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倫
摘 要:作為首屆西安國際馬拉松賽,西安國際馬拉松不僅向外界展示了西安積極向上的城市精神和綠色宜居的城市環(huán)境,而且體現了西安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與追趕超越、加快發(fā)展的城市速度,首屆國際馬拉松賽的成功舉辦對西安乃至全國群眾體育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實地調查、查閱資料與訪談對其社會價值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為同類賽事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促進馬拉松賽事的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西安國際馬拉松 社會價值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b)-0244-02
馬拉松賽事作為一項大眾體育賽事,最大的特點就是門檻低、不受場地限制,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和社會階層的民眾參與,同時,參與者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參賽距離,滿足了參與者的多樣化運動需求,無疑在推動和促進全民健身發(fā)展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國內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數量在日益增多,并且規(guī)模也在不斷提升,同時參賽人數屢創(chuàng)新高,賽事普及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賽事品牌的塑造呈現特色化;賽事項目逐漸豐富,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參與需求[1],不得不承認馬拉松熱潮已經襲來。中國田徑協會在其官方網站上每年公布的本年度馬拉松注冊賽事數量顯示,國內馬拉松賽事舉辦的數量從2014年的51場,到2015年的131場,每年在快速增長,2016年則達到了328場;2017年256場[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顯示:6~19歲人群在校外經常參加的各種體育鍛煉項目中,“長跑”項目對應的人數百分比為18%,20歲及以上人群經常參加“健身走”和“跑步”的百分比分別為54.6%和12.4%[3]。這說明跑步已經成為普通民眾進行體育鍛煉的首選項目,使得馬拉松賽事獲得民眾的認可和支持,從而參與人數屢創(chuàng)新高,賽事的普及和宣傳程度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可以看出馬拉松正在成為大眾健身方式的主要選擇。
1 首屆西安國際馬拉松簡介
2017年10月28日上午,首屆西安國際馬拉松賽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本次賽事由中國田徑協會、陜西省體育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競賽項目分為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組別分為男子全程,女子全程,男子半程,女子半程,迷你五個組別,本次比賽有42177名選手完成報名,最終,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萬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這是西安迄今為止規(guī)格最高的馬拉松賽事[4]。
2 西安國際馬拉松的社會價值研究
2.1 政治價值與社會形象
陜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使全省群眾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體育鍛煉人數得到大幅增加[5]。馬拉松賽作為全民皆可參與的健身運動,吸引著成千上萬的社會各層人士,在首屆西安國際馬拉松比賽過程中,隨處可見五六歲的兒童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一家人全體出動,兒童、老年人、婦女、殘疾人都積極參與到這項賽事中來,比賽熱情空前高漲,每個人都在盡情享受運動帶給自己的快樂,在賽后詢問觀賽群眾以及參賽選手時,大家均表示,在自己家門口舉辦大規(guī)模的體育賽事,自己感到既自豪又感動,觀賽市民被參賽者的頑強拼搏,堅強意志所感染,參賽者則被跑道兩旁市民的加油吶喊所感動。國家在各類文件多次提出,要滿足人們群眾的健身需求,要保證兒童、老年人、婦女、殘疾人都能參與到健身運動中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涂娜在對北京馬拉松研究中發(fā)現,北京馬拉松賽事期間賽事組織水平不高,出現了交通、環(huán)境和社會秩序混亂的問題,影響了參賽選手的賽事體驗,政府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力度不夠,同時也缺乏相應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6]。在西安國際馬拉松比賽期間西安市政府調整了地鐵運營時間,關閉了跑道上的公交線路,并且提前向市民發(fā)布消息,得到了全市市民的大力支持,使賽事可以順利進行。各級政府部門,包括公安、交通、消防、管理、服務等,在這次馬拉松賽事中通力合作,使得賽事得以成功舉辦。西安國際馬拉松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政府部門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了政府對外的整體形象;提高了人民對政府的認同度;同時促進了政府各項健身惠民政策的發(fā)展。
