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新梅
摘 要 語文當堂練習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和重要策略之一,它貫穿學生學習活動的始終。它是一種有目的的、有指導的、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情況反饋的第一首書面材料,是檢測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它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載體,最能凸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不應忽視的形成性評價內(nèi)容。它承擔著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思維和熏陶情感等任務。適合學情的、有效的語文當堂練習,能夠成為教師利導、學生樂學、教材優(yōu)用、教學省時、高效的最佳手段。在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摸索出幾種適合學情且行之有效的當堂練習設計策略。
關(guān)鍵詞 高中 語文當堂練習 學生
1差異式練習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受先天稟賦以及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差異。要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當堂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就必須對當堂練習進行分層次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當堂練習,品嘗屬于他們自己的“果實”。這種練習在設計時要依據(jù)教學重難點和高考內(nèi)容,一般分為“難、中、易”三個梯度,練習內(nèi)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引導學生思維步步發(fā)展,并且由優(yōu)生帶動差生,讓他們共同分享到解答疑難的快樂,使教學目標能夠預期實現(xiàn),達到課堂整體優(yōu)化。如在學習杜甫的《蜀相》時,就同一內(nèi)容,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幾道有層次性的當堂練習:
(1)“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話,含義最深的是哪兩個字?(2分)
(2)“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話,含義最深的是哪兩個字?試作簡要分析。(4分)
在學習《故都的秋》時,就“掌握情與景的關(guān)系,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一教學重難點,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幾道不同內(nèi)容的練習:
(1)給“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中的“蘆花”、 “柳影”、“蟲唱”、“夜月”、“鐘聲”加一個修飾語,修飾語要符合本文的意境。(5分)
(2)請以“小花的夢想”為主題,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寫一段語言優(yōu)美、寓有一定意境的話,字數(shù)60字左右。(4分)(山東高考題)
清晨風輕云淡,小鳥啁啾,當?shù)谝豢|晨曦落在草坪上,一朵不知名的嬌艷的小花還在正做著香甜的夢。它夢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夢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夢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面《蜀相》和《故都的秋》的當堂練習中,第1題是必做題,要求每位學生及時完成;第2題是選做題,要求每個小組(四人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后推薦一名學生參與班級交流.由于分層當堂練習的份量、難度適宜,選擇自主,完成的時間靈活,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當堂練習不再有困難,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完成當堂練習的興趣,學生在完成的同時既感到輕松愉快,又扎實掌握了知識技能。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同層次的學生基礎(chǔ)知識扎實掌握,基本技能熟練運用。這樣他們選做的當堂練習就可以從容易的題升級為中等題,由中等題升級為難度較大的題。教師當堂練習設計的難度也會逐漸提高。
2示范式練習
“示范”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的解釋是:做出某種可供大家學習的典范。受這個詞語的啟發(fā),我們設計出示范式練習。這種練習是一種最基本、最常見、非常重點、高考必考的題型。我們的要求是每一位同學都必須會做這種題型且做到熟練掌握。這種當堂練習設計的目的有兩種:一是示范做題思路,二是示范優(yōu)秀答案,故又命名為“示范做題思路練習”“ 示范優(yōu)秀答案練習”。設計這兩鐘練習的依據(jù)是新授課的教學重難點。這種練習可以從山東高考題、山東各地區(qū)的高考模擬題、統(tǒng)考題中選取,也可以根據(jù)高考題型就課文內(nèi)容自己出題,題量占整個當堂練習的三分之一,完成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nèi)。
