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依萌 魏育龍
[摘要]運用調查分析的方法,針對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進行探索研究,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具體問題給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寶雞;美術教學;美術情境
[中圖分類號]? G633?????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4-0098-02
本文以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現狀為調查對象,對寶雞市金陵中學、渭濱中學、烽火中學、金臺中學等中學的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探討美術教學理念、手段、內容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新對策,以期能夠促進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育的科學發(fā)展,適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內容的四個領域,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分別由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評價要點三部分組成。目標是課程總目標和分目標的具體化。學習活動建議針對目標提出一些更為具體的、可操作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辈煌慕虒W內容涉及的教學方法、達到目標、評價方法都有所不同。筆者在美術教育實習中,通過對不同學校的走訪和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是寶雞地區(qū)市區(qū)的中學美術教育中存在許多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缺乏靈活性
美術教學的內容缺乏靈活性。整體來看,美術教學內容的單一和僵化是當前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對該市區(qū)中學98名美術教師的調查,發(fā)現在“設計—應用”領域涉及的美術環(huán)境藝術設計、美術產品設計教學以及環(huán)境美學規(guī)劃等方面,美術教師在授課中的靈活度相對較差?!霸O計—應用”的內容是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來設計的。在某種程度上它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連。這對培養(yǎng)學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至關重要。
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內容的靈活性調查中,環(huán)境藝術設計方面,選擇靈活、一般靈活、不靈活的分別為21.4%、13.2%、63.4%;產品設計教學方面,選擇靈活、一般靈活、不靈活的分別為19.3%、18.4%、61.3%;環(huán)境美學規(guī)劃,選擇靈活、一般靈活、不靈活的分別為24.2%、16.5%、58.3%。
可見,本地區(qū)美術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方法等方面都缺乏科學的認知,無法按照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如實地進行,教學內容的缺失使學生無法掌握應有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
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是當前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長期以來,寶雞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普遍單一。
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方法的新穎性調查中,多媒體教學方面,選擇新穎、一般新穎、不新穎的分別為56.2%、34.3%、10.5%;常規(guī)式教學方面,選擇新穎、一般新穎、不新穎的分別為30.2%、24.5%、45.3%;被動式教學方面,選擇新穎、一般新穎、不新穎的分別為9.8%、19.4%、70.8%。
通過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寶雞地區(qū)市區(qū)教師并沒有有效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PPT課件的制作缺乏技術性、藝術性、趣味性。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方法過于單一,并沒有結合相關內容進行啟發(fā)、引導和合作式、探究式教學,缺乏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在課堂中無法靈活運用新的科學的教學方式。
(三)教學目標缺乏針對性
教學目標缺乏針對性,是當前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教學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使課堂教學成功制定的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方向,通常包括知識教學目標、情感教學目標和能力教學目標。當前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目標缺乏針對性,主要是由于美術教學過程中的氛圍較為沉悶、教學方法單一等。
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目標的針對性調查中,知識教學目標方面,選擇針對性強、針對性一般、針對性弱的分別為31.4%、21.5%、47.1%;情感教學目標方面,選擇針對性強、針對性一般、針對性弱的分別為28.1%、26.4%、45.5%;能力教學目標方面,選擇針對性強、針對性一般、針對性弱的分別為28.3%、22.4%、49.3%。
該地區(qū)大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講解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缺乏明確的目標,教案的內容和具體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是脫節(jié)的,大大降低了美術教學的質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
二、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探索與研究
(一)中學美術教學模式的探索
在素質教育中,美術教學模式要隨著教材的變化進行創(chuàng)新式的探索。有思想和能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目的并非是教書,而是通過教使學生會學習。因此,在中學美術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在探索方面,應創(chuàng)設適合該地區(qū)學生的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的表現,由此做到因材施教,并將中學美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為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教學的合作探究方式、教學的實例講解方法等。
(二)中學美術教學模式的探討
1.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主要是在美術教學展開之前,美術教師要對課堂中所要采取的教學手段進行鞏固和練習,對課堂中所要采用的教學材料進行分析,并告知學生課堂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課堂效果。下面是對美術教學模式中課前準備工作的調查,由此可見美術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是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的關鍵。
