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王曉野*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湖北 荊州 434000)
當患者發(fā)生腦外傷后,腦組織自身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會受到影響,使患者腦組織的內源性氧自由基清除物減少,而內耗增加。自由基反應增強是加重腦組織繼發(fā)性傷害的重要因素。依達拉奉是近些年新研發(fā)的一種藥物,也可以說其是一種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劑,能夠使患者腦組織內的自由基得到清除,對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也能夠起到保護作用,本文主要對依達拉奉對重型顱腦外傷的治療效果進行探究,現(xiàn)將探究的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本組112例重型顱腦外傷病例均于我院接受治療,資料選擇時間為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用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男36例,女20例;年齡18~67歲,平均為(43.64±3.46)歲,顱內腦血腫20例、腦挫裂傷15例,腦血腫伴腦損傷16,原發(fā)性腦干傷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為35例,女性為21例;年齡在19~66歲,平均為(42.68±3.15)歲,顱內腦血腫21例、腦挫裂傷14例,腦血腫伴腦損傷15,原發(fā)性腦干傷6例;兩組上述一般資料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進行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神經營養(yǎng)、消炎、止血治療,并根據患者顱內壓的測得結果,對患者實施降低顱內壓治療,患者每日都需要注射100 mL生理鹽水,分2次滴注完成。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依達拉奉(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342,2006-12-18,生產單位: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藥品特性:化學藥品,5 mL∶10 mg)進行治療,將30 mg的依達拉奉與100 mL的生理鹽水混合,靜滴,在30 min內完成滴注,每天2次,患者共進行2周治療。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及患者顱內壓的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患者的顱內壓(ICP)根據患者腰穿測得的脊液靜水壓的平均值而定,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根據自制評分表進行判斷,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中國腦卒中病人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CSS)。主要從意識、水平凝視功能、面肌、語言、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方面展開,總分50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的恢復情況越好。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根據患者是否存在肝功能異常以及皮疹等癥狀進行判斷[1]。
1.5 統(tǒng)計學分析:SPSS18.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此次研究數據,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顱內壓以(x-±s)表示,使用t檢驗,不良反應以(%)表示,用χ2檢驗,如若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比較(x-±s,分)
2.1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比較:治療2周后,實驗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情況(10.15±1.64)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15.98±2.16)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087,P=0.000),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顱內壓比較:治療2周后,實驗組患者顱內壓的情況明顯(189.32±20.16)優(yōu)于對照組(202.16±19.4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30,P=0.000),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顱內壓比較(x-±s,mm H2O)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實驗組患者,無患者發(fā)生肝功能異常以及皮疹,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00%(0/56),對照組患者中,1例患者發(fā)生皮疹,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9%(1/56),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10,P=0.315)。
據相關報道顯示,正常人在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內自由基的產生與清除能夠保持平衡。當腦組織受到損傷后,腦組織的缺氧、缺血等情況,都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的反應程度[2]。自由基反應是腦外傷后最常見的一種反應,有相關資料顯示,自由基反應是加重腦繼發(fā)性傷害的重要因素。在臨床的治療中,主要通過藥物減輕患者自由基的產生和加速將其清除,這些藥物統(tǒng)稱為自由基清除劑[3]。
就目前的醫(yī)學水平而言,尚無有效的辦法治療已經發(fā)生的神經功能損傷,只能夠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減輕繼發(fā)性腦損傷,從而有效地避免患者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也能夠使患者的預后得到有效地改善[4]。依達拉奉是一種較強的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能夠有效地抑制脂質發(fā)生過氧化反應,避免腦水腫的發(fā)生,同時也能夠減少缺血半暗帶的面積,對患者神經元的死亡能夠起到抑制作用,另外依達拉奉還具有防止血管內皮發(fā)生細胞損傷作用,能夠起到抗缺血的作用[5]。
依達拉奉被廣泛應用于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患者,主要是通過捕獲自由基,從而減少其對細胞造成的損害,切斷患者惡性循環(huán)鏈,降低患者發(fā)生腦缺血以及腦水腫的概率。據國外資料的報道顯示,依達拉奉在治療腦外傷的治療中也有較好地效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6]。本文主要對依達拉奉對重型顱腦外傷的治療效果進行探究,結果為: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2周后,實驗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情況(10.15±1.64)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15.98±2.16)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087,P=0.000);實驗組患者顱內壓的情況明顯(189.32±20.16)優(yōu)于對照組(202.16±19.4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30,P=0.000)。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能夠促進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康復,使患者顱內壓的情況有所改善,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應在臨床中積極推廣。
[1] 劉亮,尹華錦,明揚,等.依達拉奉對中、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濃度的影響[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6,32(7):583-587.
[2] 封林森,馬建華,印佳,等.早期高壓氧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IL-6及TNF-α的影響[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4,9(1):70-71.
[3] 尹華錦.依達拉奉對中、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濃度的影響[D].瀘州:瀘州醫(yī)學院,2012.
[4] 尹華錦,陳禮剛.術前應用依達拉奉對中、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血清NSE和S100B濃度的影響[C].第四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第八屆中日友好神經外科研討會、第二屆海峽兩岸神經介入論壇論文集.2010,18(64):101-102.
[5] 汪洪江,崔志強,劉志強,等.依達拉奉在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治療中的臨床研究[C].中華醫(yī)學會河北省神經外科分會2007年學術會議論文集.2017,16(95):110-111.
[6] 蔣素妹,李書清,王冰,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必凈對顱腦損傷的神經保護作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2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