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新型教育資源——微課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微課在當前技工院校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應對措施進行了探究和反思。
關鍵詞:微課;教學應用;應對措施
近年來,微課因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應用面廣”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技工院校的教學中。微課是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教師通過教學設計開發(fā),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鞏固知識點、課后自學中應用微課;又可以幫助教師改變教學方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微課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也日趨突出。
一、微課介紹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在10分鐘內,通過錄制教師講課或PPT或動畫演示講解某個知識點、考點或作業(yè),記錄精彩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是一種新型教育資源,既與傳統(tǒng)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等教學資源不同,又是在后者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突破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教學模式,實現了“點對點”的教學,由傳統(tǒng)的“教——學”轉變?yōu)椤皩W——教”模式,實現了課堂的翻轉。微課的特點及與教學結合的意義有以下幾點:
1.形式短小精悍,易于分享。微課的“微”體現在用時、內容和形式上。微課一般時長5~10分鐘;講解內容為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形式上微課一般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等多媒體終端播放,文件大小在幾十兆左右,學生可流暢地在多媒體終端上觀看,下載也方便,利于學生利用零碎時間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解惑答疑。
2.微課教學內容短小精悍、內容多樣、組織形式靈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并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喜好選擇、定制和組織這些碎片知識點的學習,以此解決不同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需求問題。微課更是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不受時空限制,不論是在假期、在實訓室、宿舍,還是在頂崗實習的校外企業(yè),只要學習上遇到問題就可方便通過互聯(lián)網利用多媒體終端觀看微課進行學習。
3.微課教學目標明確,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學活動,重點解決教與學所遇到的問題,符合技工院校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可作為學生預習、課后復習解惑的指導材料,教師與學生能夠合理分配課堂授課與課后學習時間,上課不再以講解新知識點為主,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課堂授課時間。對于實訓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師也可將其制成微課,讓學生反復觀看,自主學習,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4.制作門檻低,方法多樣化。微課的類型很多,主要有屏幕實錄型、PPT型、拍攝型、手寫板型和混合型。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制作不同類型的微課。如運用Camtsia Studio,Snagit,Captivate等軟件屏幕實錄教師在PPT、Word、畫圖軟件中的講解過程;或運用攝像設備(手機、DV、攝像機)把講解的內容或過程錄制下來;或運用Office 2010、Office 2013中的PPT,將設置好自動播放的PPT課件通過“文件——另存為”的方式直接保存為視頻格式的文件等。因此微課的制作十分便捷,一般老師能夠制作,或經過簡單培訓就能快速掌握。
二、微課在技工院校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微課開發(fā)的無序和低效
目前微課開發(fā)處于無序、低效的自然發(fā)展狀態(tài),以教師單打獨斗為主,教師個人閉門造車、各自為政、低水平重復建設等現象嚴重,學科教師之間沒有形成共建共享機制,沒有開發(fā)團隊,這大大制約了微課的開發(fā)、應用與發(fā)展。
(二)教師掌握的技術有限,視頻拍攝和制作有技術缺陷,開發(fā)方式單一
通過調查發(fā)現,當前教師掌握的微課開發(fā)技術有限,微課的開發(fā)以課堂實拍、PPT和錄屏三種技術方式為主。有的老師會采用拍攝的方式制作微課,但畫面不夠清晰,缺少后期制作,例如沒有進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特效,音畫不同步,視聽不一致,噪音大。有的教師直接使用攝像設備將整個課堂過程錄制下來,這就等同于只把學生的視角從教室換到了電腦前,完全無法體現微課“微”的妙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仍然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錄像,另一方面是絕大多數一線教師還沒有掌握微課制作的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
