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詩懿
摘 要:盛唐可謂是詩的國度,經(jīng)濟繁榮,社會安定,思想文化較為開放,加之唐詩本身的改革與發(fā)展,盛唐詩人可謂是生得適逢其時,在時代的舞臺上大放異彩。而王維是眾多詩人中最為人稱善的維摩詰居士,談禪論朝事兩不誤,將亦僧亦俗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相比同時代的詩人,王維漫游、從政、出塞過程中“無可無不可”的隨緣自適又多了幾分與眾不同的曠達與從容。
關(guān)鍵詞:王維;從政;盛唐的休假制度;山水漫游;禪宗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一個黃金時期,詩國嬌子輩出,而其中自帶雍容氣質(zhì)的盛唐詩歌又是其中最為人稱善的,盛唐詩歌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形式兩個方面都有了脫胎換骨似的改造,盛唐的詩人總是多了幾分自信以及對人生進退窮通的曠達,其中的自由與瀟灑溢于言表。在繁華盛世之中,文人生活都難以避免的三件事情就是科舉、從政以及漫游。在盛唐時期,出仕與隱居往往是魚與熊掌般不可兼得。而王維是士大夫的佼佼者,將居士身份融“兼濟”與“獨善”為一體。
一、從政生涯的文學(xué)追求與時代精神一拍即合
生于開元盛世的王維與追求現(xiàn)世功業(yè),然后功成身退的瀟灑豪放的時代精神一拍即合,王維的山水詩與孟詩齊名,但與孟浩然“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的心境不同,王維在從政的道路上比孟浩然的機會多,進入仕途也比孟浩然順暢,得到了當時的宰相張說、張九齡的賞識和提拔。王維對宰相二張以詩干謁,分別寫了《上張令公》與《獻始興工》。前者是獻給張說的,全篇都在夸夸其談張說的才華與才干,充分勾畫張說在政治方面的建樹,“市閱千金字,朝聞五色書”贊揚張說,其中雖然洋洋灑灑但是不免有種為了為官而阿諛的意味。在《獻始興工》當中,王維對張九齡的口吻卻大不相同,像朋友一樣陳述自己的近況,“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表達自己的志向,從王維從政時期的這兩首詩看來,王維對于不同的干謁詩,流露出來的真性情也是不同的,但是也側(cè)面反映出王維對于張九齡的態(tài)度是更為尊崇也是更為親近的。
王維歷經(jīng)兩位皇帝,據(jù)王維被貶濟州司倉參軍的事實看來,唐玄宗對王維的關(guān)注度是不高的,但是到了肅宗時期,唐肅宗卻對王維的才華很是看重,據(jù)《舊唐書·王維傳》中對唐肅宗平定長安之后的官員處理記載:“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維以凝碧詩聞于行在,肅宗嘉之,會縉請削已刑部侍郎以贖兄罪,特宥之。責(zé)授太子中允?!蓖蹙S在盛世中積極出仕,對于自己的仕途積極進取地去爭取,這種求職的精神與盛唐的時代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二、廣泛的游歷為其創(chuàng)作積淀了豐富的山水詩情
在盛唐繁華的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下,社會上漫游的風(fēng)氣盛行,詩人行走天下,游觀攬勝,與社會、自然親密接觸,這個時期的山水審美觀念和游樂風(fēng)尚的演進,在盛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漫游豐富了文人的生活,在認知社會的同時拓展胸襟,啟迪智慧,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培養(yǎng)了顆顆詩心。
王維早年的游歷經(jīng)驗也非常豐富,15歲時就遠離家鄉(xiāng),到兩京闖天下?!短綇V記》云:“王維年未弱冠,游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所眷重?!耙驗槟晟俣嗖?,人緣又好,深得寧王、岐王等王親國戚的愛重,常侍從游宴詠唱。玄宗開元九年,王維登第進士。
據(jù)《新唐書·王維傳》記載王維在唐玄宗時期沒有得到重用反而被流放在外,“開元初,擢進士,調(diào)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钡钦沁@一次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的契機,王維得以觀察異地的風(fēng)光,寫下了很多有地方特色的紀行詩,描繪河曲等地的風(fēng)光,如《登河北城樓》《宿鄭州》等。《登河北城樓作》:“井邑傅巖上,客亭云霧間。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氨毁H后閑適的生活給予王維的寧靜致遠的心境。結(jié)束濟州任之后,王維時而在長安,時而在洛陽,隱居、游歷終南山、嵩山等地。
