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是學生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而語文課堂教學則是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主要傳授給學生語文學習方法和知識。但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所以想要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只有從教學效率著手,爭取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發(fā)展,從語文教學活動的總體上看,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確保語文教學活動一直朝著理想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制約著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所以,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成為本文的研究重點。所謂教學有效性,其主要指老師能夠根據課堂活動開展的規(guī)律,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在學業(yè)上有所收獲和提高,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等。從定義上看,教學有效性主要解決的是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是否愿意學習,是否主動學習,能否掌握學習方法。因此,筆者將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分享如下:
一、轉變教學觀念,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轉變教學觀念即摒棄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弊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就是要把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目標(成績)轉變?yōu)槎嘣虒W目標(成績、知識與技能、情感體驗、價值觀等),并且老師要緊緊圍繞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來實施高中語文教學活動,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另外,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就是要把學生消極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能夠熱愛語文。所以,在設計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時,老師不能只分析課本本身,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置,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真正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切實符合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
二、提高老師個人水平、知識結構和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而老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督促者,因此,老師的個人能力、知識結構和專業(yè)素養(yǎng)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也是解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其知識儲備比較豐富,見識面較廣,老師只有自身具備扎實的業(yè)務能力才能應對學生千奇百怪的問題,并且能夠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分析問題,以獨特的見解和說服力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另外,老師要能夠在板書上把課文內容改寫為學生容易記住的要點,通過簡單的口訣、圖表等方式把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便于理解和掌握。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是老師最大的過失。”這說明,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且給予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的機會,才能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關注度,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學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因此,老師在進行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外,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從學習品質、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避免傳統(tǒng)應試教學中老師包辦一切的現(xiàn)象。而且,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通過組員之間的相互督促來實現(xiàn)對語文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遇到難題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交流意見和看法,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個體通過小組的形式獲得經驗的認知,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維
高中語文教學不再限于對語言和語句上的教育,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形成探究思維模式,實現(xiàn)教學中語文思維的擴展和延伸。在多元化的教學中,問題主要是用來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程度,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特別是現(xiàn)在高考語文題型更加具有情境性、研究性和開放性,更加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課本的基本內容,做到本文內容爛熟于心,而且還要在內容深度挖掘和問題設置上下功夫,通過問題的有效設置和引導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以滿足素質教育和高考試題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教學現(xiàn)代化和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許多老師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取得很好的教學成效,這值得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和借鑒,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僅是傳達教學內容的工具,因此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切忌過度使用多媒體,把原本意境優(yōu)美、寓意深刻的文本內容做得天花亂墜,出現(xiàn)教學內容本末倒置的情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要本著教學方法服務于教學效率的原則,通過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觀看多媒體課件時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不僅是高考的必考科目,關系到學生今后的高考成績,而且也是高中生攝入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所以,老師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注意反思,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這樣學生的語文成績和綜合素質才會上升到新的臺階,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趙蘭妹.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 2016(3).
[2]王和衛(wèi).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1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