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孔明借箭、巧借東風,還有劉備借荊州,這些有關諸葛亮的故事,我推薦同學們在課前進行了搜集、閱讀。旨在讓同學們超越時空,與歷史對話;結合《三國演義》的文化背景,“與智者對話”;在閱讀和思考中與智者相遇,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相互喚醒,相互觸動,相互營養(yǎng),相互碰撞,讓同學們生活在一個更廣闊,更向往的世界里。
“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zhàn)艦,孔明今日伏周郎?!焙笕嗽娰澲T葛亮草船借箭并如期向周瑜交箭的故事,我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理解解讀28字詩。同學們結合課前的預習與準備,侃侃而談詩意:一天長江上濃霧彌漫,景色迷迷蒙蒙。如雨點般的箭似蝗蟲般從曹操的戰(zhàn)艦襲來,今日就是周瑜佩服諸葛亮的時候了!
對于諸葛亮的智慧,同學們佩服的五體投地。于是,我請同學們默讀《草船借箭》,把描寫諸葛亮智慧的句子批劃出來,小組討論,歸納后再全班展示。課堂上我注重去創(chuàng)設民主的學習氛圍。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開始有效地學習。
小組交流展示諸葛亮的智慧。A小組同學代表提出課題中的“借”很巧妙,關鍵是“借”了敵人的箭,曹操是怎樣上當被借,上當被借怎能有還?一代梟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想討還討不回!特別是文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當,……要追也來不及了。這里的描述極其精彩,借箭借的彬彬有禮,聲勢浩大,讓人回味無窮,強大的魏國此役是輸得苦不堪言,這就是諸葛亮的智慧!B組同學說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有膽有識。文中第七自然段面對魯肅得吃驚,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币晃恢钦?,永遠是那么從容、淡定,相信自己的判斷是萬無一失。比起諸葛亮焚香操琴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的冒險決策,此刻的諸葛亮穩(wěn)操勝券,這是勝利地笑??!他暗笑周瑜心眼太小,嘲笑曹操生性多疑;也笑魯肅的忠厚老實,與朋友飲酒取樂,惺惺相惜!諸葛亮可謂是英雄的智者!C組同學提出疑問:第七自然段第一句: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應該是在立軍令狀之前就算準了三天后必有大霧。讓我們感覺諸葛亮的智慧有點神奇。他能觀天象,似乎無所不能,他的師傅是誰?我們對他充滿了好奇……
課堂上,各小組的同學可謂“千鳥和鳴,萬花怒放”,小組同學代表可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文學藝術與探討氛圍暗香浮動。
然質疑是刺激學生積極思考的誘因,也是促其發(fā)奮學習的動力。有了質疑,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進而才能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
“與智者對話”,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耙啥軉?,已得知識之半”學生由疑而問,也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因此,我課前也給同學們準備了“小智囊”,課中,同學們結合“小智囊”,了解諸葛亮與“水鏡先生”等人的關系,知曉《三國演義》是羅貫中以漢末三國歷史和民間淬的三國故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而成,“七分實事,三分虛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而不澀,俗而不俚,讓人百讀不厭。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依靠他的掐指一算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手中。一次借來這么多的箭?射箭的官兵難道一點都沒懷疑嗎?諸葛亮是如何判斷魏軍會射出如此多的箭?
《草船借箭》的學習中,伍銘杰等同學提出了很多疑慮!萬一諸葛亮只借到不足十萬的箭,結果會如何?
選讀課文《孔明智退司馬懿》,更是讓同學們?yōu)橹T葛亮的空城計捏了一把汗,如果司馬懿忽然大病,對手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司馬昭,結果又當如何?
每一次都是驚險無比!
“疑”是創(chuàng)新學習課堂的主軸,思維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核心,培養(yǎng)的思維品質是發(fā)展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突破口,而創(chuàng)造性是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方面。
在多疑、多思的學習探討中進行思維的碰撞,一定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同學們在佩服諸葛亮確實足智多謀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文學作品“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作品境界讓人神往!
不得不說,對于《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我還是最佩服諸葛亮的,這是一個戰(zhàn)略的指揮家,一位了不起的智者。雖然我們成不了文學作品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但是他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可以幫助我們甚至更多的人更好地解決問題,了解歷史,了解諸葛的計策與謀略,可以讓我們在面臨逆境時,對問題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隨時彌補自己知識的欠缺,“活到老學到老”,做自己團隊中的“智者”!
同學們學得“興味盎然”,希望“與智者對話”,多讀名著,博學多才。雖然無法成為穿越歷史的“諸葛”,但可以成為想象力豐富的“童話故事家”,學識淵博、才高八斗的“科學家”,叱咤風云、運籌帷幕的“軍事家”……以生活為藍本,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境界,讓人人向往之,做新時代的“智者”。
參考文獻:
[1]劉葉紅.芻議培智語文個別化教學中的“搭梯摘果”[J].現代特殊教育,2014(1).
[2]王美娜.對特殊教育學生個別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科技咨詢,2012(1).
[3]張海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對智障兒童的個別化教育[J].課外閱讀,2011(1).
[4]王振洲.特殊教育中個別化教學的應用與反思[J].綏化學院學報,2013(10).
[5]金莉.班級授課制下培智學校語文差異性教學實踐[J]基礎教育參考,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