平衡等,在平衡功能的保持上都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時,由于高位中樞失去了對低位中樞的控制,患者可能由于異常感覺的輸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運動系統(tǒng)失調(diào)、肌張力的下降或異常、肌肉的力量及肌群間的相互協(xié)調(diào)能力喪失,導致平衡功能下降,進而影響肢體的運動功能[8]。平衡控制的恢復是其運動功能和日常獨立生活能力恢復的根本,所以訓練患者的平衡能力尤為重要和迫切。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BS及ADL的比較 分
本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利用Tetrax平衡測試與訓練系統(tǒng)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臨床上所使用的平衡功能評定主要有:傳統(tǒng)觀察法、量表評定法和定量姿勢圖即平衡測試儀評定法三大類,平衡測試儀評定法為目前臨床平衡功能評定最理想的工具,包括靜態(tài)平衡評定法和動態(tài)平衡評定法。本研究采用的Tetrax平衡測試,屬于靜態(tài)平衡評定法,包括高靈敏度的壓力傳感器、平衡顯示和控制板。當患者站在壓力傳感器上,通過平衡顯示和控制板的反饋,得到患者重心的分布和擺動情況,在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之后,以圖表的方式評價前庭系統(tǒng)、視覺系統(tǒng)和本體感覺系統(tǒng)所照成的平衡問題,治療師根據(jù)此平衡問題安排相應的平衡訓練,且該訓練系統(tǒng)以多種趣味游戲的方式,增加視覺反饋、本體覺及前庭覺等多種感覺參與訓練[9-10],更能提高患者的康復治療興趣,對平衡能力的提高更為明顯。
[1] 鐘思琳,陳海山,曾德良.康復功能訓練結(jié)合平衡測試與訓練改善早期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J].醫(yī)學信息,2013,26(6):6.
[2] 劉文艷,王彬彬,王麗萍.制約腦卒中二級預防作用有效發(fā)揮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202-203.
[3]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 Akkaya N,Doganlar N,Celik E,et al.Test-retestreliability of tetrax static posturography system in young adults with low physical activity leve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5,10(6):894-900.
[5] 張瑩瑩,顧琦,蔡俊燕.平衡儀訓練對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療效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36(5):502-503.
[6] Choi JH, Kim BR, Han EY, et al. The effectof dual-tasktrainingonbalance and cognitionInpatients withsubacute poststmkee[J].AnnRehabil Med,2015,39(1):81-90.
[7] Chung E,Park SI,Jang YY,et al.Effects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ase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balance andgait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preliminary results[J].J Phys Ther Sci,2015,27(2):513-516.
[8] 劉奕,徐貞杰,潘科,等.應用tetrax平衡測試與訓練系統(tǒng)改善脊髓損傷患者平衡功能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3,42(4):425-426.
[9] Baetens T,DeKegel A,Palmans T,et al.Gait analysis with cognitive-motor dual tasksto distinguish fallersfrom nonfallers among rehabilitating stroke patient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3,94(4):680-686.[10]Nilsen DM,Gillen G,Geller D,et al.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of people with motor impairments after stroke:an evidence-based review[J].Am JOccup Ther,2015,6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