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盛 程曉夢
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 山東省煙臺市 264000
近年來汽車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和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去關注整車的尺寸匹配狀態(tài)。好的整車配合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和駕駛體驗。而內飾匹配作為客戶高感知區(qū)域,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整車駕乘感受,其中儀表臺區(qū)域的尺寸配合更是感知質量的重中之重。
通過多車型的調查與研究,發(fā)現(xiàn)前門內飾板與儀表臺的尺寸配合存在很大波動,此位置又是消費者目視高頻區(qū)域,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抱怨。本課題以尺寸配合可達性和提高感知質量為目標,系統(tǒng)地從門內飾板的結構和定位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提煉出有利于改進此配合的控制因素,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尺寸控制方案,并最終優(yōu)化產(chǎn)品設計方案。
某車型的門內飾板與儀表臺C/C向(進出)間隙普遍存在偏小的趨勢,目視效果差。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兩條設計因素對此問題有影響。
(1)S-clip卡子強度不足,門內飾板容易內傾。(圖1)
圖1
①內水切與S-clip卡子存在過盈量。
②門內飾板上端與內水切存在過盈量
③S-clip卡子上端與鈑金存在間隙,可以向車內翻轉
(2)門內飾板C/C向定位距離前端距離較遠,不能對前端尺寸進行有效控制。(圖2)
3.2.1 干涉點消除驗證
通過對干涉點進行人工消除驗證,數(shù)據(jù)顯示可以改善0.5-0.75mm。(表1)
圖2
3.2.2 定位點增加驗證
通過對遠離定位的位置增加定位結構驗證,數(shù)據(jù)顯示最多改善1mm(表1)
根據(jù)原因分析和驗證結論,通過減少干涉點和增加定位的方式解決此問題。
images/BZ_139_498_462_1380_812.png左側 右側測點符號 P1 P2 P3 P4 P1 P2 P3 P4門飾板在TAC上測量(標準:5mm) 3.75 4 4 4.25 3.75 3.75 4.25 4.25去除干涉點 4.25 4.5 4.5 5 4.25 4.25 4.75 5變化量 0.5 0.5 0.5 0.75 0.5 0.5 0.5 0.75增加定位 5.25 5.25 5 5.25 5 5 5.25 5.25變化量 1 0.75 0.5 0.25 0.75 0.75 0.5 0.25
通過調查研究多車型門內飾板的定位結構,目前門內飾板的結構設計分為兩種:門內飾板與內水切一體式和門內飾板與內水切分體式。
門內飾板與內水切一體式(圖3)是指內水切零件先集成到門內飾板上之后在裝配到車身上。這種定位結構是將整個門內飾板上端面作為定位,不存在定位強度不足和定位不足的問題,整體配合尺寸較好,成本較低,但是此類結構對降低風噪效果差,建議應用在低端小車上。
圖3
門內飾板與內水切分體式是內水切零件和門內飾板零件分別裝在整車上。這種結構是先裝配門內飾板的定位卡子,再安裝內水切零件,最后安裝門內飾板。此類結構成本較高,但是對整車降噪效果好,推薦用在中高端車型的設計上。
根據(jù)門內飾板兩種不同的定位卡子形式分為兩種:S型卡子式(圖4)和卡扣式(圖5)兩種。
S型卡子式定位結構是門內飾板與內水切會裝配在同一個槽內,內水切與門內飾板發(fā)生干涉或者內水切與其他位置的干涉最終會釋放到與門內飾板上,進而會導致門內飾板內翻。這種設計結構匹配難度大,不推薦此類設計結構。
卡扣式定位結構跟S型卡子式定位類似,但是這種定位結構可以將內水切與門內飾板分離開,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內水切與門內飾板的干涉,進而有效控制門內飾板的外翻,此類定位結構匹配難度小,推薦此類設計結構。
定位卡子的安裝決定了門飾板上端定位是點定位,為了控制零件最前端的尺寸,最前端要求布置定位點。如果受造型限制不能布置定位點,最近的定位點距離前端的距離要求小于90mm。
隨著人們對整車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內外飾匹配的感知質量也越來越受到客戶的關注本文通過研究門內飾板的定位結構,形成了對門內飾板尺寸配合控制方案,有助于設計時對門內飾板定位結構的選取,提高設計質量,進而提高整車匹配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