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霞
摘要:古詩詞語言凝練,蘊含情感,意境深遠,內容豐富,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古詩詞教學不僅是對我國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更是教育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發(fā)揚,小學生學習古詩文,不僅可以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還能從中吸收豐富的思想養(yǎng)分和精湛的表達技巧,對于提高閱讀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098-01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隨著人們對古典文化的研究,古詩詞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于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注重意境教學。意境教學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民族意識都有促進的作用。
1.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中國古典詩歌是華夏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它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流淌的是祖先們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摯、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難抒之情;它寫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遙看"西嶺千秋雪",注目"萬里送秋雁",聽得"十里蛙鳴",聞到"十里荷香"。故而,古詩詞當之無愧成為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加強古詩詞習誦,重視古詩詞教學,對培養(yǎng)小學生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對于古詩詞的講解也停留在知識點上,單一地要求學生背誦,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體會到古詩詞的真正意義,導致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出現(xiàn)恐懼心理,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低年級的古詩詞講解中,教師過分注重背誦和生字教學,將理解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拋到一邊,學生往往學會了生字,但是對詩詞的含義理解表現(xiàn)為蜻蜓點水。
3.古詩詞教學要以讀為本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說明書要多讀才能通曉其義?!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古詩時,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的借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及習慣。在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初讀古詩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于復習漢語拼音,也有利于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能力。注意詩的停頓和節(jié)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的詩的語言美、節(jié)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然后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輕聲讀等。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的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教師就應該這樣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全過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進行朗讀訓練,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4.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在我們的教材中,絕大多數(shù)選用了絕句,是由于它以最小的篇幅、精煉的語言技巧表達出廣闊豐富的社會生活,是兒童認識生活、學習語言的最好材料。郭沫若同志在回憶家庭教育時就認為母親在他幼年時教給他好些唐宋人的絕句,是使他后來走入文藝生活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教師,也應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古詩是一個新生事物,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的古詩學習效果,這在學生初涉古詩教學階段要特別注意,其中老師所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手段尤為重要。同時,教師可選擇一些與詩本身有關,與詩人有關的富有趣味的故事或詩歌以啟迪學生的智慧,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大大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此外,教師好的范讀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感情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師的范讀要求讀得準確、有感情、有節(jié)奏感,讓學生靜聽和反復玩味,沉浸于詩的意境之中。
5.指導吟誦,讓學生表達美
學生喜歡古詩,因為它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學生上學前就能背誦很多古詩,但背起來往往如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在古詩教學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中,老師往往通過自己的范讀指導學生朗讀,但是,同樣的一首古詩,有的教師能讀出感情,引起學生共鳴,而有的教師平鋪直敘,缺乏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響,范讀教學不盡如人意。運用多媒體教學,播放錄制好的由專業(yè)人員朗讀的古詩朗讀錄音,效果會更好。由于專業(yè)人員能夠很好地把握古詩所表達的情感,用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調,準確、傳神地傳達出古詩的感情基調,無論是快樂明朗的、緬懷追憶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握得非常到位。
綜上所述,優(yōu)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豐厚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鄭海霆.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探究[J]. 大觀周刊,2008.
[2]楊剛.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究[J].語文天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