寶雞地區(qū)市區(qū)美術教學模式中課前準備工作的調查中,美術教學手段方面,提前準備、課堂準備、不準備分別為93.2%、5.6%、1.2%;美術教學材料方面,提前準備、課堂準備、不準備分別為90.4%、6.1%、3.5%;美術教學工具方面,提前準備、課堂準備、不準備分別為92.7%、4.9%、2.4%。
2.合作探究方式
在中學美術教學模式的探索中,還要對課堂上的合作探究方式進行分析。合作能力是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下通過文化教育與素質教育使學生獲得的能力之一,不僅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完善自身的品質。
美術教學中合作探究方式贊成程度的調查中,合作探究方式方面,選擇贊成、不知道、不贊成的分別為91.5%、4.2%、4.3%;獨立學習方式方面,選擇贊成、不知道、不贊成的分別為72.2%、10.4%、17.4%。
3.示例講解方法
示例講解方法是一種直觀性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美術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手段。以往寶雞地區(qū)在美術教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與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對抽象化的美術理論知識講解不夠到位,使學生對于相關的美術知識無法理解存在重要聯(lián)系。在對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的探索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新示例講解方法,通過比較直觀的美術教學方式,使美術教學內容能夠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美術課堂效率。
4.課后練習鞏固
加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課后練習鞏固,也是美術教學探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內容的課后練習主要是在課堂學習完成后,學生根據課堂中美術教師的教學內容,在課后對相關的美術知識進行鞏固的方法,通過課后練習能夠使美術教學內容得到充分的鞏固。
5.學習評價總結
以往對學生的學習評價總結通常是對學生作品的好壞進行鑒賞,此種評價僅是對學生的表面評價,無法對學生的隱性能力和真正學到的知識進行評價。因此要在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模式探索中,加強學習評價總結,通過日常作業(yè)練習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對能夠將教學內容融入作業(yè)中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建議和指導。
三、寶雞地區(qū)市區(qū)中學美術教學的課堂實踐
(一)美術教學設計的思路
在中學美術教學的課堂實踐中,對設計思路進行明確,對于教師而言是尤為重要的,教學設計的思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成效。如對風景構圖和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可以通過風景快速寫生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人物比例和結構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
(二)美術教學過程設計
在美術教學過程設計中,可以依據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模式的探討,對美術的教學過程進行深入的設計。首先,要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了解相關知識點;其次,在教學內容展開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再次,根據課堂中美術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對相對抽象的內容進行了解;最后,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后復習和鞏固,通過此種方式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
(三)美術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在美術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首先要明確美術教學的教學目的,如變體美術字的特點以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其次,要了解美術教學的教學重點,如人物素描教學中對人物比例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完成對人物素描的繪畫;最后,對教學的難點進行探討,如在人物素描教學內容中,人物的比例分析和線條的運用都是較為重要的,同時也是相對較難的教學內容,因此要對教學難點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
四、寶雞地區(qū)中學美術教學改革
為了寶雞地區(qū)的中學美術教育得到更為科學全面的發(fā)展,中學美術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具體應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革:(1)轉變教學理念。中學美術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同時更肩負著完善學生能力與人格的重要責任。美術教師需轉變教育思維和教學理念,結合新的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2)完善管理體制。教育管理如同潤滑劑,連接著各個部分,使教育工作各部分相互連寫相互協(xié)調,從而發(fā)揮教育效益最大化。因此要注重管理體制的完善與革新,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才能更加科學地為教育發(fā)展保駕護航。(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作為教學進程中至關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與經驗,通過學習與培訓提升自身的能力,學習最前沿的新知識,從而更加科學地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4)完善基礎設施。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條件能夠讓學生更加有興趣且專注地投入學習活動中,也能更大程度給予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和趣味感。因此要想發(fā)展美術教育,教育基礎設施的完善必不可缺。只有這樣才能使美術教育在軟件和硬件方面都得到保障。
我們相信,隨著人們對教育認識的不斷提高,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各項工作的不斷完善,寶雞地區(qū)的未來中學美術教育將會發(fā)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蔣孔陽.真與美:蔣孔陽美學隨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尹少淳.美術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梅彩虹.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美術教學模式分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
[4]韓昶.綜合素質提升視角下的中學美術教學路徑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3(1).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