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嫣杰
一、教材分析,單元重組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有25篇課文,4篇識字,8個語文園地。本冊書以童話、寓言、神話故事為主,穿插一些古詩和兒童詩。在課文和識字中,古詩和兒童詩大約占28%。
語文課程標準確定教學階段目標,指出“第一學段: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顯的古詩;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依據(jù)課標要求,我在解讀文本時候,把24篇課文和兩個識字歸為詩歌、故事和記敘文三類進行整合教學。詩歌包含兒童詩、古詩、散文詩。故事包括民間神話、歷史傳說故事、寓言故事、童話故事。記敘文包括寫景、寫人寫事課文。本冊書以故事、兒歌教學為主。
在此,我僅以詩歌教學為例,談談我的詩歌教學。
二、詩歌類文體特點
詩,源于勞動號子,是最早的文學體裁《禮記·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
本冊書上的詩歌包含兒童詩、古詩、散文詩。本冊書從時間上看是從春到夏的過程,從內容上看都是從兒童角度出發(fā),篇幅短小,蘊含豐富,語言淺近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兒童情趣,深受學生喜愛。在教學時候讓學生誦讀詩歌,感受詩歌韻律美。
三、詩歌教學內容
(一)以“春”為主題古詩教學
第1課《古詩二首》和第15課《古詩二首》分別是清.高鼎的《村居》、唐.賀知章的《詠柳》、南宋.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絕句》,還有語文園地的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其中只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寫夏季西湖的美景,其他四首詩均是寫春景的古詩。在整合的教學過程中,我先進行有關春天為主題的五首古詩整合教學。
1.自主先學
開學之初,已經是春天,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正是學習春天的古詩的時候。學生提前預習,完成預習單。
“春”之古詩預習單
導語:親愛的同學們,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春天是一曲悠揚的歌。讓我們和古人一起走進“多彩的春天”,用心靈去感受多彩的春天吧!
(1)借助拼音,大聲朗讀四首古詩,并找出四首古詩中的生字。
(2)生字我會讀。
(3)借助圖書、網絡了解有關詩人眼中的春天吧!
[古詩 作者,
朝代 古詩大意或理解詞語 留給你印象深刻的是 《村居》 《詠柳》 《絕句》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四首古詩的相同點不同點
(4)自學這四首古詩,我還有不明白的是
2.合作解疑
學生在充分預習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預習中學會的和不會的在小組內交流,讓學生互幫互助下完成學習古詩。
3.主題活動"我與春天有約"
古人眼中的春天是那么美麗,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樣子的?借著學校春游,讓學生到郊外找春天;讓學生在校園里找春天;讓家長帶著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美妙和生機勃勃。然后誦春天的詩歌、畫春天、寫春天的作文和詩歌。
(二)學雷鋒紀念活動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在這個日子里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是非常有意義的。這篇課文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yōu)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地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雷鋒的故事,了解他的感人故事,感受雷鋒精神(奉獻精神、釘子精神、螺絲釘精神)。
課上,學生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讀, 在心底里真誠地呼喚著雷鋒叔叔, 仿佛聽見了小溪在說話、小路也在說話;通過誦讀,仿佛看見了在長長的小溪邊、彎彎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獻出愛心,哪里就有雷鋒精神的體現(xiàn)。課上拓展,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看到具有雷鋒精神的故事。
第二節(jié)課,我班開展講雷鋒故事的活動。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雷鋒的故事,娓娓道來。通過誦讀課文、講故事讓學生感受到雷鋒精神。
課后,學生帶著對雷鋒的崇敬,時刻不忘做雷鋒一樣的學生。
(三)多彩的詩歌(插上想象的翅膀)
本冊書上還有三篇詩歌《彩色的夢》、《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祖先的搖籃》?!恫噬膲簟肥且黄{,寫了小朋友用五彩的畫筆,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童話。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誦讀詩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真奇妙。鼓勵學生動手試一試寫詩歌,營造學生樂讀,樂寫的氛圍。
四、課外補充閱讀《晨誦》
書中幾篇詩歌教學內容,絕對不能滿足孩子對詩歌閱讀的渴望。我選擇《晨誦》讀本,依托《晨誦》作為詩歌課外拓展積累感悟詩歌的魅力。拓展閱讀激發(fā)孩子對詩歌熱愛。在學生誦讀積累的基礎上,在班級開展詩歌誦讀比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詩歌的熱情。
詩歌美在韻律上,美在詞語上,美在修辭手法上,美在美麗的遐想上,美在適合兒童語言上。只有讓學生充分誦讀,才能感受到詩歌的明快,感受親切生動,感受兒童情趣。
學生學習語文能力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呈現(xiàn)螺旋上升的規(guī)律。二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必須在閱讀大量同一類文體之后,才能逐漸辨識這類文體特征以及閱讀方法;知道這類作品應該從哪兒入手;要特別關注哪些關鍵節(jié)點;思索這類關鍵節(jié)點背后的語文知識;從而找到這類閱讀文本的方法,擁有屬于自己的閱讀經驗??傊诙昙夒A段將課文按照文體歸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正向遷移,為下一個學段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徐州市星光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