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教育,提倡全面創(chuàng)建高校文明校園,旨在提高師生公民道德、文明修養(yǎng)和民主法治觀念,提高高校校園文化生活的質量,發(fā)展健康校園文體活動,促進校園文明程度,創(chuàng)建環(huán)境優(yōu)美、秩序良好的教學育人的環(huán)境。本文就高校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的內容和機制展開研究。
關鍵詞 高校 文明校園 內容 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高校在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需要以人為本,育人為先,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對校園的基礎硬件設施的投入,為文明建設夯實基礎,重點圍繞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等,推動校園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最終提高師生文化素養(yǎng)和校園文化程度。
1加大硬件投入,夯實文明建設基礎
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硬件基礎設施的投入,是文明建設的物質保證。通過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高??梢约哟髮ξ拿餍@的宣傳,開展更加富有文化意蘊的活動。高校在推動文明校園的創(chuàng)建時,應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為師生開展文化建設夯實基礎。硬件基礎的投入,不僅能夠促進學校開展各類文化校園活動,還可以提高校園文化的生活質量,讓師生更加方便、快捷的學習與生活。
例如:在高校門口和圖書館門口布置LED電子屏幕,滾動播放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等文明宣傳片,在校園空地和實地,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建設生物園、法治園、誠信園等,每個園建設相應的宣傳欄,向同學們宣傳文明之風。高校還可利用校園網(wǎng)、廣播、校園通訊等載體全方位的進行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的宣傳,開展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
2突出文化建設,找到文明建設基點
文化建設是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的首要工作,我國擁有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的精神家園。隨著高校文明校園的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建和逐步形成的重要精神財富,是一所大學展現(xiàn)在世人眼里的精神風貌。高校若要突出文化建設,需要努力培育并弘揚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反映一所大學本質的精神狀態(tài),培育具有時代特征的大學精神是大學文化建設、提升學校軟實力的重要步驟。其次明確辦學理念,明確一所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需要縱觀學校歷史以及現(xiàn)實定位,結合社會發(fā)展,從而提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具有時代特征的辦學理念,凝聚大學之道。培育特色教學,突出文化建設基點,為學校注入蓬勃向上的活力。一所大學如果失去了文化做支撐,勢必會導致大學建設的崩塌,精神家園的荒蕪。
例如:北京大學的大學精神是“提倡新學,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學根據(jù)這一辦學方針,使得北大成為全國學術、文化的中心,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
3規(guī)范校園建設,重視文明建設細節(jié)
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高校領導者應注意規(guī)范其建設行為,重視文明建設的具體細節(jié)。認真部署,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開展校園文化的工作。學校領導需根據(jù)任務目標,明確責任,強化監(jiān)督檢查,并且建立科學又健全的管理制度,全面組織實施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校園文化建設尤為重要,因此學校在建設過程中應落實每一步,確保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以文育人。
例如:高校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的宣傳時,為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切實了解黨的基本思想,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學校首先安排講座為學生們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夢等一系列黨的思想教育,然后學??梢酝ㄟ^對同學們進行抽查的方式,來抽查學生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以及中國夢的內涵。確保文明建設到位,對未合格的學生進行再次教育,重視細節(jié),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4推出校園活動,強化文明建設宣傳
校園文化的建設,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則是推出校園活動,通過校園活動,來增強學生們對校園文化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文化校園的氛圍。校園文化活動的豐富多彩不僅能夠吸引同學們來參加,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文化素養(yǎng)。高校應定期舉辦與文化教育相關的文藝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們參加,在活動的過程中宣傳文明校園的建設,使得學生們耳濡目染的培養(yǎng)自我素養(yǎng)。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是校園文化宣傳的主要載體,承載著校園精神,使得校園文化氛圍更加濃郁,提高校園文化的生活質量,健康發(fā)展校園文化的內容,不僅提高宣傳了文明建設,還提升了學生們的生活格調,豐富了校園文明程度。
例如:高??梢苑e極鼓勵學生發(fā)展校園志愿服務隊,利用網(wǎng)絡平臺,積極參加線上與線下的公益活動,在校園內部宣傳網(wǎng)絡的基本法律與法規(guī),自覺維護網(wǎng)絡平臺的文明素養(yǎng)。還可以與附近社區(qū)合作,開展愛心義務家教、知識普及講座等活動,通過志愿服務建設,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從而營造以文化人以德潤心幫助他人的氛圍。還可以開展校園藝術文化節(jié),弘揚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既有內在的成就感,也潛移默化的培育了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與文化內涵。
高校文明校園的創(chuàng)建,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xiàn),讓每一名師生都是創(chuàng)建過程中的實踐者和受益者。本文就高校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的內容以及機制進行研究,校園應以加大硬件投入作為文化創(chuàng)建的基礎,在日常的生活中突出文化建設,為校園建設找到文明建設的基建點,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全面又細致的落實到每一個細節(jié),如此才能全面的推出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潛移默化的宣傳文明建設,把學校建成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作者簡介:王瑞,1969年8月,男,大學本科,思政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來編著《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探究》一書出版發(fā)行,發(fā)表論文10余篇。
參考文獻
[1] 葉俊飛.習近平:抓作風是推進黨建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J].民心,2014(07):1-2.
[2] 張樂涵,何彥云.高校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的內容及機制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9).
[3] 秦萬山.努力創(chuàng)建高校“安全文明校園”[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08).
[4] 孫波,劉龍海,楊向榮.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突破口——校園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