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仁政
摘要:化學作為一門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初中化學是學生接觸、了解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是應加大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從學生熟悉、易理解、易接受的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導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去感受化學,從而更好地學習化學。本文主要就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展開探討,以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傳統(tǒng)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方法致使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僅限于死記硬背,學生難以對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缺乏探索精神,從而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缺乏興趣,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高。隨著新課改實施的深入,強調教學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體驗,生活與化學不分開。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去理解、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問題的能力。
一、引用生活實例激發(fā)興趣
日常生活中蘊藏著很多的化學學科知識,教師教學時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著手,將學生感興趣、所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鮮感。比如在初中化學緒言課中,為了讓學生能對人類社會與化學關系能有深刻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鐵鍋為什么會生銹?高溫的油鍋沒點燃為什么能著火,怎樣才能滅火?滅火器為什么呢能滅火?為什么氫氣球能飛上天而普通的氣球卻不能等等生活中與化學聯(lián)系密切的實例。再如在學習保護水資源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來進行開展教學,比如小河中為什么藻類植物會瘋狂生長?污水怎樣處理,廢渣如何利用?等。在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為什么食用松花皮蛋時要沾食醋?為什么在被蚊蟲叮咬之后涂抹肥皂水便可以減輕癢痛。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學生生活中的實例來作為課堂導入,既簡潔又真實,勢必會讓學生感到熟悉,從而將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
二、挖掘生活資源消除畏難情緒
正所謂成功的課堂離不開精彩的導入。初中化學教學中,精彩的課堂導入更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前,應充分挖掘生活資源,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情境展開引導,消除學生化學學習的畏難情緒。義務教育也提出教師應讓化學走進生活的要求。鑒于此,教師應充分挖掘生活化的資源,來消除學生對化學的畏懼等負面情緒[1]。比如CO2、Ca(OH)2產(chǎn)生反應之后會形成一種難溶于水的CaCO3反應為例,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導入:不知道有沒有同學知道,在炎熱的酷暑,而雞蛋又不容易保存,在沒有冰箱的前提下,同學們如何才能更好地保存雞蛋呢?讓學生在這樣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中,充分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了起來。然后,通過教師分析,讓學生明白雖然蛋殼看起來密閉,但是蛋殼上也有很多的小孔,雞蛋細胞呼出的CO2與Ca(OH)2產(chǎn)生難溶于水的CaCO3從而將小孔封堵住,進而減少細菌的侵入,從而起到保鮮的效果。通過這樣,學生明白了將雞蛋放入石灰水中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保存方式。學生在其中,不僅有效鞏固了知識,還有效消除了學生對問題的畏難心理。
三、引導學生將化學知識運用實踐
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引導學生學化學、用化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不僅要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還應引導學生積極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踐探索,不但能幫助學生復習,加深記憶與理解,還能促進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能力、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還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眼界與知識面。教學前,教師可以精心設置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有目的地讓學生感受化學精髓,促進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運用[2]。比如在學習了金屬腐蝕與防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練習,小明晚上幫媽媽洗鐵鍋,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鐵鍋底部產(chǎn)生了紅色的物質,紅色物質是什么?為什么會產(chǎn)生紅色物質?再如在學習了金屬化學性質與有機合成材料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去辨別真假金銀,真絲與人造絲。熱水瓶膽內壁上的水垢是怎么形成的,怎樣才能去除水垢?將硬水的軟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的知識整合運用等。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習的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的化學,學以致用。
四、課后作業(yè)生活化加以鞏固
學生化學學習知識、技能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生活經(jīng)驗,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只要學生不斷實踐才能實現(xiàn)真正內化。化學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教師應加大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社會實踐聯(lián)系的重視。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書面作業(yè)、社會實踐作業(yè)應兩者并重。如果僅僅只重視書面作業(yè),學生也只會照抄照搬書本知識、紙上談兵,從而使學生將知識與實踐、分數(shù)與實踐能力脫鉤,同時也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古言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比如在學習糖類、油脂、蛋白質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常食用的食物進行歸類,并收集其營養(yǎng)成分的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為自己及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如果家人有肥胖的,平時飲食應該注意什么?如果有患糖尿病,平日飲食應注意些什么?如果患有脂肪肝,飲食又應該注意什么……通過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將學生的學習生活置于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理解知識,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拓展學生的知識技能,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生活經(jīng)驗,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道德品質的形成與阿湛。
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是供給人生需要的需要,是生活所有且必需的教育。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讓學生不在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情感、塑造個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提升學生生命價值,讓初中化學課堂更加充滿生機。
參考文獻:
[1]賴微娟.讓化學走進生活——試析初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4(18):141-142.
[2]呂洪東.實現(xiàn)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2(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