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在作文修改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從學生學會自改,初步完善;點評互改,取長補短;回顧總結,突破提升三個方面,對如何引導學生提高寫作修改能力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力求摸索出真正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主體;自改;互改;點撥;提升
傳統(tǒng)的學生作文模式是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四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占四分之三,特別是后兩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熬夜批改、字斟句酌,課堂上唾沫橫飛、語重心長,結果,學生收獲甚微。究其原因,是學生作文之后主體作用沒有進一步發(fā)揮。內因是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作文是一種高級智力活動,營養(yǎng)的吸收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諸如視覺、聽覺、情感諸多因素經大腦綜合加工而形成或沉淀。教師只是促進學生加快吸收作文營養(yǎng)并在習作中不斷提高水平的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文修改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 學會自改,初步完善
有道是:“文章不厭百回改,佳作常從改中來?!濒斞赶壬苍f過:“我寫完文章后,至少要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笨梢娦薷膶τ诤梦恼碌囊饬x。這就要求老師要轉變觀念,把批改作文的主要精力轉移到引導學生自改的軌道上來;這是看不見的勞動,因為學生習作簿上少了紅筆的圈圈點點和醒目的批語,老師卻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教師要根據執(zhí)教班級學生的作文水平,選擇“接地氣”、原汁原味的習作,引導學生如何修改、為何要那樣改。要制定計劃,每次確定一個重點,或標點的應用,或用詞造句、或意思的表達、或內容的充實、或段落的銜接、或中心思想的表現等。讓學生自改,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訓練要單一,但必須有梯度。比如在充實內容的訓練中,先訓練句子內容的充實,再訓練段落、整篇文章的充實。
二、 點評互改,取長補短
學生互改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形式,也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敏銳發(fā)現別人的弱處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在教育教學中,我明顯感覺到,即使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修改起作文水平比之強一大截的同學的習作來,能力與技巧與其自身的水平也勝一大截。事實證明,學生互改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讓學生互改,必須時時提醒學生,互改,不僅要尋找其“短處”,更要學習其“長處”,只有樹立正確的理念,才能使學生在揭他人之“短”的同時學他人之“長”,才能獲得經驗與教訓,才能不斷提高作文能力。
基于學生互改能有效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認識,幾年來,本人就利用互聯(lián)網這一載體,建立班級博客“雛鷹展翅”,將學生的習作傳上去,讓學生、家長、老師、網友點評,將作文評改的主體從原來的教師轉變?yōu)槎嗑S度的參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是來自博文的一些評論與留言:
“路上到處都能欣賞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支支新春賀歲交響曲。街道兩旁的大樹上掛滿了一串串紅燈籠,它們像一股紅流把‘年的喜慶在大街小巷里流淌。街道上車水馬龍,商場里人山人海。他們幾乎是結伴而行,人人手上都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一路上有說有笑,滿載而歸?!边@句話運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春節(jié)的喜慶,值得我們學習?!@是方琳同學對陳銘的作文《閩南的春節(jié)》發(fā)表的評論。
“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過得十分快,因此,我要與時間對話?!笨杉右杂蒙弦恍┍扔鞯氖址?。如: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弦上的一支箭,射出去就無法回頭,如一盆清水,潑出去就無法再收回。因此,我要與時間對話,希望它慢點,再慢點。——這是高少東同學對蘇蕾的博文發(fā)表的評論。
我經常提醒學生課余要抽出一定時間去逛逛“雛鷹展翅”,關注他人對自己的點評,有針對性地點評同學的習作,從中汲取營養(yǎng)和教訓,取長補短。
這幾年,因為有“雛鷹展翅”這個點評互動平臺,學生習作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我所執(zhí)教的學生有30多人次榮獲市(設區(qū)市)以上作文獎勵。
三、 回顧總結,突破提升
在學生自改、互改兩個時段,教師可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進行回顧總結,突破提升。教師點撥可分個別點評與集體點評兩種形式。
每個學期,教師至少“正式”面對面點評一次。之所以用“正式”,是這種面談雙方都必須有準備,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對準備面談的學生一段時間的作文情況進行回顧,總結其優(yōu)缺點,尋找其突破方向或克服瓶頸的途徑。學生也要總結回顧習作之路,可向老師暢談思考、想法或提出問題。因此,面談前,老師要提前一周以上通知學生。面談要圍繞近期的習作與學生交流互動,不可泛泛而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證,讓學生可見、可比、可感,對自己的習作水平和努力方向有個明確的認識。
集體點評也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抓住共性,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習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反思,或發(fā)表聽到或看到其他同學輕松、流暢跨過類似于自己的“坎”處時的感想。課堂上,教師要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要做一名善于傾聽的“學生”,應在箭在弦上不可不發(fā)時才給予點撥。點撥要具體,一針見血,讓學生有如夢初醒、如雷貫耳或恍然大悟的感受。最有效的方式是對比點撥。對比點撥就是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比如用詞的準確與偏差、句子的通順與別扭、內容的充實與空洞、結構的嚴謹與松散等,應用得好,能引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共鳴。
教師點評之后,要讓學生二次作文(至少要謄清),這是成果的集成,更是作文訓練的強化;必要時可進行二次修改。
習作修改是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huán),不管是自改、互改還是回顧總結,都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較快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魯迅.二心集.答北斗雜志社問.
[2] 張崗.小學作文教學三題[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2.
[3] 孫鶴云.談談小學作文的修改與訓練[J].好家長,2015.
[4] 楊小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
作者簡介:楊奕佳,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石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