2.2 經濟與旅游價值
西安市政府對這次賽事給予了全力支持,各個保障部門協調合作,包括食品供應、藥品供應、技術支持等,特別是碧桂園對這次賽事的贊助,使得賽事能夠成功舉辦。涂娜在研究中指出,北京馬拉松沒有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與地域特點,使得旅游與馬拉松賽事不能形成有機結合,造成了諸多問題。西安市政府在本次比賽中給所有參賽的跑者提供了很多便利,如旅游景點免費、向所有選手發(fā)放帶有西安旅游文化的紀念品等,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宣傳本地文化,而且可以吸引旅游消費。西安通過這次賽事向外界展示了自身的特點、文化,這種影響雖說具有滯后性,但其積極價值是不容忽視的。這將會帶來更多企業(yè)對賽事的支持,來西安進行投資,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提高旅游消費效益。
2.3 文化價值
作為西安首屆國際馬拉松賽,政府與組委會力求辦出特色,從賽道到獎牌、紀念品的設計都凸顯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獎牌包含了西安歷史名跡,風格突出,極具收藏價值。賽道途經西安著名景點、高校以及商圈,如鐘樓、西大街、小寨、西北大學、大雁塔、大明宮遺址公園等。同時以秦腔、陜北腰鼓、韓城行鼓、音樂街區(qū)、仿唐舞蹈等陜西傳統(tǒng)文化設置的9個文化加油站,充分展現本地文化和絲路文化,深受參賽運動員和觀賽市民的好評與喜愛。本屆西安國際馬拉松攜手西安郵政,以“喜迎全運會、全市總動員”“絲綢之路起點”等主題疊加為線,從西安城市歷史入手,精心策劃設計出“西馬”盛會專用紀念封、個性化郵票、紀念戳等產品。通過國家名片形式記錄這一盛事,既充分展現了西安地標性建筑和古代大遺址的風采,又突出西安科技、時尚、生態(tài)的現代城市風貌與“追趕超越”的城市精神,古今文化交相輝映,文化與生態(tài)相互交融。將歷史文化和體育賽事有機結合,向陜西及外界展示了西安國際馬拉松的活力與“奔跑中”的西安魅力。
2.4 體育事業(yè)價值
作為國際賽事,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發(fā)揮了體育獨有的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吸引了一大批參與者,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隨處可見,感染著通過各種渠道觀賽的市民與所有賽事工作者,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和引領作用。央視體育頻道對西安國際馬拉松也進行了全程直播,對陜西體育事業(yè)與馬拉松賽事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本次賽事的成功舉辦,也為同類賽事的發(fā)展提供了借鑒作用,同時也鼓舞了陜西省人民迎接全運會的熱情。
3 結語
作為首屆西安國際馬拉松,西安國際馬拉松為國內馬拉松賽事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典范,賽事的各個方面都與這座古城完美結合,突出了自身特色,賽事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很好的宣傳了這座歷史古城,讓人們在參加健身運動時,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帶給自己的親切感,為參跑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使參與者全身心的享受馬拉松帶來的快樂,本著健康第一的原則,相信西安國際馬拉松今后會更加出色,為所有愛跑者提供完美平臺。
參考文獻
[1] 馬迎志,駱欣華.2011—2015年國內馬拉松賽事發(fā)展趨勢的研究[A].江西省體育科學學會.第一屆“全民健身,科學運動”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江西省體育科學會,2016:10.
[2] 中國田徑協會.官方大數據[EB/OL].http://www.runchina.org.cn/.
[3] 人民網.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上)[N]. 中國體育報,2015-11-17(004).
[4] 碧桂園西安國際馬拉松官網[EB/OL].http://www.xian42195.com/.
[5]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7-15).http://www.shaanxi.gov.cn/gk/zfwj/75222.htm.
[6] 涂娜.北京馬拉松對北京市旅游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