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 劉慶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各個學科的教學改革正在逐步推行,語文是高中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科目之一。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要求學生書面成績的提高,還要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語文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語文。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及升學壓力的影響,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本文立足于筆者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簡要分析,以期改善我國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素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的知識點較多,并且比較瑣碎,雖然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片面地追求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總結,對于學生成績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現(xiàn)狀以及知識點的分布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獨立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其他學科教學過程中是這樣,高中語文教學也應如此。高中語文不同于小學、初中的語文,它更側重考查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把自己的想法、某些參考教材給出的相關知識拓展以及考試試題的參考答案講解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記憶的方式加強對于這方面內容的理解,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語文思維,養(yǎng)成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對于課文所講述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會逐漸摸索、形成自己對于該方面問題的思維方式,教師也能夠針對學生的想法確定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下一步的教學方案。
二、小組合作式教學
如今的社會越來越重視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的方式使用也越來越普遍,通過學生之間組成小組進行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語文學習不同于數(shù)學等其他有固定答案類的科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針對同一個題目,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就會形成不同的答案,如果能讓小組之間的同學互相交流,自由表達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夠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除此之外,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總之,小組合作式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思考方向,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讓學生每一個人都獨立完成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會很困難,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也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這項任務,讓每個人都負責一小部分內容。教師在給學生留任務時,可以事先做好分工,也可以只把大的任務發(fā)布給每個小組,讓組內成員自己討論決定分工。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負責整理文章的框架結構,讓一部分學生查找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段并自行分析,另一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文章,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并找出與之相關的語段。通過小組合作式共同學習,容易把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分散開,能讓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學習,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情境式教學方法
情境式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它能幫助學生顯著地提高口語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該方法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文言文及古詩文,通過情境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所講述的內容。目前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是通過書面文字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其具體的含義,讓學生對于相關內容進行記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該篇文章,但是這不利于學生遷移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答題過程中遇到新的文章使學生很難通過自己的思路整理出完整的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情境式教學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文言文以及古詩文,把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境里,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更好地把握相關內容的含義。例如在《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情景以及具體的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為了幫助學生進入情境,也可以設置簡單的道具,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主人公,根據(jù)文章中所要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相關的演繹,并且對于主人公所說的話進行原文復述。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把自己帶入到原文的情境中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除此之外,學生為了得到更好的表現(xiàn)效果,會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和理解,增強對文章的理解程度。
四、結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訓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在答題過程中更加應對自如。對于高中生來說,雖然進入高中階段的他們有著很強的自學能力和自己的思考方式,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也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參考文獻
[1]侯紅強.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0).
[2]趙玉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課外語文(上),2017(4).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