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忠琴
【摘要】目的:探究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對牙周炎患者PCE2、ALP、預后的影響。方法:將2 01 6年1月到2017年12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從中選擇80例牙周炎患者分別實施患牙正畸壓低(對照組)和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觀察組)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PGE2、ALP、預后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PGE2、ALP無顯著差異,治療前兩組咀嚼效能相近,治療后觀察組均改善顯著,且組間均為差異顯著(P<0.05)。結論: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對牙周炎患者PCE2、ALP、預后的影響均較為積極,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牙周炎;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患牙PCE2、ALP;預后
牙周炎是口腔疾病常見類型之一,病情發(fā)生對患者口腔健康、牙齒咬合功能等均會產生嚴重影響,隨之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所以我們需要及時對患者實施有效治療,進而幫助其及時恢復。故本次研究我們著重分析牙周炎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對患者的應用效果,目的在于總結經驗供臨床參考,現(xiàn)將研究詳情作出整理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從中選擇80例牙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患者年齡為29-51歲,平均年齡(32.01±1.98)歲,患者中女18例、男22例;觀察組40例患者年齡為29-52歲,平均年齡(32.22土2.01)歲,患者中女17例、男23例;兩組患者基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故組間可實施統(tǒng)計學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患牙正畸壓低治療,觀察組實施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聯(lián)合治療。
基礎治療:兩組患者均首先實施基礎治療,即做好口腔衛(wèi)生指導、齦上潔治、齦下刮治等。
正畸壓低治療:基礎治療間隔大約4個月對患者實施正畸治療,患者牙列排齊后應用不銹鋼圓絲壓低前牙,并可以配合多用途弓、II類牽引等方法完成操作。
牙齦環(huán)輔助治療:牙齦環(huán)輔助治療僅針對觀察組患者,即針對患者實施牙齒整平的過程中使用不銹鋼圓絲第一次壓低牙齒后進行該治療。治療前使用碘伏做好消毒處理,后使用鹽酸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對患者進行局部浸潤麻醉,麻醉完成后用11號刀片將患者牙齦溝底部切斷,直至其牙槽嵴頂端,同時分離連接牙骨質的牙槽嵴頂纖維束,隨后對患者進行壓迫止血。手術結束后合理應用抗生素,并給予口腔衛(wèi)生干預。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PGE2、ALP情況,并按照組別做好記錄。此外評價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即分別在治療前后評價患者的咀嚼效能做一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若檢驗所得的P值<0.05,則代表所對比的數據具有顯著差異,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GE2、ALP比較
治療前兩組PGE2、ALP無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顯著改善,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咀嚼效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咀嚼效能相近,治療后觀察組改善顯著,詳情見表2。
3 討論
牙周炎發(fā)生后會對患者的口腔正常功能產生嚴重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及時對患者實施治療。本次我們分別采用患牙正畸壓低和聯(lián)合牙齦環(huán)輔助的方法對患者實施干預,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PGE2、ALP無顯著差異,治療前兩組咀嚼效能相近,治療后觀察組均改善顯著,且組間均為差異顯著(P<0.05)。而產生上述結果的機制則在于: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基礎治療,通過炎癥的清除和口腔衛(wèi)生的保持促進患者恢復,而對照組雖然對患者實施了正畸治療,但是正畸后有效的支持組織缺乏,則不利于患者預后的改善。觀察組在治療時,同時對患者進行了口腔清潔等基礎治療,并妥善對患者實施正畸干預,隨后擬為被破壞的牙周組織提供支持,選擇牙齦環(huán)輔助的方式切斷牙周膜纖維,使得牙槽嵴項不再降低或變化,進而保持其相對固定的高度,為牙周提供有力支持,最終可良好的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患牙正畸壓低(牙齦環(huán)輔助)對牙周炎患者PGE2、ALP、預后的影響均較為積極,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