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文 董相杰
摘 要:體育教學承擔著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務,在高中課程體系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養(yǎng)德智體美綜合型人才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將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特別是美術和音樂課程進行合作教學,除了能夠保持體育課程的本身特征之外,還可以拓寬學科的橫向關聯(lián),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保證體育教學效果,為體育教學改革注入活力。為此,文章論述如何實施體育與音樂、美術課程的合作教學。
關鍵詞:體育;音樂;美術;合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G633.951;G633.9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5-0082-01
綜合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當中大力倡導的教學觀念,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趨勢所在,可以加強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人格和素質的完整化發(fā)展。在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體育教學與美術和音樂課程整合起來,可以為學生搭建完善的藝體學科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體育教學實效性。體育教師要樹立綜合教育理念,注意根據體育教學要求加強與美術和音樂課程的合作教學力度。下面,就體育與音樂、美術課程合作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行探討。
音樂本身擁有著無窮的能量以及巨大的魅力,而且音樂富有動感,音樂作品與風格等豐富多樣,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這些都為體育教學與音樂教學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表現(xiàn)出將體育與音樂教學融為一體的巨大優(yōu)勢。將音樂元素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夠豐富體育課堂內容,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以及愉悅歡快的體育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活躍度以及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以及學習體育知識注入巨大的動力。因此,體育教師要找準體育教學和音樂教學的融合點,靈活恰當地將音樂融合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在體育課程的導入階段應用音樂。在體育課程的導入部分為學生播放動感十足的音樂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興奮度,調動起學生內在的積極情感和無限想象,同時還可以奠定課程的情感基調,讓學生始終用愉悅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課堂活動。第二,在體育課程的準備活動階段應用音樂。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程的基礎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熱身,拉伸筋骨,活動身體的肌肉、關節(jié)等部分,以免在接下來的體育運動當中出現(xiàn)損傷。為了消除準備活動階段的枯燥感,體育教師要積極地將動感音樂引入其中,讓學生可以跟隨著音樂節(jié)奏完成相關的準備運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證體育教學效果。第三,在體育專項技術訓練活動中應用音樂。專項技術訓練突出了體育運動的技術性,包含了大量的技巧與方法,涉及的內容較多,容易讓學生產生恐懼和抵觸情緒,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將音樂伴奏融入到專項技術訓練中,并根據體育專項技術訓練的實際要求恰當地選擇音樂伴奏作品。例如,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適用健美操訓練的音樂伴奏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的積極性;在耐力跑訓練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提高學生身體耐受性和興奮度。
美術屬于造型以及視覺藝術,而美術的藝術魅力往往需要通過色彩、造型、構圖等方式展現(xiàn)出來,最終用空間藝術形象作為載體承載藝術情感。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很多時候需要美術元素的融入來輔助教師開展體育技巧與方法教學,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抽象技法,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活力與主動性,降低學生體育訓練的難度。
例如,韻律操是體育教學的一大難點,這是因為學生無法有效理解以及掌握韻律操的體育技法,單純依靠教材中的抽象講述無法獲得形象直觀的感知與體驗,進而影響學習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體育教學和美術教學融合起來,用單線圖繪出韻律操,并將其放大之后張貼在黑板上,旁邊配上相應的文字說明,提高體育教學的直觀性。教師可以先在音樂的輔助之下為學生進行示范演練,讓學生可以從整體上把握相關動作,再利用黑板上張貼的單線圖對動作進行分解,促使學生投入體育學習中。整個體育課堂因為美術課程的融入變得異彩紛呈,同時也讓學生熱情高漲地投入到韻律操學習中,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質量。另外,為了幫助學生鞏固體育知識,進一步加強體育教學和美術課程的聯(lián)系,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體育學習感悟自制體育繪圖,積極繪制展現(xiàn)體育動作技術、結構形態(tài)等方面的體育繪圖,這不僅僅讓學生復習了相關的體育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美術知識,真正實現(xiàn)雙贏。
多學科融合的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策略,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并為體育活動注入生機活力,就要積極做好體育與美術、音樂課程的合作教學工作,除了要注意保持體育學科的原本特性之外,還需要發(fā)揮其他兩個學科的積極輔助作用,提高體育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程俊.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的實踐與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
[2]朱海紅.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