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
摘 要:隨著我國的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高校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樣化,武術作為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項目,長期以來對于我國的體育鍛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越來越突出對武術的重視。在長期的武術發(fā)展中,武術多給人們的印象是暴力的行為活動,武術是一項體育運動,因此在意圖訓練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武德的培養(yǎng),不能只注重較為表面的現(xiàn)象及動作要領,從內(nèi)心中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通過對學生的武德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格情操,從而使得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本文從大學生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的重要性開始分析,對增強大學生武德教育的意義及方法、策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 武術教學 武德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a)-0159-02
大學武術的武德培養(yǎng),在長期的推廣中展示了十分明顯的積極作用,大學生在接受了武德的教育后,其個人綜合素質(zhì)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在武德的熏陶和感染下,學生的愛國熱情不斷的高漲,培養(yǎng)出人生的正確的價值觀,在未來的發(fā)展道路上,能夠做到誠實、守信、有禮的人生素養(yǎng),讓大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習武德,能夠全面的認識價值觀,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理念,從而將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使得我國的文化能夠在世界舞臺上占據(jù)一席位置。
1 武德教學的現(xiàn)狀
在我國的教育發(fā)展中,武術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對于現(xiàn)在的武德培養(yǎng)具有較大的影響,從學生來說,很多學生在大學之前沒有接觸過武術,所以更談不上什么武德的培養(yǎng)了,在中學教育階段,武術這門課程幾乎就沒有開設,只有在一些武術特色院校,或者是武術興趣課外班中會進行武術的教學,所以當下大學生對于武術的了解十分少,所以很多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進行武德培養(yǎng),這也就給武德的培養(yǎng)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考驗。
大學生學習武術課程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有利于增強人的思想體質(zhì),整個演練動作變得更加優(yōu)美。因此,要合理分析大學生的主觀因素,從細節(jié)問題分析探究,不斷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武德學習意識,有利于增強德智體教育,幫助學生找到武術項目的興趣點,讓學生從基礎知識學習,通過每一個簡單的動作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武術意識,幫助學生了解武術中所蘊含的武術精神總結出適合自己在武術學習過程中的收獲,這些收獲對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武術課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教師要對武術中的蘊含的武德進行傳授,合理安排武德武術的教學時間,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索時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從而更完整的運用到實踐操作過程中去,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
2 武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意義
2.1 鍛煉大學生的意志
根據(jù)研究顯示,在長期的學習武德精神的學生,擁有著過人的意志,大學生可改變其對于武術的認識,武術不是用來打架斗毆的,而是作為在武術訓練中,使人內(nèi)心平和,強化自身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武術學習中保持著能吃苦的精神風貌,做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在最困難的時候依靠著武德精神的支撐,堅持下去,使我國的大學生能夠擁有一個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加強對于武術的武德培養(yǎng)能夠促進我國的社會建設,促進我國長期和平發(fā)展。
2.2 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情趣
隨著社會的變化,社會的思想旗幟也是各種各樣,學生在多樣化的社會背景下能夠充分的了解美的含義,使其不再是簡單的欣賞外在表現(xiàn),更注重的是對精神品質(zhì)的深層次的追求,所以將強對于武術的武德培養(yǎng),有利于使得學生能夠逐步改善和完善對于美的追求,了解武德的真正含義,激發(fā)其對于武德的學習與熱愛,進而保證武德的教育逐步發(fā)展下去。
2.3 提高大學生的人格及文化修養(yǎng)
武術使我國一項十分具有歷史感的運動,在長期的總結發(fā)展中,前輩總結出很多的人生真諦和為人處世的精神意境,均將其保留在武德精神中所被人一直傳承,通過加強對于高校學生的武德培養(yǎng),可以使其了解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好我國的文化傳承,提升自我修養(yǎng),使得我國武德武術精神得以長期傳承。
3 加強大學生武德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3.1 武德教育要融入武術課堂教學中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要棟梁和發(fā)展?jié)摿Γ挥袑Υ髮W生做好武德的培養(yǎng)才能使得我國的武術精神傳承下去,隨著改革的不斷進行武術的全面教學逐步在我國的各個高校匯總如火如荼的進行開展,因此學校在進行武術教學課程的安排中,必須要將武德的教授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使其在武術教學中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逐步改變對于武術不正確的認識和觀點,充分認識到武德對于武術發(fā)展的重要性,不忙目的進行武術教學,用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給大學生進行武德培養(yǎng),這樣才能使得大學生逐步了解武德精神,在武德精神的培養(yǎng)之下能夠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武術是我國一項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武術也是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武術課教學。教師在上武術課程時不僅僅是要向?qū)W生傳授武術的基礎技能,更要注重在教學中滲透武德教育
3.2 做好武德宣傳
武術在人們的認知世界中,覺得武術就是給人們強身健體的一種運動方式,通過武術的動作,提升人體的器官配合度,達到放松身心,愉悅的目的。因此很少人能夠?qū)⑽湫g與個人品德素質(zhì)聯(lián)系在一起,在錯誤的認知上,大學生對于武術的學習產(chǎn)生了偏離,僅僅將其作為個人鍛煉的運動,所以要想加強大學生的武德培養(yǎng)首先需要將其對于武術的認知進行改變,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武德的宣傳,使得大學生能夠?qū)ξ涞掠幸粋€基本的了解,結合我國的武術相關的經(jīng)典名人和事件正確的引導學生對于武德的認識從而為自己的人生理想樹立正確的方向,為中華武術的繼承與發(fā)揚打下良好的基礎。
3.3 提高武術教學老師的綜合素質(zhì)
作為武術教學老師在大學生們的心目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是學生們所要模仿的楷模及榜樣,更是“武魂”的化身,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對大學生會有很大的感召力,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所以武術老師不但要具有專業(yè)的技能、扎實的武術功底,更要具備道德修養(yǎng)及個人人格魅力,所謂“身教重于言教”用在大學生武術課“武德教育”中是再合適不過的。
4 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把武德教育在高校中順利的開展下去,需要高校武術教師不斷的進行武德的宣傳,把武德教育帶到武術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時,可以通過武術動作提升對武德精神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武德境界,同樣還可以增強其對于愛國主義精神的踐行,從而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斷的武術鍛煉中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為新時代的發(fā)展塑造高標準、高修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德才兼?zhèn)渲畻澚骸?/p>
參考文獻
[1] 李鐵.高校武術教學中武德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6):218,220.
[2] 王楠.武德教育對高校體育精神文化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3,3(4):102-103.
[3] 趙亮.論高校傳統(tǒng)武術教學中的武德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2,2(34):102,104.
[4] 李雙銘.論高校武術課教學與學生武德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1(1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