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子娟
【摘要】現(xiàn)在合作學習開始受到教育工作者越來越多的采納,它被稱為“推進素質教育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大家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本文中,將主要就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各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 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23-01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五大理論:群體動力理論、選擇理論、動機理論、發(fā)展理論和認知精制理論。
群體動力理論認為,在群體內,個體目標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選擇理論認為沒有腦子笨的學生,只有不愿意學習的學生。動機理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應用主要就是教師讓學生認識到,只有整個小組成功,那么小組中的每個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這就促使小組成員之間發(fā)揮互幫互助精神,幫助其他成員去做有利于小組成功的事情,推動小組成功。
發(fā)展理論,顧名思義,就是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fā)展自身各項技能,讓學生獲得比個人學習更大的成功。而認知精制理論則是說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做解釋工作的學生收獲更大。
二、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特征
1.小組的形成
有關小組的形成,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兩位代表人物,L.A.巴洛赫和庫埃豪。L.A.巴洛赫認為,小組可以分為非正式合作小組和正式學習小組這兩類。非正式合作小組的成員具有隨機性和短期性。通常情況下,都是在課堂隨機組成的小組,方便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而正式的合作學習小組則更加具體化、規(guī)范化。在正式合作學習小組中,成員都是在特定的任務中進行合作,效率高。同時,也能產生很好的學習業(yè)績。
而加拿大專家?guī)彀:勒J為,小組在形成時要以以下四個方面為形成標準。這四個方面分別是學業(yè)成績、教學語言方面、種族和倫理背景以及性別年齡等個人特質。從實際出發(fā)教師們更加偏向L.A.巴洛赫的理論。
2.相互配合及其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影響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相互配合是指學生們要知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的學習都是“休戚相關”的,大家“榮辱與共”。每個學生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為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讓學生形成團體意識。要求學生知道,只有整個小組成功了,他們個人的學習目標才算達到。這可以督促學生去主動幫助小組里的其他成員,大家“榮辱與共”,一起努力完成任務獲得成功。
相互配合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積極的目標互賴。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制定一個明確的小組目標,要求小組順利完成,最后在課堂上由小組推選出一名發(fā)言員向全班報告他們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和質量。第二種是積極的獎勵互賴。教師可以實行獎勵制度。當小組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后,可以根據(jù)他們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時間頒發(fā)獎勵。如果完成的十分出色的好,還可以有額外獎勵。這對學生形成一種激勵,既可以團結小組內每個成員,也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
第三種是積極的角色互賴。即為了出色地完成某項任務,小組內的成員應該進行分工合作,不同的成員有著不同的任務和角色。這樣,可以使小組責任具體化,提高任務完成的質量。第四種是積極的資料互賴。這種方式主要是指,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占有完成任務所需資料的一部分,最后為了完成任務,每個成員都要講自己所占資料拿出來共享,這樣才能達成小組目標。這種積極互賴的構建方式是為了促進學生間的合作關系,強調資源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3.個人責任與義務及其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影響
個人責任和義務是促進小組合作學習進步的關鍵。有學者認為,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推進個人責任的形成。即輪流寫作法和輪流演講法。這兩種方法都有助于成員間相互的交流,便于查漏補缺,互相督促,互相進步,建立個人責任。
4.團隊技能及其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影響
團隊技能技能主要包含七個方面內容,分別是態(tài)度與情感、尋求與提供信息、提議、支持與擴充、引導和阻止、異議以及概括。對于小組合作技能的訓練,有學者提出六步教學法。
第一步,讓學生認識到合作技巧的重要性和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做游戲或者講故事等,讓學生理解合作技巧的重要性,知道成員之間合作的默契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步,讓學生理解合作技巧的含義。第三步,讓學生脫離課堂去學習合作技巧。第四步,讓學生在課堂上實踐合作技巧。第五步,讓學生自主交流合作技巧的使用情況。這一步,既方便老師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提示學生如何更好地適應合作技巧;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總結交流,并對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改正。第六步,要持之以恒地幫助學生學習各項技巧。這是一項長久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如果太急功近利,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措施
首先,從教室的角度來說,教師應該制定一份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合作任務。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要注意這些任務應當具有團體性質。這樣,才能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所在。例如,可以設計當下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既貼近生活,可以激發(fā)學生課堂熱情;又可以讓學生有話說,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其次,教學順序的設計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考慮教堂教材設計的一般原則,如預備活動、對目標的理解等,并將這些原則合理融入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計劃中,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最后,教師要教會學生在課下進行反思總結,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及時更正。
四、有效監(jiān)控策略
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導演和演員。在這個學習模式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觀察他們的行為來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而不是代替學生。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注意隨時通過提問、傾聽等方式加入學生的討論中,融入小組里面,幫助學生解答疑惑,使學生學習效率更高,學習收獲更多。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技巧,教師要注意出現(xiàn)在關鍵的角色中。
五、總結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使師生雙贏的方式。使用這種方式,教師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地,學生也能夠學到更多知識,并且培養(yǎng)很多技能。這種方式值得在高中語文課堂上被提倡。不僅如此,如果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合作學習中,例如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微課等,則可以有更好的效果。總之,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以逐漸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可和應用。當然,這一方式的發(fā)展還并不成熟,仍然需要我們的不斷探索和努力,使其更好地為我國的基礎教育發(fā)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蔣芙蓉.淺析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如何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0):139-139.
[2]位艷杰.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4,(6):163-163.
[3]邢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6,(7):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