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霞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已使英語獲得了國際通用語的重要地位,高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英語素質(zhì)的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尤為重要。但高中階段學生的閱讀水平似乎進入了“高原期”,如何突破閱讀瓶頸,筆者通過實踐與研究發(fā)現(xiàn),堅持英文名著整本閱讀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具體做法和體會。
關(guān)鍵詞:名著整本閱讀;自主閱讀;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5-065-2
英語是高中階段外語教育的主要語種,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為了落實高中英語學科責任目標,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筆者開展了主題為“英文名著整本閱讀”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共讀、細讀、研讀等方式感悟經(jīng)典名著的魅力,使英語自主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小組共讀,同伴互助降低閱讀難度
閱讀英文名著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需要整本閱讀,困難可想而知。小組共讀的好處很多,比如,可以避免閱讀過程中的分神;可以一起對抗閱讀惰性,保持閱讀熱情;可以在遇到不理解的詞句時,集眾人之力予以解決等。
要成功地組織英文名著整本閱讀活動,讀前準備工作很重要。第一,書本的選擇要尊重民意。師生共同推薦閱讀書目,小組討論決定最想讀的一本書,并闡述原因。投票最高的書目即作為共讀書本。譬如,小組在推薦英文名著《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時,首先介紹了作者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的傳奇經(jīng)歷;接著描述此書的流行程度:閱讀率僅次于《圣經(jīng)》,是世界上影響大的童話之一,曾被譯為160余種語言,被改編成電影、戲劇、歌劇等形式;最后概述故事內(nèi)容:小王子在離開了他的星球開始獨自旅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人和事,漸漸明白了什么是愛、責任和生命的經(jīng)歷。第二,小組的建立要自主搭配。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一樣,自主選擇小組閱讀搭檔,可以提升閱讀過程的舒適度,也方便教師有針對性地達組指導(dǎo)。第三,閱讀的進度要保底不封頂。小組共讀的質(zhì)量需要時間保證,因此,英語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任務(wù),寧可少做題,也要騰出時間,確保每天都能讓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二、師生細讀,構(gòu)建框架提升閱讀能力
有人曾說:認字并不是真正的閱讀,如果在看書時感覺自己像體驗一段精神之旅,而書本在完善自己的靈魂,才能稱之為閱讀。顯然,小組共讀是一種淺層次的、碎片化的閱讀,還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自主閱讀的能力。只有“俯而讀,仰而思”的深度閱讀,才利于閱讀者提升學識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習思維和閱讀能力。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需要在不斷的反復(fù)閱讀中逐漸形成。因此,小組共讀后,組織個體重讀,整體理解文本很重要。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專心研究,獨立思考的習慣。
英語教師在學生個體重溫英文名著的過程中,也要細讀文本,構(gòu)建框架,幫助學生挖掘文本深層意蘊,領(lǐng)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健康個性,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學科目標。
筆者以與學生共讀的英文名著《The Call of the Wild》(野性的呼喚)為例。在學生獨立完成整個文本的閱讀后,筆者精心設(shè)計一堂閱讀課,分成五部分檢測及拓展學生對整本書內(nèi)容的理解。首先,寫作背景介紹。列出了與小說背景相關(guān)的知識鏈接:Klondike Gold Rush, the gold prospectors or Klondikers facing harsh conditions, the uses of the dogs at that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gs and humans。第二部分,閱讀細節(jié)理解。通過quiz competition環(huán)節(jié)檢測學生查找文本細節(jié)的能力,共設(shè)計了9個從易到難的問題,如:Who is Bucks first master? Who was commented as “a great dog breaker? Whats the job of Perrault? Who is Bucks ideal master? Which dogs are passive and uninterested at first?……第三部分,人物性格分析。先通過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文本內(nèi)容概述;然后要求學生按照character,personality,evidence進行敘述;最后引導(dǎo)學生提出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觀點:Life evolved through a process of natural selection! Only those strong and adaptable survive! 第四部分,總結(jié)小說主題。通過問題Which book did Jack London take when going to the Klondike?引出主題討論,歸納出survival of the fittest,return to primitivism,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dog,Heredity and environment。第五部分,語言賞析與拓展提升。小組討論推薦,這是學生們特別喜歡的環(huán)節(jié),他們踴躍參與,各抒己見,挑出并分析了他們認為的好詞好句,如,Buck understood that a man with a club was a lawgiver, a master to be obeyed, though not necessarily a friend. (巴克明白了手持棍棒的人,盡管未必是朋友,卻是立法者,是主宰,必須服從。P19)In his passion to break and destroy, he never forgot that his enemy had the same passion to break and destroy. (他強烈地想要破壞毀滅對方,卻從未忘記他的敵人也正有同樣的渴望。P39)接著,播放視頻,介紹Jack London 其它作品,如《White Fang》,《The Sea Wolf》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期望通過英文名著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成為a happy learner, a sharper reader, an active team player and a careful thinker.
