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赟
英語的語篇教學為學生輸入大量的語言信息,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使用這些信息進行交流,以達到交際的目的。有效的語篇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擬以下面幾種形式的語篇為例,闡述如何提高語篇教學法的課堂有效性。
一、圖文配話式的語篇
圖文配話式語篇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小學英語中低段的教材中,通過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彩圖來輔助學生理解語篇。以閩教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Part A為例,該語篇通過龜兔賽跑的圖畫輔助教學Numbers and Time。
熱身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整體呈現(xiàn)語篇中的圖畫,讓學生觀察彩圖。師生進行對話。
T:What animals do you see?
S1:Turtle,rabbit,dog,pig and monkey.
T:Where are they ?
S2:In the forest.
T:What are they doing?
S3:They are in a running race.
T:Who can run faster?
S4:Rabbit.
T:Who is the winner?
S5:Turtle.
教師通過設(shè)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彩圖,初步理解語篇,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接著通過簡單的思維導圖,完善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習Numbers and Time。通過思維導圖,學生能更清晰地掌握不同時間點故事的發(fā)展進程,進一步理解語篇內(nèi)容。接著讓同桌兩人一組,復述故事。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基本能完整復述出整個故事。最后,教師問學生:Do you like the rabbit or the turtle?從而引出“No matter what,we must insist in the end.”的道理,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好品德。
該語篇教學中,教師首先有意識地設(shè)置了幾個小問題,正確把握住語篇教學的導向,引導學生在看圖觀察中進行整體學習,通過鞏固知識、復述故事、情感升華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語篇的有效學習。
二、對話交際式的語篇
對話交際式的語篇是最接近生活語境的語篇,也是小學英語教材中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語篇形式。以閩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Planning a Trip為例,通過Sally與Wang Tao的對話,描述出Wang Tao的國慶出游計劃。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幫助學生有效使用學習策略。所以在整體呈現(xiàn)對話內(nèi)容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行找出對話中的關(guān)鍵問句:Will you go for a holiday?Where will you go?Will you go by plane?之后請學生再聽一遍對話,并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找出問句的正確答案:Yes,I will.I will go to Taiwan.
在此語篇教學中,可以選擇加入角色扮演的環(huán)節(jié)。如讓同桌兩人一組,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討論即將到來的國慶節(jié)(或其他節(jié)目)的出游計劃。示例如下。
S1:National Day is coming.Will you go for a holiday?
S2:Yes,I will.
S1:Where will you go?
S2:Ill go to Sanya with my parents. Sanya is a beautiful place.
S1:I think youll have a good time. Will you go by train?
S2:No,we wont. Well go by plane.
在這個語篇設(shè)計中,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經(jīng)過一系列的內(nèi)化,升華成了語言的運用,達到交際的目的,實現(xiàn)了語言運用的有效性。
三、知識呈現(xiàn)式的語篇
呈現(xiàn)式的語篇,一般都是以記敘文的形式闡述某項事物、某件事情,或是某方面的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材料,使之條理有序,這樣有助于較好地掌握語篇內(nèi)容。以閩教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The Universe Part B為例。
教師可先出示星空圖,標出部分物體的單詞。讓學生完整地聽一遍語篇,并依次圈出聽到的物體:the sun、the moon、the stars and the earth。接著,教師可給出語篇中的一些句子,讓學生邊聽錄音邊將這些句子排序。通過亂句排序,使學生對語篇內(nèi)容有進一步的理解。
根據(jù)語篇內(nèi)容,教師可畫關(guān)于宇宙的簡筆畫,請學生將準備好的詞條貼在圖中相應(yīng)的位置上;再根據(jù)圖示與相應(yīng)的詞條,描述出語篇的內(nèi)容;最后,教師還可以挖空的形式,再次引導學生完善語篇的內(nèi)容。
該語篇的教學設(shè)計,可謂是聽、說、讀、寫步步引導,層層深入。教師通過對知識的整體呈現(xiàn),引導學生理解語篇,描述語篇,乃至書寫語篇,以達到通過語篇的學習,實現(xiàn)知識技能有效性的目的。
四、故事式語篇
故事式語篇,大體情節(jié)都是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語篇層次比較清楚,容易引人入勝。以閩教版《英語》四年級下冊Story Time The Monkeys and the Crocodile為例。
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預(yù)測故事結(jié)果。
T:Do you know the monkeys and the crocodile?
S:Yes.
T:They meet one day. Are they good friends?
S:No,I dont think so.
T:Why?
S1:I think the crocodile will eat the monkeys.
S2:Maybe he can eat the monkeys if theyre in water.
S3:No,he cant. Because the monkeys are clever.
讓學生聽故事錄音,驗證自己的猜測結(jié)果。接著,教師出示若干幅圖,讓學生邊聽錄音,邊給圖排序,理解語篇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設(shè)置問題,讓學生閱讀語篇并找出答案。通過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語篇的內(nèi)涵。最后,借助排好順序的圖片,讓學生兩人一組,復述整個故事。
示例:Three monkeys are playing in the tree. The crocodile is hungry. He wants to eat the monkeys. But he cant catch them. The monkeys wants to eat the peaches. But they cant swim. The crocodile asks them to sit on his back. The monkeys are clever. They do not do it. So the crocodile has no chance.
故事式語篇特別符合小學生的年齡認知,容易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把握好語篇學習的主線,將故事預(yù)設(shè)、故事學習、故事討論串通一線,就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語篇學習的有效性。
《課程標準》在教材的使用環(huán)節(jié)提出,教師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就是英語課程改革的一大進步。它摒棄了教條主義,尊重學生的個體需要,不僅讓學生收獲語言知識,更讓學生掌握語言技能,從而形成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實現(xiàn)語言知識有效性的同時,我們更要實現(xiàn)語言技能的有效性,通過語篇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語言交際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語篇教學法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