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初中生處于成長關鍵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樹立的黃金期。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本組織形式,對初中學生的成長和學習至關重要。班級管理中常遇到非正式組織的問題,不同類型的非正式組織對初中班級管理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非正式組織的成因和類型,從管理學角度研究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非正式組織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非正式組織;初中班級管理 ;管理策略
0 引言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及管理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學校根據(jù)一定的編班原則正式組建的師生群體,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也是通過班級來實施的,因此班級對學生影響之深,班級經(jīng)營對學生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班級的狀態(tài)是學校整體形象地縮影,學校管理與教育目標的最終需要通過班級管理來實現(xiàn)。要想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學生以實現(xiàn)其教育目標就必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初中階段的中學生,不僅身體發(fā)育快,而且心理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是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初步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對于學校管理而言,做好初中生的班級管理尤為關鍵。
作為一名在初中班主任崗位上工作了十年的老師,我在班級管理工中常遇到學生三五成群的“小團體”,有的“小團體”都是愛學習的女同學,志趣相投關系親密。有的“小團體”是男女混搭,行動統(tǒng)一互動頻繁。有的“小團體”都是淘氣的男生,不愛寫作業(yè)還經(jīng)常跟班委和老師“對著干”。其實這些“小團體”就是學生中的非正式組織。
現(xiàn)代管理學家普遍認為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lián)的,一個正式組織,不可能完全排斥非正式組織的存在,關鍵是如何處理和協(xié)調的問題,只要處理得當,協(xié)調的好,非正式組織的存在,不但不會對正式組織帶來損害,相反能有助于正式組織的目標的實現(xiàn)。[2]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研究初中班級管理中非正式組織問題的策略就顯得很有實踐意義。
1 管理學角度定義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正式組織是根據(jù)組織編制,章程或其他正式制度規(guī)范而建立起來的系統(tǒng),是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重要載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有正式的公事往來,有明確的協(xié)作義務等。而非正式組織,就是在正式組織內部,因部分成員的性格,氣質,愛好,興趣等較為接近,因而在交往的過程中,結下更密切的朋友關系,形成特有的小團體,而且這樣的小團體有自己特有的權威和領袖,甚至有自身不成文的規(guī)范或章程,且對其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卻有著重要的影響。[3]
2 初中班級的非正式組織的概念
根據(jù)梅奧在霍桑實驗中總結出來的人際關系學說中的觀點,正式組織中存在非正式組織。學校正式組織——班級中存在著一些以情感、愛好、觀念相近的自發(fā)形成的群體,就是班級中的非正式組織。相比班級、班團干隊伍而言,這些非正式組織群體穩(wěn)定性較低,結構松散。[4]
3 初中班級的非正式組織的成因和類型
3.1初中班級的非正式組織的成因
(1)學生個體年齡特點和心理因素
隨著心理上的自我認識和對獨立的渴望,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認為和父母難以溝通,需要和同齡人交談來釋放情緒。同班同學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創(chuàng)造了交談的條件,經(jīng)過交談,引起了共鳴,就結成了有情感基礎的非正式團體。再比如同打掃教室衛(wèi)生,同是班干部,同是一個小組等因暫時的利益而需要相結交而形成了利益一致型非正式組織。
(2)學校衡量學生標準的不均衡因素
