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燕 肖春雷 羅豐 萬三連 岑美婷 孔祥義 柯用春
導讀:介紹了三亞地區(qū)冬季主要蔬菜作物種植結構和區(qū)域分布情況,并據此推介了南豇1號、正邦候鳥豇豆,馳譽505、津美亮優(yōu)青瓜,曼谷紫茄茄子,朝長362線椒辣椒,瓊2號苦瓜、泰麗苦瓜品種。
三亞位于海南省最南端,全年平均氣溫25.6℃,日照時數長達2 450 h,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稱,是我國最重要的冬種蔬菜生產基地之一,是全國人民冬季的“菜籃子基地”、本地農民的“錢袋子”。目前,年種植冬季瓜菜面積17萬畝(1.13萬hm2,含復種面積),總產量47萬t,90%以上銷往全國各大城市。
圖1表明,2016-2017年冬種蔬菜各作物種植面積分別為豇豆7.68 萬畝(5 120 hm2,45.20%)、黃瓜(當地稱為“青瓜”)1.61 萬畝(1 073 hm2,9.48%)、椒類 1.61 萬畝(1 073 hm2,9.48%)、西甜瓜 1.11萬畝(740 hm2,6.53%)、苦瓜 1.41 萬畝(940 hm2,8.30%)、茄子 1.17萬畝(780 hm2,6.89%)和其他 2.40 萬畝(1 600 hm2,14.13%)。 豇豆種植面積占三亞冬季蔬菜種植面積的近一半,是三亞最具優(yōu)勢的蔬菜作物。
圖2顯示,2016-2017年崖州區(qū)、天涯區(qū)、吉陽區(qū)、海棠區(qū)、育才生態(tài)區(qū)冬種蔬菜面積分別為6.43萬畝(4 287 hm2,37.85%)、5.16萬畝(3 440 hm2,30.37%)、2.11 萬畝(1 407 hm2,12.42%)、1.92 萬畝(1 280 hm2,11.30%)、1.37 萬畝(913 hm2,8.06%)。 西片區(qū)的崖州區(qū)、天涯區(qū)和育才區(qū)冬季蔬菜種植面積占三亞市冬季蔬菜種植面積的76.28%,是三亞市冬季蔬菜種植的主產區(qū)。
圖1 2016-2017年三亞市主要冬種蔬菜各作物面積分布(萬畝)
圖2 2016-2017年三亞市各區(qū)冬季蔬菜種植面積分布(萬畝)
崖州區(qū)種植的主要冬季蔬菜作物是豇豆3.7萬畝(2 467 hm2,57.54%)、茄子 0.72 萬畝(480 hm2,11.20%)、青瓜 0.55 萬畝(367 hm2,8.55%)、苦瓜0.47 萬畝(313 hm2,7.31%)(圖 3)。崖州區(qū)冬種蔬菜最具優(yōu)勢作物為豇豆,集中在崖州區(qū)坡田洋、富余田洋等地,其他主栽作物是茄子、青瓜等。
天涯區(qū)主要種植豇豆2.11萬畝 (1 407 hm2,40.89%)、青瓜 0.71 萬畝(473 hm2,13.76%)、苦瓜0.75 萬 畝 (500 hm2,14.53% )、西 甜 瓜 0.30 萬 畝(200 hm2,5.81%)、椒類 0.38 萬畝(253 hm2,7.36%)(圖4)。天涯區(qū)冬季蔬菜優(yōu)勢作物為豇豆、青瓜、苦瓜,豇豆主要種植在檳榔村、文門田洋;青瓜主要集中在檳榔村、高峰;苦瓜主要種植在布甫村附近的山坡地。
吉陽區(qū)主要種植椒類 0.85萬畝 (567 hm2,40.28%)、豇豆 0.42 萬畝(280 hm2,19.91%)、西甜瓜0.21 萬畝(140 hm2,9.95%)、青瓜 0.12 萬畝(80 hm2,5.69%)、茄子 0.18 萬畝(120 hm2,8.53%)、苦瓜 0.08萬畝 (53 hm2,3.79%)、 其他類 0.25萬畝 (167 hm2,11.85%)(圖5)。吉陽區(qū)冬季蔬菜優(yōu)勢作物為椒類、豇豆,主要集中在羅蓬村、紅花村、大茅村及南丁村等地。
海棠區(qū)主要種植豇豆 0.67萬畝 (447 hm2,34.90%)、椒類 0.33 萬畝(220 hm2,17.19%)、西甜瓜0.33 萬 畝 (220 hm2,17.19% )、青 瓜 0.08 萬 畝(53 hm2,4.17%)、 茄子 0.10 萬畝 (67 hm2,5.21%)(圖6)。海棠區(qū)冬季瓜菜優(yōu)勢作物為椒類、豇豆及西甜瓜,主要集中在落根田洋、北山田洋等地。
圖3 崖州區(qū)2016-2017年冬季蔬菜各作物種植面積分布(萬畝)
圖4 天涯區(qū)2016-2017年冬季蔬菜各作物種植面積分布(萬畝)