三、精彩研讀,圖文并茂增添閱讀趣味
古今中外,所謂名著,是指那些具有較高藝術(shù)價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題和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經(jīng)過時間考驗經(jīng)久不衰,被廣泛認識以及流傳的文字作品。這些作品常常是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感悟,給人以警世和深遠影響的著作。
英文名著中也有很多被念念不忘的經(jīng)典片斷和臺詞。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精彩研讀是不可缺少的閱讀環(huán)節(jié)。筆者會充分利用媒介,結(jié)合影視作品,圖文并茂地展示經(jīng)典部分,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接受閱讀信息,加強理解能力,增添趣閱讀味。
當然,英語教師也可以在進行英文名著整本閱讀前,先和學生一起欣賞由該名著改編的影視、戲劇等作品,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閱讀興趣。譬如,在小組共讀《Hachiko: A Dogs Story》(忠犬八公的故事)前,筆者先和學生一起賞析了電影《忠犬八公》的四個精彩片斷:Hachi和Packer教授的第一次見面;Hachi 堅持每天早送晚接Packer教授,準時準點,風雨無阻; Hachi最后一次送Packer教授去上班;Hachi在車站沒有等到主人,再也沒有離開,在之后的10年時間里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筆者還和學生們分享了經(jīng)典臺詞:Whether it is waiting for the previous owner, or waiting for me, I feel very touched, very happy.(不管它是在等以前主人,還是在等我,我都覺得很感動,很幸福。)They taught me the meaning of loyalty that you should never forget anyone that you loved.(忠誠的意義在于我們不應(yīng)該忘記愛過的每一個人它教會了我們忠誠的含義——永遠不應(yīng)忘記你愛的人。)看得出,學生已經(jīng)被影片中八公的可愛與忠誠所感動,被經(jīng)典臺詞中富有哲理的語句所感染。緊接著,筆者讓學生們根據(jù)觀看的片斷用英文編寫簡短的故事,并在組內(nèi)交流。筆者也談自己觀后的感受,并表達了自己特別想看看原著里是怎么寫的,就像大家在看了電視連續(xù)劇《人民的名義》、《白鹿原》之后感覺不過癮,又買了原著品讀一樣,學生們一呼百應(yīng)。于是大家一起翻開這本書閱讀起來。
四、經(jīng)典再現(xiàn),搭建平臺強化閱讀輸出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作者是這樣來描述閱讀的: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里,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認真選擇每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后真摯地與每本書對話,努力從書中學到知識,然后把書中的知識轉(zhuǎn)化為“智慧”,并得心應(yīng)手地加以運用,這才是真正的閱讀。筆者組織學生進行英文名著整本閱讀的目的就是想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而一個人的能力需要不斷地加以鍛煉,才會變得越來越強。給學生搭建平臺,鼓勵他們將閱讀的內(nèi)容、積累的知識、學到的方法應(yīng)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的閱讀輸出方式,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閱讀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在學生整本閱讀完一本英文名著后,筆者通常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舞臺劇表演、電影配音、故事演講、誦讀經(jīng)典名句、英文讀后感征文等,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營造知識輸出的氛圍,因為學以致用是學生主動自主學習和閱讀的最有效地內(nèi)在驅(qū)動力。在所有的閱讀展示活動中,筆者采用最多也最喜歡的是舞臺劇表演形式。以表演的方式開展語言學習和知識輸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語境,也為學生提供了整體理解所讀名著的機會。學生通過模仿、改編,再次深入文本理解語言意義,感知語音語調(diào),體會語言魅力,思考語言所傳遞的含義,并通過反復(fù)練習臺詞和內(nèi)化實踐,形成整體運用語言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英文名著整本閱讀,對涵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同時對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學科成績也具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英語教師對師生共讀經(jīng)典,要有長遠的目光,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力的提升是個過程,需要時間,貴在堅持,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收獲。
(注: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普通高中‘自主課堂的個性品質(zhì)與文化境界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D/2016/02/07)