2.1示范做題思路練習
示范做題思路的當堂練習有固定的做題思路、具體的答題步驟 ,如詩詞鑒賞中的煉字題、欣賞表現(xiàn)手法題、分析意境題、欣賞語言題、比較評價題;小說閱讀中的概括情節(jié)題、分析人物形象題,欣賞句子題、分析段落的作用題;語言表達中的概括主要內(nèi)容或概括一句話新聞題、仿寫例句題等。具體操作如下:
選派學生上黑板做題,作為示范典型,其余學生在座位上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悟的基礎(chǔ)上進行實戰(zhàn)演練,在演練中群策群力,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與做題方法。應該注意的是:演練過程中,知識如何理解、如何運用都帶著學生個性化的感知,教師不應以自己的思維習慣代替學生的實踐,而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體驗。在練習完成的時候,老師并不急于對學生的答案定奪對與錯,而是轉(zhuǎn)換形式讓其他學生去審視黑板上的答案,相互質(zhì)疑、辯論,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與借鑒,教師適當點撥,從而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做題方法并加以掌握。如在學習《故都的秋》時我們設計了這樣的當堂練習:
(1)根據(jù)上下文,將空缺處補寫完整。要求語意連貫,不超過15個字。(4分)(高考模擬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東坡曾經(jīng)感慨地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2.2示范優(yōu)秀答案練習
示范優(yōu)秀答案的當堂練習一般都是一些開放式的題型,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這樣以來學生雖然可能得滿分,但答案水平參差不齊。而我們的要求是答案盡量優(yōu)秀、完美,如仿寫例句題、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填寫句子題、作文題等。具體操作如下:定時定量練習后,教師將答案全收、全批、全改,找出優(yōu)秀答案給學生示范,讓學生說出優(yōu)秀答案的優(yōu)秀處,并說明原因,讓其他學生明確什么是優(yōu)秀答案,找出自己答案與優(yōu)秀答案的差距并加以修改,這比盲目讓學生重新做答案效果好得多,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事半功倍。如在學習《故都的秋》時我們示范了這樣的優(yōu)秀答案:
(1)對“初春的柳樹”進行片段描寫。要求:借鑒課文的“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10分)
優(yōu)秀答案示例:初春的柳樹(片段描寫)
董佳鑫
春天來了,我們的校園一片生機勃勃,美麗的玉蘭花開了,芬芳的櫻花開了。柳樹上,光禿禿的柳枝上也吐綠苞了。
柳樹上的綠苞像一個個音符點綴在五線譜上。過了幾天,柳樹抽出了鵝黃的葉片,嫩嫩的、黃黃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色的。柳樹的嫩葉很引人注意,那些嫩葉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子在枝頭上點綴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一陣微風拂過,柳樹像一位小姑娘甩著長長的秀發(fā)。這讓我想起賀知章的《詠柳》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幾天后,我發(fā)現(xiàn)柳葉之間長出了綠色的“小玉米”。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小柳絮。我忍不住摸了摸,??!毛茸茸的,似乎每一個柳絮上都有一個小生命在顫動。??!初春的柳樹真是充滿生機與活力!
2.3高考真題、仿真題練習
做高考真題及仿真題可以讓學生更接近出題人的思想,正確把握高考的動向、出題特點、試題類型、答題思路、難易程度,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當堂練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以后實戰(zhàn)做準備。這種當堂練習設計時可以根據(jù)教學重難點直接從高考題中選取,也可以從每年山東各地區(qū)的高考模擬題中選取,題量占整個當堂練習的三分之一,用時控制在10分鐘。如在學習杜甫的《登高》時,我們選取了09年山東高考題的真題作為當堂練習:
(09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寄遠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1)首句中“悠悠” 在詩中有何作用?
(2)本詩后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試作簡要分析。
應該指出的是這三種練習一般會同時出現(xiàn)在新授課的當堂練習上,不排除有不同時出現(xiàn)的情況,是否同時出現(xiàn)取決于教學重難點。 這些當堂練習設計在導學提綱上,學生在根據(jù)導學提綱預習課文時,我們就要求他們把這些練習獨立做完 。這樣,我們上課的主要任務除了分析課文外,就是探討這些練習,大大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21世紀的語文當堂練習設計應該更加開放和更具活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支撐寬闊海洋、高廣天空的責任則需我們教師來承擔。以上高中語文當堂練習的設計策略僅是嘗試的開始,它能否在新授課教學中煥發(fā)更大的生命力,還須經(jīng)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