育才生態(tài)區(qū)主要種植豇豆0.78萬畝(520 hm2,56.93%)、茄子 0.15 萬畝(100 hm2,10.95%)、青瓜0.15 萬畝(100 hm2,10.95%)(圖 7)。育才生態(tài)區(qū)冬季瓜菜優(yōu)勢作物為豇豆,主要集中在育才片區(qū)及雅亮村、青法村等地。
圖5 吉陽區(qū)2016-2017年冬季蔬菜各作物種植面積分布(萬畝)
圖6 海棠區(qū)2016-2017年冬季瓜菜各作物種植面積分布(萬畝)
圖7 育才生態(tài)區(qū)2016-2017年冬季瓜菜各作物種植面積分布(萬畝)
從區(qū)域布局來看,豇豆、茄子、青瓜、苦瓜主要分布在西部片區(qū)的崖州區(qū)、天涯區(qū)、育才生態(tài)區(qū);辣椒、西甜瓜主要分布在東部片區(qū)的吉陽區(qū)、海棠區(qū)。
近年來,三亞加大對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力度,推廣了一批優(yōu)質、抗病、高產、抗逆性強的蔬菜優(yōu)良品種。目前豇豆、青瓜、茄子等主要作物均已完成了品種的更新?lián)Q代。
①南豇1號 由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通過多代定向選優(yōu)留種獲得的長豇豆常規(guī)種。該品種植株長勢強,分枝少,葉片小,中早熟,播種至初收60天左右,耐弱光,主蔓結莢為主,初花節(jié)位低,首花節(jié)位3節(jié),結莢部位低,豆莢順直、不彎曲、不易鼓籽、無鼠尾,莢色綠白、勻稱,莢長80 cm左右,產量高,品質優(yōu),商品性好,抗病性強,采收期長,經濟效益高,適宜吊蔓立架栽培,適宜海南秋冬季露地及設施大棚種植。
②正邦候鳥 早熟,第一花穗著生節(jié)位3節(jié)左右,每花穗結莢2~3對,莢長60~80 cm,莢條整齊,雙莢多,嫩莢綠白色、肉厚不易走籽,肉質脆嫩清香,商品性佳,抗病性強,適應性廣。
南豇1號
馳譽505
曼谷紫茄
朝長362線椒
①馳譽505 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選育而成,植株長勢強,葉片中等大小,瓜杈較少,易于管理。瓜條順直,腰瓜長36 cm左右,瓜把短、不溜肩、單瓜質量200 g左右,瓜色亮綠有光澤、刺瘤好、商品瓜率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豐產性好,雌花分布均勻,持續(xù)結瓜能力強,產量高,適合露地栽培。
②津美亮優(yōu) 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種,植株長勢健壯,瓜長約34 cm,瓜碼中等密度,刺瘤密,無需嫁接,瓜色深綠,果肉翠綠,瓜條順直,瓜條品相、口感佳,抗病性強。
曼谷紫茄,泰國引進的新優(yōu)茄子品種,中晚熟,耐高溫,耐濕,抗病,適應性廣,植株長勢健壯,株型緊湊,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果實圓筒形,頭尾均勻,果色深紫紅,鮮艷有光澤,果長約34 cm,果徑粗約5.5 cm,單果質量約500 g,果肉厚實,肉質柔軟,高溫不易變色。
朝長362線椒,北京中農綠亨有限公司選育而成,適宜生長溫度15~30℃,早中熟,植株生長旺盛,連續(xù)坐果能力強,青果深綠細長,光滑順直,長 20~27 cm,橫徑 1.5~1.8 cm,厚肉腔小,紅果深紅亮澤,品質好,采收期長,耐貯運。青紅兩用,商品性佳。適合三亞冬季露地栽培。
①瓊2號油綠苦瓜 海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其蔓長400 cm,葉長15 cm,寬18 cm,淡綠色。側蔓多,主、側蔓均可結瓜,主蔓第15~20節(jié)著生第一雌花,果實長25~35 cm,橫徑8 cm,淡綠色,肉瘤粗直,肉厚 1.2 cm,單瓜質量 500~600 g。中晚熟,生長勢強,耐熱耐濕,穩(wěn)產高產,667 m2產量達2 500~3 000 kg。
②泰麗 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選育,早中熟,抗性強,采收期長,莖蔓粗壯,分枝多,主、側蔓均能結瓜。瓜色翠綠油光,溜條清晰,頭尾均勻,瓜長30 cm左右。
瓊2號油綠苦瓜
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