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瓊
摘要:當前,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寫作難、難寫作"成為了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針對此,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巧妙借助微型寫作,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小學生寫作靈感,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促進良好作文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微型寫作;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3-0099-01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言"輸出"的重要體現(xiàn)。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基礎知識薄弱、詞匯積累不足、寫作能力低下,導致寫作成為了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入寫作教學,積少成多,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巧妙借助微型寫作,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靈感,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為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1.微型寫作的內(nèi)涵及特點
所謂微型寫作,即小型寫作,是以小篇幅的形式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這種小篇幅創(chuàng)作的形式,內(nèi)容、形式、主題等不受限制,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事情進行寫作。微型寫作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篇幅小。微型寫作對字數(shù)并沒有嚴格的要求,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主要是記錄學生的心得、所見所聞等,學生在寫作中沒有壓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記錄習慣;其次,形式靈活。微型寫作不受形式的限制,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隨筆,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第三,操作簡單。微型寫作并不像作文寫作那么復雜,它是學生一瞬間靈感的記錄,因此,在微型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快速地記錄日常生活發(fā)生的事情,不會占據(jù)太多時間,對學生的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現(xiàn)狀
當前,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學生的作文水平低下,一提到寫作就感到頭疼。而存在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基于以下因素: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不足,無論是詞匯、語法還是語句等,小學生都是比較薄弱的,而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部分學生閱讀量不足。
3.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3.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
寫作是需要靈感的。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靈感,會直接影響作文的質量。沒有靈感的寫作,只能說是胡編亂扯,缺乏思想和情感;而有靈感的寫作,則會以情動人,最終寫出好的文章。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的運用,學生不再受到作文的格式、字數(shù)、題材等因素的影響,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情況下,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寫作的靈感油然而生。
3.2有利于夯實學生的素材積累。
寫作需要一定的寫作素材,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之所以對寫作產(chǎn)生恐懼心理,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沒有東西可寫,即平時的素材積累不足,所以出現(xiàn)提筆忘字的現(xiàn)象。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的運用,學生每天都在記錄生活,可以挖掘生活中的很多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夯實學生的寫作素材。
3.3有利于消除學生畏難情緒。
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部分學生之所以存在畏難情緒,源于沒有經(jīng)常寫作。微型寫作在小學作文寫作中的運用,學生的寫作頻率將會大大增加,并且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再受到文體、字數(shù)等的限制,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會體會到寫作并沒有那么困難,有利于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為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4.微型寫作在小學作文寫作中運用的有效對策
4.1以學生興趣為導向。
學生存在個體上的差異性。因此,在微型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盡可能地去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寫作的過程中,一些孩子喜歡寫小故事、一些孩子喜歡寫小詩等等,教師應當發(fā)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鼓勵他們自主創(chuàng)作,自由發(fā)揮,為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4.2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
孩子的世界總是絢麗多彩的,在寫作的過程中,他們其實有很多的情感需要借助文字表達出來,但由于積累不足,或者是對生活的關注和觀察不足,因此學生的文章總顯得有些許的青澀。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加強學生對微型作文的指導,如指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傳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積累,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這樣的作文指導方式,有利于提升的寫作水平。
4.3鼓勵學生相互分享,相互促進。
對于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而聽取不同的意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因此,在微型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學生之間相互分享作文的機制,讓學生在傳閱的過程中,聽取他人的意見,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和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自己在寫作中的問題所在,教師鼓勵學生相互批評相互點評,讓學生在這樣的相互點評環(huán)境下不斷進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評比活動,如微型作文大賽等等,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最滿意的作品參加比賽,并將評比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張貼在班級的公共覽區(qū),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動力,提升學生寫作熱情的目的。
綜上所述,作文是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xiàn)。在小學作文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針對當前"作文難、難作文"的寫作現(xiàn)狀,筆者認為:教師應當積極地將微型寫作運用到小學語文的作文寫作過程中,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夯實學生素材積累,消除學生寫作畏難情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余國兵.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 (80).
[2]楊愛娟.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方法淺談[J].科教文匯仲旬刊),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