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王靜詠 王利紅
摘 要 混合式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中引入網絡教學平臺,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既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擴展了課堂教學,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學“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基于SaKai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為例,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 SaKai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2.054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aKai Platform
——Take "Database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XU Guangming, WANG Jingyong, WANG Liho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nto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In this teaching mode, the teacher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expa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utonomy and creativity of the students in learning can be mobilized and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ased on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SaKai platform and taking "Database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teaching mode; blended teaching; SaKai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環(huán)境、理念也在不斷發(fā)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快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的要求,但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模式而大力推廣網絡化教學模式也是不妥的,因為這會丟掉傳統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的?;旌鲜浇虒W把傳統教學加入了網絡化教學的優(yōu)勢,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啟發(fā)、引導以及監(jiān)控教學過程),又能讓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充分體現其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1]本文研究了基于SaKai平臺的針對文科專業(yè)開設的“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嘗試開展了初步探索與實踐。
1 SaKai平臺
SaKai是Synchronized Architecture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frastructure的縮寫。這是一個免費的、開源的E-learning系統,是2004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密歇根大學等共同發(fā)起的一項開放源代碼的課程與教學管理系統(CMS)開發(fā)計劃。[2]SaKai開源軟件是一系列用于幫助教育者和學生在Web上創(chuàng)建多個站點的軟件環(huán)境,該平臺能夠提供課程資源共享、在線作業(yè)、在線測試、專題討論、學習記錄、站點統計等功能,由于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為全校師生提供一個互動、協同以及多元的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3]目前國內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重慶大學等諸多知名高校都在積極推廣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2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將在線學習與傳統的面授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模式,學生自主線上學習,線下師生深入互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本文針對河南理工大學文科生開設的“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進行了基于SaKai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討,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課前,課堂教學(課堂+上機)和課后。具體模式見圖1。其主要內容包括:
2.1 在線課程站點的建設
利用SaKai平臺首先構建“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網絡平臺,搭建好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網絡平臺。利用“資源庫”、“教學大綱”、“外部站點”等工具將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課件、教學大綱、教學視頻、試卷庫等)添加到所建站點上,實現課程資源共享和開放式管理,極大方便了學生利用這些站點資源初步形成該門課程具有網狀關系的規(guī)范知識集合。
2.2 課堂學習過程的擴展和構建
文科學生學習“數據庫程序設計”普遍存在對程序語言理解難,上機編程動手能力差的問題。通過SaKai平臺上的“討論區(qū)”、“在線答疑”等功能可以方便實現師生在線交流,同時每一章節(jié)都進行了在線測試或作業(yè),有效解決了傳統大學里只有上課時師生才能見面進行短暫交流的不足,讓教師及時在線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針對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再進行專門指導。此外,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要,設置“等級考試”欄目,上傳等級考試相關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資源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動力。還通過利用郵件、日程表、通知等多種形式探索基于SaKai平臺的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方式,有效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2.3 課程教學方式改革
引入SaKai平臺以后,傳統的“PPT+上機”單一教學方式也隨之發(fā)生改變。課前階段,變原來的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自主預習相關章節(jié)內容,尤其是引導學生做好重點內容的預習。課后階段,由于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網絡獲取相關章節(jié)題目并在線提交作業(yè),教師在線批改后及時反饋給學生,使得輔導答疑、作業(yè)批改、練習測驗變得更加方便快捷。[4]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活動中師生缺乏交流互動的不足。圖2為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站點“統計信息”,生均訪問量達到41人次,可以看出學生使用SaKai平臺的積極性很高。另外,課程站點資源等的復用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站點能夠逐年更新和優(yōu)化,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把精力投入到師生互動和學生學習過程監(jiān)控上。
3 基于SaKai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評價改革
傳統教學評價方式一般包含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平時成績主要考慮學生的作業(yè)和上課(機)的出勤情況。有了SaKai平臺,就可以將學生平時的作業(yè)情況、在線測試情況、討論次數以及跟帖回答問題的次數等納入到平時成績中,按照不同權重分別給出更為合理、全面的綜合評價,注重考核學生的實際編程和操作能力,避免了以前單一的僅以出勤為主的平時成績考核方式,極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監(jiān)管,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學生成績考核的全面性和權威性。
4 結語
基于SaKai平臺開展 “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是將課程資源、課程教學(上課+上機)、師生交流互動整合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改變了傳統的“PPT+上機”單一教學模式,引入SaKai平臺不但豐富了教學內容和資源,而且延伸和補充了課堂教學,加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改變了學生學習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有效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河南理工大學2015年信息化教改項目
參考文獻
[1] 謝非.Sakai平臺輔助大學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57-61.
[2] 石春陽.我國關于SaKai項目的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9(29):204-205.
[3] 茍超群,刁永鋒,周茂麗.SaKai平臺在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0(8):89-93.
[4] 王莉,蘇波.基于Sakai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6, No.76(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