雖然國家推行中小學素質教育時間已經(jīng)不短了,且2012年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意見》[5]。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責任,提出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其目的是為解決區(qū)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差距問題,擇校、學業(yè)負擔過重等熱點難點問題。但“名?!毙€是存在的,一些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和標準化管理,對學生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從儀容紀律到衛(wèi)生學業(yè),都有相應的規(guī)矩。使中學生受困于方圓之中,這與處在追求個性發(fā)展的初中生十分不符。部分學生產(chǎn)生對抗情緒。在升學率的指揮棒下,學校衡量學生的標準失衡、只以成績論成敗造成了充滿優(yōu)越感的好生組織和厭學、不求上進、甚至和學校對著干的差生組織。還有處于中間疏于被學校和教師重視和關心的中立型組織。
3.2初中班級的非正式組織的類型
(1)根據(jù)初中生年齡特點和心理因素,可以將初中班級的非正式組織分為心理共鳴感情友好型和利益一致型。
(2)根據(jù)非正式組織對初中班級管理的影響,可以分為積極影響型、中立型、消極影響型三種非正式組織。其中積極影響型非正式與正式組織的目標一致,積極進取遵規(guī)守紀,是班級的正能量。中立型非正式組織疏于被重視和關心,所以多屬于游離狀態(tài),既可成為正能量,也可化為負能量。消極影響型非正式組織的組織常是讓班主任、家長和學校頭疼的難題。不配合班級管理還和學校唱反調。
4 非正式組織的在初中班級的管理策略
第一,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首先要從心理上,客觀認識和正視非正式組織的存在。對于班級的非正式組織,應設法多方面深入了解這些組織產(chǎn)生的原因,成員、領導、活動內容和方式、活動規(guī)律等都摸排清楚。然后采取對應措施。
第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對積極型的非正式組織,應肯定和支持,指導他們揚長避短,樹立學習典型,發(fā)揮模范作用。對中立型的非正式組織,班主任應先放低姿態(tài),利用輕松話題消除師生身份的隔閡,漸漸成為學生愿意傾訴的對象。再積極引導他們樹立遠大志向,解決眼前問題,無論是學習、交友還是心理方面的困惑都耐心的解惑答疑。此外,要取得家長支持,請家長也鼓勵和幫助學生拋棄消極思想,樹立正確的三觀。在潛移默化中,用充滿師愛的贊許鼓勵中立型非正式組織朝逐步成熟的方向發(fā)展,在班級管理中盡量減少產(chǎn)生負能量的可能性。
第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
管理學中的人際關系理論提出非正式組織的領導者和正式組織的管理者同樣重要,均在組織管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班級學生管理中也不可忽視非正式組織中核心人物的作用。《孫子兵法三十六計》[6]中提出擒賊先擒王,攻打敵軍主力,捉住敵人首領,這樣就能瓦解敵人的整體力量。對于解決消極型非正式組織,首先要改變其“頭領”。可采取恩威并施,多管齊下的措施“擒下頭領”。對于實在難攻的“頭領”,就只能采取《孫子兵法三十六計》[7]中釜底抽薪之計了,對于強敵不可用正面作戰(zhàn)取勝,而應該使用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趁機取勝的謀略。設法分解消極型非正式組織,如班主任可設計制造內部矛盾,使組織自然從內部瓦解。亦或從消極性非正式組織中最容易說服的那一個學生入手,改變其思想,用班級主流思想同化他。再由其當說客去說服其他成員。做到逐一解決。使消極性非正式組織從班級管理的偏離回歸到正軌。
5 結語
簡而言之,每個初中班級里的正式與非正式組織間的關系是辯證統(tǒng)一的,班級管理者要科學合理做好班級中的非正式組織的管理工作,讓非正式組織促進班級進步。 [8]
參考文獻
[1]《新編教育管理學》第二版.吳志宏,馮大鳴,魏志春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85頁。
[2], [3]《新編教育管理學》第二版.吳志宏,馮大鳴,魏志春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73頁.
[4]盧喜泉.非正式組織視角下的中學班級管理.興文縣太平中學,出國與就業(yè)[J].2011.4
[5]《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意見》 國發(fā)〔2012〕48號文件
[6]《孫子兵法三十六計》2008年 萬卷出版公司(春秋)孫武原著
[7]王黎軍.班級非正式組織的產(chǎn)生和對策,江蘇教育[J]. 2017.6
[8]嵇建國.班級非正式小團體的有效管理策略.江蘇省教育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