開元二十五年,崔逸希與吐蕃戰(zhàn),于青海打破吐蕃,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命赴涼州勞軍,留在崔的幕府。赴邊途中及留在邊塞地區(qū)前后約三年的時間里,王維有機會目睹邊塞遼闊山川和風(fēng)光,寫了許多優(yōu)秀的邊塞山水詩,如《使至塞上》《出塞作》《隴西行》《隴上行》等。
關(guān)于王維既為官又能廣泛游歷,現(xiàn)在比較通用的說法是“亦官亦隱”,但關(guān)于“亦官亦隱”的說法,有學(xué)者竟凌居士認為在唐代的知識分子官員中是不存在的,王輝斌教授在《王維“亦官亦隱”質(zhì)疑》中經(jīng)過翔實考辨,王維在當時是不可能享受著“帶薪隱居”這種貴族式的待遇。有學(xué)者試圖以“休假隱居”的新說來將其化解,但其實根據(jù)唐代的休假制度,《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所記載:“自今已后,每至旬假休假。中書、門下及百官,并不須入朝,亦不須衙集?!笨梢娫谔菩趫?zhí)政年間,朝廷執(zhí)行的是十天休假一天的制度,當時的王維是根本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過上隱居的生活的,且辭官歸隱在唐代想要再次出仕并非易事,需要再次進行科舉考試與干謁??傮w而言,生于唐玄宗“開元盛世”的王維,雖然熱愛山林,延誤塵網(wǎng),且在仕途上還遭受打擊與挫折,但他既不曾在開元二十九年前后辭官歸隱,也不曾亦官亦隱,而是終年在“上班族”中討生活。但是王維早年的游歷很廣,而且出使邊塞的經(jīng)歷也為王維的詩歌積淀了深厚的詩情。
三、自覺的佛教山水田園意識表現(xiàn)出獨特的禪趣
我們在談?wù)撏蹙S的時候永遠不會遺忘他作為“詩佛”的標簽,就連王維的字都是受到《維摩詰經(jīng)》中一個重要人物的影響,佛經(jīng)中的這個人物對王維接下來一生的為官生涯和隱居生活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唐人大力興建香積寺。王維在輞川作有《過香積寺》詩。既深入禪境,又保持文人的志趣與愛好,《維摩詰經(jīng)》給王維提供了思想的依據(jù),那是出世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王維的佛教思想跟當時文人生活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①尊崇佛教為時尚的社會風(fēng)氣。武則天從小就崇信佛教,大興佛寺,廣造佛像,并與一些佛教人物打得火熱;②王維遭受政治打擊之后的自我消沉。需要尋找新的自我宣泄點;③“禮佛之家”的家庭影響。王維的母親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年,王維長期生活在北宗禪影響的兩京地區(qū),在這樣的宗教氛圍中,他受清靜禪風(fēng)的影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王維的禪宗思想反映在其山水詩歌藝術(shù)上就是獨特的禪趣,這也形成了王維詩歌藝術(shù)中最美的部分,或清淡幽靜或飄渺空靈。袁行霈先生說:“中國的山水詩到盛唐,才臻于完美、純熟?!笔⑻粕剿娙耸⑶橹幐枭剿谰埃剿娨饩程烊粶喅?,王維筆下的別業(yè)園林,渾然天成,絕無人工巧飾的痕跡。盛唐山水詩還蘊含著深微而豐富的哲理,富于思致、情韻,令人回味無窮。王維的詩歌充滿禪意,閑適淡泊。
王維的后半生過著飲酒彈琴、游山玩水的生活。生活優(yōu)裕,饒有田莊別業(yè),可游可居。王維每日與文士游覽賦詩,在與山水親近的過程中留下了諸多的山水詩。如他與裴迪同游輞川,以輞川景致為題,互為唱和,各二十首,合稱《輞川集》。王維在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閑適曠達的心情都跟佛教中即事即真、即物即真的獨特人生體悟相關(guān)聯(lián),在其山水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詩[J].文史知識,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