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函廷
【摘要】比特幣作為一種新的數字貨幣,在最近幾年得到迅速的發(fā)展。然而關于比特幣的看法卻不盡相同,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態(tài)度也各不相同。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點,而這些特點使得比特幣與傳統金本位制下貨幣的本質有許多不同。本文介紹了其基本貨幣性質與特點,進而分析比特幣的風險及防范措施。
【關鍵詞】比特幣 虛擬貨幣 風險防范
一、前言
作為一種電子數字貨幣和金融資產,比特幣成為近年來最引人關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之一。臼2010年比特幣陸續(xù)開始在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進行交易以來,在互聯網金融產品迅猛發(fā)展的浪潮下,2013年之后比特幣交易不斷活躍,交易價格呈現爆炸性上漲趨勢。由于不存在漲跌停限制,并且可以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快速上漲的同時伴隨著價格的大幅自由波動,在2017年初重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為了剖析這種虛擬貨幣的性質特點以及風險的防范,本文將從新的角度梳理比特幣的來源特點以及風險監(jiān)管等問題。
二、比特幣的來源
比特幣(BTC)是基于點對點平臺構建的一種加密的虛擬數字貨幣,是由計算機生產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并由網絡節(jié)點計算生成的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因為比特幣是中本聰提出的公眾使用、具有匿名性的一段源代碼,也是世界上首個具有去中心化匿名特點的數字貨幣。
三、比特幣的特點
1.去中心化。比特幣沒有發(fā)行的中央銀行,也沒有發(fā)行的國家限制,可以依托互聯網全球范圍使用。其被創(chuàng)造的初衷就是逃離中央銀行的控制,作為虛擬貨幣,每個人都可以挖掘比特幣,從而每個人都是中央銀行。
2.匿名性。比特幣被設計為允許匿名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既可以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保存在電腦中,也可以存儲在第三方托管。比特幣的操縱需要私鑰,只有用戶自己可以得到,每次交易都會產生自己的私鑰,并生成不同的公鑰,將公鑰告知對方方能完成交易,一次一密,每次交易都可以匿名,具有安全保障性。
3.費用低廉。由于比特幣的虛擬貨幣屬性,交易簡單,費用低廉,沒有地域國家機構的限制,可以在網上進行無國界交易,且交易成本低,同時不需為比特幣的交易而納稅。
4.限量發(fā)行。由于受算法的限制,比特幣的總供應是有限的,最大限度的發(fā)行量為2100萬個,因此人們不能隨意制造更多的比特幣,從而避免人為因素導致通貨膨脹的出現。
四、比特幣的風險
比特幣作為金融市場的交易媒介,其本身有金融市場的風險,例如:匯率風險、信用風險等,還具有操作風險、投資風險。又因為比特幣是虛擬貨幣的一種,是基于P2P建立起來的源代碼的運行,因此也具有數據安全的風險。因此從比特幣的本身特點來分析比特幣的風險,比特幣有以下風險:
1.法律地位的不確定性。在世界范圍內,比特幣都可以被認定為是一種虛擬商品而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比特幣作為一種“貨幣”的法律地位則尚未有在任何國家確立。其次,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匿名性,掩蓋了交易方的真實身份,容易被為不法分子提供洗錢渠道:通過購買虛擬貨幣之后變現或者直接向虛擬貨幣發(fā)行機構贖回,完成非法資金的合法化過程。
2.交易平臺的脆弱性。盡管網絡安全技術已經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但是虛擬貨幣的交易平臺仍然很脆弱。交易平臺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一旦遭到黑客攻擊得手,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3.投機風險。虛擬貨幣的相關交易市場24小時連續(xù)開放,沒有漲跌幅限制,價格容易被投機分子控制。一些機構和個人則借機炒作虛擬貨幣及與其相關的產品,產生劇烈價格波動,投資風險巨大。因此,各國政府紛紛提示投資風險,如我國央行等五部委發(fā)布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甚至一直承認比特幣合法“貨幣單位”的德國也警告比特幣存在投機風險。可見,虛擬貨幣的投機風險不容小覷。
五、比特幣風險的防范對策
1.積極應對虛擬貨幣的全球化發(fā)展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一樣,比特幣在我國的使用也日益頻繁。無論從國家、交易網站、還是比特幣用戶等角度,都應該用積極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比特幣的流行。應該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看待比特幣,正視比特幣的存在,開展相關研究,及時評估比特幣對我國金融體系安全與穩(wěn)定的現實與潛在影響,并根據需要采取必要監(jiān)管措施。
2.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
法律政策對比特幣界定的有無以及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比特幣的各種風險程度。比特幣所具有的匿名性特點有利于自身交易的安全,但會因為非法交易成為經濟安全發(fā)展的隱患。因此應該積極完善比特幣的風險監(jiān)控和預警系統,尤其要加強交易平臺的監(jiān)控,及時預警洗錢等非法交易,保障用戶交易的安全性。
3.進行多重加密,保障技術安全
對于大型的比特幣交易平臺和網站,可以將比特幣進行分散性存儲,使用冷熱錢包(冷存儲不需要聯網)結構配合人工操作加密,確保比特幣賬戶的安全。
4.加強透明度建設,降低信息不對稱
在虛擬貨幣的監(jiān)管過程中,應該注重信息披露,加強信息透明度建設: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虛擬貨幣網絡服務商的信息披露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客觀、公正的評級減少企業(yè)與公眾的信息的不對稱。
參考文獻:
[1]賈麗平.比特幣的理論、實踐與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13 (12).
[2]王素珍.從貨幣本質看比特幣[J].中國金融,2014 (9).
[3]李靖.比特幣的發(fā)展體系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5(20).
[4]劉延莉.比特幣的演進、優(yōu)劣勢及其監(jiān)管[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4 (02).
[5]付予豪.從經濟角度看比特幣[J].現代經濟信息,2014(15).
[6]陳思思.比特幣興衰反思及其可能的未來[J].江蘇商論,2014 (09).
[7]馬可.比特幣:終究是一場泡沫[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