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題意識在人的思維活動和認識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應成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語文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語文概念的學習、技能形成中意識到疑慮的實際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的心理狀態(tài)。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問題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文學功底以及思維意識。鑒于此,筆者對其進行研究分析,旨在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小學程課改革的速度非???,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基于新課標改革,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也在不斷變化。當代小學語文應抓住學科的特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學中圍繞新課改提出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標能否實現(xiàn)與學生的問題意識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下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一、提升小學語文問題意識的對策
(一)搭建情境,鼓勵提問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老師在課堂的言行舉止等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課堂中部分學生無法主動表達自己心中的疑惑。對此種情況,語文教師應在課堂上搭建合理的問題情境,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從而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在提出問題時,教師要認真聆聽,不要打斷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而使學生感受到是在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下進行提問。在進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應當遵循基本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分析本班的實際情況,在設計問題時應考慮問題的難度,問題既要能夠體現(xiàn)出一定的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同時所提出的問題必須與語文課程有關,運用啟發(fā)性的問題來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小學生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眾所周知,語文主要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建問題時應聯(lián)系日常生活,然后利用情境搭建,使得語文更加貼近日常生活,從而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中積累更多的經驗。語文教師在搭建問題情境中還應避免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干涉,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回答,然后教師對其進行點評和總結,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師生的關系對學習效果具有一定的影響性,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問題意識的表達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合理的方式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因材施教,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在學習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fā)展不成熟,其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因此,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應根據該學段學生年齡特點,因材施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運用鼓勵的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首先,該學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擁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這種特點,運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然后學生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從而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注重該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用“成人化”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能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對該學段學生求知欲的發(fā)展造成一定影響。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運用鼓勵的方式,創(chuàng)建開放型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運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該學段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提出質疑、解決質疑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帶給他們的樂趣。
(三)強化方法,學會“問”
在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中,學生只有提問的欲望還是不夠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提問的欲望變成敢于提問,最終達到學會提問的目標。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只靠小學生的努力是不能完成的,在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細心指導和幫助。因為,該學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模仿榜樣,運用啟發(fā)性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利用對比法等方式進行提問,從而突破小學生的思維定勢,教師在無形中對學生的引導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了提問。 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提問,獨立進行思考,這種方式能使學生更加輕松地上好每一堂課。為提升學生提出問題的有效性和水平,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受自身能力影響,水平相對較低,教師無須對沒有必要的問題進行作答,如對所有問題進行逐個回答,無疑是在浪費課堂時間。為了不出現(xiàn)浪費時間的情況,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清晰的認識,找出具有代表性、價值性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學生在無形之中學會提問,提升了問題的有效性,進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結語
小學階段應注重培養(yǎng)該學段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問題意識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中教師應依據小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問題意識,使得學生能夠敢于提問、樂于提問、學會提問。
參考文獻
[1]張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5(1).
[2] 張莉.淺談小學語文問題式探究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J].石油教育,2011(0).
[3] 代順麗.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變易路徑[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
作者簡介:王珍,女,1986年生,蘇州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育。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