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莉
【摘要】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單能夠提升語文一門學科的學習,也會對其他學科乃至日常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在分析了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中存在諸多問題的同時,以更好地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閱讀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01
一、引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教學的基礎和升華,它的提升不僅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的基本目標。小學是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采取措施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廣大教師要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克服困難,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個方面的成長發(fā)育時期,也是良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教育教學應得到廣泛重視,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閱讀教學內容刻板、單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往往局限于教師對書本的講授,內容單一。小學生普遍反映課余時間不足,課業(yè)壓力較大。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學習。通過語文閱讀,不單單是讓學生掌握文章主旨、大意,更是要讓學生們能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時代影響力,以及理論知識的實踐意義,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然而,現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通常運用已有的、刻板的教學方法,單純的教授課本知識點和考點,教學的基本模式得不到創(chuàng)新,使學生無法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諦,進而對語文閱讀以及語文學科都失去興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質量[1]。
2.小學生的閱讀缺乏主動性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長發(fā)育階段,穩(wěn)定性和約束力方面還比較缺乏,閱讀學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獲得師長、同學間的相互認可,這個時期附屬內驅力是較強的。一項調查就表明,部分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語文閱讀興趣較低,在課堂上表現為互動不積極,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情緒。學生應當明確自己作為閱讀教學的主體地位,不應在課堂活動中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參與其中,對所學內容不聞不問,課后更不會去總結復習,甚至是反感語文閱讀教學。
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拓展并延伸閱讀教學內容
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較強的這個特點,合理把握文章的語言特點基礎上,適度安排拓展延伸內容,在提升學生自身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的基礎上,改變學生以往的消極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有效閱讀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課前設問”,“課堂討論”的新形勢,讓學生們提前閱讀增加主動性,在閱讀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課堂上卡哇伊互相交流、討論。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注意力,防止出現注意分散現象。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學生理解能力難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知識難以鞏固,教師可以充分多媒體資源等為學生演示相關內容,播放相關視頻,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過程中來,既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又增加了教學的新穎性[2]。
2.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環(huán)境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多數是在課堂上,對于小學生而言會顯得沉悶和缺乏創(chuàng)造性,影響小學生的閱讀和學習熱情。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和組織學生表演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教師靈活選擇情境教學方法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環(huán)境的選擇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著密切聯系,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該多考慮學生的閱讀能力、個人的教學習慣以及現有教學資源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情況,例如,在教室力設置“圖書角”和“閱讀區(qū)”,擺放一些課外書籍,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演講。使學生們處在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中。另外,課堂并不一定是閱讀教學的唯一場所。教師要干預突破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閱讀場所。比如,在學習《觸摸春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操場甚至是附近的公園里,實地的感受春天的氣息,體會春天萬物復蘇的美好,通過朱家尖變綠的小樹,剛剛發(fā)芽的草地讓學生們切實的理解文章的教育意義。增強了閱讀課堂新鮮感,給學生們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3.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是知識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和基礎教學設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增強感官能力的體驗。轉變以往學生被動的學習模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使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3]。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的重要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到當下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大膽的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拓寬教學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運用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閱讀興趣策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秉含.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2]潘麗遠.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點滴思考[J]. 考試周刊,2013(81):50.
[3]張芳照.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課外語文,2016(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