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宇
摘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確新時代的歷史定位、積極探索新時代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勇于承擔時代使命和歷史任務。
關鍵詞:十九大;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向世界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fā)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方位。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通過艱辛的理論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和引領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大眾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一、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新時代要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強國必先強教。中國未來的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我國深入貫徹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十九大再次重申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把建設教育強國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提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要求,提出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發(fā)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核心任務,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根本任務。
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突出德育在教育中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是做人的工作,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做事,中心環(huán)節(jié)在于立德樹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始終要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培養(yǎng)、心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高尚的理想道德追求,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二、明確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格局的新時代要求
新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思想引領和行動綱領,緊緊圍繞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yōu)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大力開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挖掘各門專業(yè)課程中所蘊含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按照體現馬克思主義最新研究成果的要求,加強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建設中,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和“人的取向”,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必須考慮到“人”的要素,結合新時代00后大學生的行為思想特點,結合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結合大學生思想文化素質的發(fā)展需要,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切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
除了利用課程育人,積極探索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網絡技術、心理健康、管理服務,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有效育人途徑,利用一切可能的教育形式,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格局,協同推進高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工作、黨建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監(jiān)督體系的與時俱進,從而全方位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發(fā)展。
三、明確勇于承擔新時代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的新時代要求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緊緊圍繞國家“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戰(zhàn)略部署,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機遇。黨的十九大指出“四個偉大”和“雙一流”高校建設的目標,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要著眼于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全局,著眼于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全局,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十九大指出,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將“四個偉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時代化的重要內容,加強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積極投身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部署,要充分認識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建設世界一流高校所應承擔的重要時代責任,充分認識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歷史使命,主動承擔起立德樹人的培養(yǎng)任務,為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做出貢獻。
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高校應該積極遵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指導和精神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確新時代的歷史定位、積極探索新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勇于承擔時代使命和歷史任務。結合本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況以及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出全方位改革,包括以往的辦學教學理念、教育模式。不但要注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對其處世為人、個人品質、道德觀、價值觀等的正確引導和塑造,力求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史向軍,夏玉漢.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幾個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2017(12):21-25.
[2]李艷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最新思想成果[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06):166-167.
[3]陳延良.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J].奮斗,2018(03):21.
[4]周治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J].思想理論教育,2009(11):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