(三)選題不當
選題沒有聚焦教學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只是選取了顯性知識或教學活動的組織。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實際上學生學不到什么實質性內容。
(四)微課開發(fā)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目前教師制作開發(fā)的微課作品數量有限,對學科教學來說嚴重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很難對學科教學產生真正的促進作用。
(五)缺乏有效的微課開發(fā)培訓模式
不少教師曾參加過區(qū)內外各類微課開發(fā)培訓或講座,但收效不大。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培訓僅僅停留在概念介紹、設計原則介紹以及簡單的制作等,重理論輕實踐、重設計輕制作、輕應用,不少流于表面,缺乏有效的實戰(zhàn)訓練、全程的績效支持、后續(xù)的教學應用和跟蹤輔導,培訓收效甚微。
(六)微課的使用目的不夠明確,忽視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教師對微課設計、開發(fā)與應用的目的不明確。教學目標分解不清晰,在微課設計中沒有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沒有將目標分解分散到微課的授課中,企圖通過一節(jié)微課解決多個教學問題、實現多個教學目標,致使微課的教學流于形式。或注重高密度地呈現知識,忽視通過在微課的前、中、后三個階段提出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使學習者只停留在知曉的膚淺層面。
三、應對措施
(一)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微課培訓力度
學??梢岳煤罴伲M織微課培訓,讓全體教師全面了解微課、掌握微課的特性及對教學的積極作用,提升教師制作微課資源的水平。微課制作是教師需要掌握的技術,通過各種培訓和進修,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或學校適當舉行微課比賽,以賽促學,讓微課成為教學的重要資源,解決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問題。
(二)組建開發(fā)團隊,形成共建共享機制
學校要將微課開發(fā)納入績效考核中,讓每位教師都重視微課開發(fā)。每個學科組建自己的微課開發(fā)團隊,在通盤考慮本學科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合理分配微課開發(fā)任務,針對課前、課中、課后等不同的使用目的來開發(fā)微課,并形成共建共享機制,有效減輕老師們的勞動,利于教學開展。
(三)構建微課資源體系,教學內容逐步系統(tǒng)化
微課設計要考慮單獨知識的碎片板塊,由學科教師分解學科微課程、對微知識點進行單獨的微課設計,先設計微課程整體的教學思路,然后針對具體的課程詳細設計微課程。同時要有整體思路和設計體系,讓成百上千個微課貫聯(lián)成微課程,使學習者可以反復學習,自主學習,循序漸進的學習,這是解決微課內容無體系化的核心思路。在此基礎上,教師在設計微課時整體考慮,既注重錄制和播放環(huán)節(jié),又考慮其他教學設計,哪些部分用微課,如何用、何時用、時長多少等等。最后將設計的微課集中編排,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微課資源體系。
(四)明確使用目的,創(chuàng)新微課教學模式
微課教學可以用于學習的全過程:
1.課前,教師對微課進行詳盡的設計制作,完成后發(fā)布給學生課前觀看學習,經過反復觀看微課,確?!俺酝浮苯虒W內容,遇到疑問,可以就具體問題與師生交流,并可根據自身的學習,在課前結合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開展針對性的練習。
2.課堂教學,教師針對課前微視頻中敘述的知識點進行再度梳理,補充板書、電子文檔等其他形式的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學習需求,并集中講解多數學生反饋的相似問題,答疑解惑,漸進式擴展學生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知識遷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后反思是促進專業(yè)發(fā)展和實現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深刻的反思,就課堂中的疑難問題繼續(xù)與教師互動討論。此外,學生可以上傳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視頻內容,待教師審核通過后供師生共同觀看,互動反饋。
四、結語
技工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微課與技工教學相結合,有助于解決當前技工教學面臨的問題,但是如何設計教學過程以及微課如何在技工教學中實踐,讓微課能真正走進課堂,走近學生,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王磊.微課在網絡綜合布線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學文摘,2015(11):24-25.
[2]談潘攀.將微課應用于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2014(16):75-76.
[3]梁少剛.微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4(19):213-213.
[4]陳子超,王玉龍,蔣家傅.當前微課發(fā)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技術,2015(10):67-72.
作者簡介
梁家昆(1968—),男,廣西玉林市人,本科,廣西玉林技師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