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媛媛
【摘要】在今天的社會中家長越來越重視幼兒的音樂教育,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音樂欣賞教育,因此本文就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展開論述,重點闡述了幼兒音樂教育以及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具體的內容,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美;音樂欣賞;教育活動
一、美
美,在人們的身邊無處不在,我們可以通過欣賞服飾來感知美,可以通過對某一建筑物來認識美,還可以通過欣賞某一個藝術作品來體驗美……美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聲音——好聽的音樂,可以是色彩——生動的繪畫作品,還可以是動作——曼妙的舞姿,都能呈現出美的感覺。人們的對美的評價時刻存在著,因此,藝術教育不斷被教育界重視起來,不論在那個年齡階段的教育藝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當然在幼兒教育中藝術教育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方面。作為幼兒教育中的藝術教育就是為了讓幼兒感知到、欣賞到生活中、藝術中的美,并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將這種美表達出來。對于幼兒而言美的概念就很重要,他們需要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體驗、欣賞、參與到藝術活動中,從而體會到、感知到什么是美,為今后的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打下基礎,為幼兒能夠具備一個健全的人格做好準備工作。
二、幼兒藝術教育——音樂教育
(一)幼兒藝術教育
隨著社會的進步更多的人關注到教育問題,特別是幼兒教育,備受大眾的關注,很多家長開始選擇讓幼兒接受藝術教育,原因是幼兒在接受良好的藝術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表達能力等,還可以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yǎng),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yǎng)幼兒的全面綜合素養(yǎng)。
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多家長開始了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教育的道路上,家長們讓幼兒從小就開始參加各種各類興趣班或培訓班,同時并且把在歌唱學習中對發(fā)音技巧的學習、舞動學習中對舞蹈動作的單純練習、美術學習中對作品像不像等等,成為了評判藝術教育的標準,這種觀點會嚴重制約幼兒藝術能力的發(fā)展,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無法體會到藝術教育的快樂,無法激發(fā)幼兒對藝術教育的興趣,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沒有了這個動力,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也認為學習藝術門類越多越好,所以我們在社會上看到很多孩子在離開學校之后家長忙碌的帶著穿梭于各個培訓班之間。這個過程中完全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甚至過多的藝術學習會使幼兒對藝術學習產生厭惡,這樣以來學習的狀況就會比較差,對影響到幼兒的其他學習。
幼兒藝術教育和藝術教育其實是兩個概念,但是很多家長將兩者等同,在讓幼兒進行藝術教育時按照專業(yè)標準進行,因為藝術專業(yè)學習其實是比較枯燥的,它沒有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審美,沒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比如:鋼琴學習,可能僅僅一個手型的學習,就需要很多次的反復練習,這樣獨具幼兒而言就比較枯燥,多次學習后就對其失去了興趣,甚至開始厭煩這種藝術活動。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制定了關于幼兒藝術教育的總目標: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中藝術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因此幼兒藝術教育就是首先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在這樣的基礎通過對美的事物進行藝術審美教育,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表現、鑒賞以及創(chuàng)作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二)幼兒音樂教育
幼兒音樂教育是幼兒藝術教育兩個方面內容中的一個,始終貫穿于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中,比如早上入園的過程中有許多幼兒園都播放兒童可欣賞的音樂作品,也有一些幼兒園早上幼兒入園后就設有晨起運動的活動,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開展集體舞蹈的活動,雖然這樣的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幼兒鍛煉身體,但是也無形中起到了藝術教育的作用,這種教育就是滲透教育的方法。
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音樂作為一種媒介或者方法,讓幼兒得到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使幼兒在情感表達上,以及幼兒的語言能力、身體健康、認知能力、個性發(fā)展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從而塑造幼兒健全的人格。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需要首先站在幼兒的角度進行活動設計,通過適合幼兒的教師方式和手段開展活動,引導幼兒對音樂中的一些基本富豪、演唱技巧、演奏技法,以及對音樂風格、音樂形象、音樂情感、音樂內涵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促進幼兒對音樂的熱愛,并熱愛生活,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通常情況下,我們將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分為四個方面,分別是:歌唱活動、韻律活動、音樂欣賞和打擊樂。這其中音樂欣賞活動是基礎活動,對于音樂來說,幼兒如果會欣賞,能夠體會作品中的內涵,在參與其他活動時幼兒就可以更好更準確的表達出來,同時能夠體會到音樂中不同的美。
三、走進幼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
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是幼兒感知音樂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等等,但這些也都需要結合各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征進行科學設計并經過精心的策略研究,最終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幼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教案。
(一)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發(fā)展
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主要針對3-6歲的幼兒,分為3-4歲、4-5歲、5-6歲三個階段。因為年齡階段不同,孩子的發(fā)展也有所不同,因此首先就是要掌握每個年齡階段的發(fā)展特點。首先是3-4歲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發(fā)展情況,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已經能夠分辨自己喜歡的作品了,隨還不能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但是當聽到音樂都能有所反應并跟隨音樂進行一些動作,同時能聽出音樂中的快、慢速度速度變化。第二是4-5歲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發(fā)展情況,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已經具備一些思維和想象能力,并能夠辨別音樂作品的風格以及體裁。同時對于音作品的強弱力度變化以及簡單曲式結構也已經能夠感知。第三是5-6歲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發(fā)展情況,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對于音樂作品的內涵已經可以感知,分析、辨別能力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并且可以用語言的方式將自己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進行表達。
(二)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
在幼兒園的活動設計中主要有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幾個環(huán)節(jié)。活動目標是確定通過本次音樂欣賞活動使幼兒達到某些情感、技能等目標,使活動成效顯著。活動準備對于看幼兒音樂欣賞活動而言,同樣包括物質和經驗兩個方面的準備,物質準備主要是一個適合欣賞的環(huán)境以及欣賞的硬件設施;經驗準備主要是幼兒生活中對音樂欣賞所需的經驗?;顒舆^程通常按照三部設計:導入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稱為活動的主要內容,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需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較好的活動效果。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引導下一步步讓幼兒完成設定的任務,但同時也要不斷觀察幼兒活動中的狀態(tài),隨機應變適時調整,使整個活動能夠一直以幼兒為中,并結合幼兒的特點,幼兒的現狀,保證了整個活動有效開展。
(三)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指導策略
為了把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做好,需要前期做好活動的策略。首先是活動內容的選材,在這個選擇過程中第一要考慮的是幼兒,所選擇的作品需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反映幼兒生活、情感等方面。同時表演形式多樣化,作品風格多元化。第二是目標的制定結合每個年齡階段幼兒的發(fā)展特征,制定相應的目標,不能過低沒有了挑戰(zhàn)性,不能過高容易失去興趣。第三策略的運用,通過給幼兒提供一個有利于欣賞音樂的環(huán)境,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積累幼兒音樂欣賞的基礎,并在欣賞中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開展活動。這些都是一個活動開展前需要認真研究并設計到位的,以確保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一個較佳的成效。
總之,今天的幼兒教育倍受家長的關注,藝術教育也成為每個孩子必須接觸的教育,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活動過中不斷重視的藝術教育領域,甚至有些園所將藝術領域活動作為園所特色,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讓大家更了解幼兒藝術教育中的音樂欣賞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